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模型III下计算了对B介子稀有衰变过程的新物理贡献.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里,发现:对稀有衰变的新物理贡献能够使其分支比提高一到两个数量级,接近目前的实验测量限制;根据ALEPH等实验组的实验测量数据,可以给出对Yukawa耦合tλt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在模型Ⅲ下计算了对B介子稀有衰变过程的新物理贡献.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里,发现:对稀有衰变的新物理贡献能够使其分支比提高一到两个数量级,接近目前的实验测量限制;根据ALEPH等实验组的实验测量数据,可以给出对Yukawa耦合λu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4.
更好的理解和检验标准模型是当今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也是寻找新物理的窗口。其中 B介子弱衰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B介子弱衰变可以用来检验标准模型、探索 CP破坏并发现新物理。随着 KEK和SLAC的 B介子工厂的投入运行 ,精确算这些过程的分枝比对实验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用有效哈密顿和推广的因子化方案计算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 ( TC2 )框架下新的荷电赝标介子企鹅图对 b→ ( s,d) V( V =γ,Z0 ,gluon)衰变的修正 ,对 B介子两体非粲衰变 B→ PP,PV的 5 7个衰变道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中 ,我们忽略了电磁企鹅算符 O7γ的贡…  相似文献   

5.
在top夸克双Higgs模型下计算了由中性黑格斯玻色子导致的圈图对稀有衰变B→Xsl+l-(l=e,μ)分支比的贡献.通过数值计算发现:①中性黑格斯玻色子对B→Xxl+l-衰变过程的贡献与标准模型部分相互加强,但增加的幅度较小;②当中性黑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大于100GeV,tanβ≤40时,可以忽略中性黑格斯玻色子对B→Xxl+l-(l=e,μ)分支比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B介子纯轻衰变Bc→lv(l=e,μ)过程由于螺旋度压低导致衰变分支比很小,以致于实验上无法观测到.但人们在新物理模型:双Higgs模型下分析纯轻过程发现该过程对新物理很敏感,我们分别在标准模型和双Higgs模型下对B介子的辐射衰变Bc^-→τ^-^-vτγ进行了研究,发现辐射衰变受新物理影响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B介子纯轻衰变Bc→lv(l=e,μ)过程由于螺旋度压低导致衰变分支比很小,以致于实验上无法观测到.但人们在新物理模型:双Higgs模型下分析纯轻过程发现该过程对新物理很敏感,我们分别在标准模型和双Higgs模型下对Bc介子的辐射衰变Bc-→τ--ντγ进行了研究,发现辐射衰变受新物理影响也比较明显.双Higgs模型是在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Higgs二重态,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它是标准模型最简单的扩充,模型Ⅰ,Ⅱ[1]和模型Ⅲ的区别就是后者允许树图阶的味改变中性流(FCNC).在模型Ⅱ下只考虑了荷电规范玻色子的耦合,由于MH>MB,MW>MB,那么从中间…  相似文献   

8.
<正> LEP实验结果强烈地支持标准模型理论,但引起电弱对称性破缺的基本Higgs粒子在实验上一直没有找到。Technicolor模型是一种电弱对称动力学破缺机制,一代Technicolor模型预言了存在63个PG玻色子,但实验上也一直没有发现。最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进展是:在LEP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PG玻色子存在的迹象。但此发现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目前LEP实验对Z玻色子的衰变宽度和各个分枝比的测定已相当精确,实验数据的准确程度已允许对较小的量子修正做出初步的检验。根据现有高能对撞机实验结果探讨如何检验PG玻色子存在的迹象是目前人们所关心的课  相似文献   

9.
从次邻头阶低能有效哈密顿及BSW方案出发,研究了企鹅图诱导的B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过程中弱电企鹅图效应。通过计算发现,对于PP和PV末态,凡是涉及到外企鹅图的过程,弱电企鹅效应不可忽略,甚至占主导及统治地位,此结论同样适用于B介子其它非粲弱衰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荷电弱规范玻色子的电磁弹性散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Weinberg-Salam弱电统一的理论框架中,计算了荷电弱规范玻色子W^±与γ光子的电磁弹性散射过程W^±γ→W±γ的不变振幅,散射角分布及散射总截面,并对民得结果进行了简短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轻子与荷电弱规范玻色子的弹性散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Weinberg-Salam弱电统一理论,计算了在新粒子态产生阈以下的轻子与荷电弱规范子即W^±玻色子的弹性散射振幅,其中不仅考虑了理论的阿贝尔动力学的贡献,也计算了理论的非阿贝尔动力学的贡献。继而,得到了相应的散射截面角分布,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研究标准模型电弱相互作用和可能的新物理影响,K介子稀有衰变KL→μ+μ-是一个重要的衰变道.根据标准模型理论计算,衰变分枝比可以写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为解决标准模型中的平庸性和不自然性等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论.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双higgs的机制可以解决标准模型中小的等级问题.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TeV能区构造一个对  相似文献   

14.
在top夸克双Higgs模型(T2HDM)下,利用形状因子光锥求和的新结果,讨论Higgs玻色子对遍举衰变B→K(*)l+l-的分支比和前后不对称的贡献.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内,通过理论计算发现:(1)包括新物理的贡献后,有效Wilson系数中元素A7,A9和A10的符号仍然保持不变.(2)考虑形状因子的误差后,衰变B→K(*)l+l-的分支比能够对荷电Higgs玻色子的质量给出很强的限制,质量大约是350 GeV的荷电Higgs玻色子是实验所允许的.(3)中性Higgs玻色子的效应有可能在衰变B→Kl+l-(l=μ,τ)的前后不对称中观察到.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SLAC和日本KEK的B介子工厂将于1999年投入运行,这些实验将提供大量的B介子衰变事例,将能够检验大部分B介子稀有衰变道,有可能在B介子系统发现CP破坏,有可能发现新物理存在的证据或对新物理模型的参数空间加以严格的限制.本文在TC2人工色模...  相似文献   

16.
B→фK*衰变过程是一个纯企鹅图的过程.在标准模型下,这个过程是以纵向极化为主的. 然而,BaBar和Belle最近的实验结果却给出了反常的大的横向极化分数,这和标准模型的结果是不一致的. 因此我们试图在新物理模型下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反常磁矩aμ对RM331模型自由参数的限制,本文计算了矢量双轻子V±,U±±对Higgs衰变过程h→γγ和h→Zγ的贡献.数值结果显示: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矢量双轻子可解释LHCγγ产生道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8.
带双个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H5±±)是Georgi-Machacek(GM)模型预测的典型粒子,它们的衰变方式取决于三重态真空期望值的大小.研究了它们在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上通过双玻色子信号的产生过程.数值结果表明,只要双电荷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太大,在未来的ILC实验上可以观测到它们的信号.同时也对信号和相关标准模型背景进行了简单的唯象分析.  相似文献   

19.
带有单个电荷和双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H±和H±±)是希格斯三重态模型中的特征粒子.主要研究在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带电的希格斯玻色子与W玻色子的联合产生过程:e+e-→W+H+H--.计算了该过程的产生截面、末态粒子的横动量和快度的分布,并分析了标准模型的背景.结果表明,产生截面在一定的参数空间内可以达到几个飞靶的量级.只要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很大,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实验中可以通过该过程探测到这些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Top-Higgsh_t~0和稀有Top衰变t→cW W@鲁公儒$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2@高广平$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