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碳原子线修饰电极在1.55-10.56pH值范围内的9种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发现该修饰电极本身具有电化学响应.在pH值为6.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与裸玻碳电极相比,1mM的NADH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0.390V,氧化峰电流增加4.1倍,显示该修饰电极具有突出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亚甲基蓝阳离子掺杂于聚合物AQ中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修饰电极对对多巴胺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取代硅钨杂多酸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讨论了溶液的pH值对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用浸渍吸附法制备了题述杂多酸修饰玻碳电极。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NO_2~-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强制对流法研究碳原子线修饰电极对于对苯二酚电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与裸玻碳电极相比,碳原子线修饰玻碳电极在含有1mmoL/L对苯二酚的0.1mol/L HC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上的氧化峰电位Epa负移了102.5mV,氧化峰电位Epc正移了143.3mV,氧化峰电流ipa和还原峰电流ipc分别增大6.3和11.0倍.强制对流法测得对苯二酚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异相电子传递标准速率常数k^0比裸电极增加5.7倍,显示了该修饰电极非常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吸附交联法和共价键合法将葡萄糖氢化酶修饰在破碳电极表面上,并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其生物电催化动力学.提出酶修饰电极的界面模型并导出电极上酶促反应的稳态动力学表达式,从而指出由电化学方法测得的固定化酶表观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讨论了酶修饰电极的电而响应特性与固定化酶的性质、酶电极界面的几何特征、溶液中的传质以及电子传递体在电极基体上的电荷传递动力学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甲醛在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在铂电极上分别制备了分散铂电极、聚苯胺修饰电极及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电极在0.5mol/L 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对甲醛氧化的催化行为,分散铂电极对甲醛氧化的最大电流是6.48mA,是基体电极(0.075mA)的86.4倍,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对甲醛氧化的最大电流(15.12mA)是基体电极的201.6倍,分散铂电极的2.3倍,分散铂对甲醛氧化的催化作用不仅仅是铂面积增大的结果,还存在纳米效应,聚苯胺修饰铂电极对甲醛氧化的催化除存在铂进一步分散使面积进一步增大的因素外,还存在铂与聚苯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CuS纳米粒子在过硫酸钾溶液中从0~-2.0 V的循环扫描过程中有较强的电化学发光现象,且发光强度与CuS纳米粒子的浓度在1.5×10-5~7.7×10-5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CuS纳米粒子修饰铂电极在过硫酸钾溶液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发现CuS纳米粒子修饰铂电极能够增强过硫酸钾溶液的电化学发光强度。该发现为CuS纳米粒子在发光标记及其光电转换器件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石墨烯(GO)/蛋白(Hb)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在p H=7.0的PBS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比裸电极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其峰电流与溶液的p H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Nafion分散纳米银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了氯霉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 NaOH溶液中,氯霉素在裸电极或修饰电极上均为不可逆电极过程,但修饰电极对氯霉素的还原有明显的催化和增敏作用,还原峰电位从在-0.792 V(裸电极)正移到-0.775 V(修饰电极),灵敏度提高了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电位阶跃法在铂电极上电沉积制备聚酰胺胺一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研究了细胞色素C在复合涂层修饰的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测量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氧化还原电流峰,表现为扩散控制的准可逆的电子转移过程、重点探讨了涂层的厚度对促进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影响.对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的拟合,讨论了该修饰电极促进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性B72文物保护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改性后的B72(Paraloid B72)文物保护材料的耐光老化性能。方法采用紫外线吸收剂UV326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文物保护材料B72进行改性。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反射光谱、光失重来表征改性材料的耐光老化性能。结果在光老化过程中,B72材料比UV326紫外线吸收剂改性B72材料的红外光谱曲线变化更快,特别是羰基和酯基谱带强度减小更明显。改性材料能够有效阻止B72变黄,并且实现对基质材料和壁画的保护作用。改性B72比纯B72有更好的耐光老化性能。结论光老化过程对材料表面的亮度改变不大,而B72材料泛黄程度远大于UV326改性B72。改性B72材料比原材料的耐光老化性能有了明显改善,是一种大有潜力的文物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应用于高海拔山区SBR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的弊病,本文通过添加SBR和TPS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系统研究了剪切速率、剪切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复合改性沥青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改性剂合理掺量;进一步研究了SBR-TPS复合改性沥青经短期老化、长期压力老化、紫外老化前后其路用性能变化,对SBR-TP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剪切温度和剪切时间对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较大,而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改性剂的合理掺量为4%SBR+6%TPS;相较于SBR改性沥青,SBR+TPS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能力尤其是抗紫外老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 9种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对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 .改性CaCO3表面均由亲水变为亲油 ,从而显著地降低了CaCO3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糊的粘度 ,降低了CaCO3的吸油值 .改性后的CaCO3填充于软聚氯乙烯 (PVC)塑料 ,测定了塑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  相似文献   

14.
以改性淀粉为填充剂,乙醇、间苯二酚为改性剂,对水性氨基树脂进行了改性。介绍了改性氨基树脂的合成原理和制和轩方法,并对有关的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改性活性炭纤维及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提高活性炭纤维(ACF)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提高活性炭纤维的利用率为目的,对活性炭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对改性ACF的吸附性能、实际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ACF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并且再生工艺简单,可以重复使用多次.改性ACF作为处理含硝基苯类废水的吸附剂,可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鉴于目前的沥青粘弹性能评价指标对改性沥青的适用性较差,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和频率下沥青的粘弹性能参数,通过Han曲线和动态粘弹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其粘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由于其相态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其粘弹性能不同于基质沥青,采用动态力学方法能很好的揭示改性沥青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其微观结构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SBS剂量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应用BBR和DSR流变仪,测定了同一种SBS以不同剂量对相同的沥青进行改性后样品的流变性质。通过对流变性质与SBS剂量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质随着SBS剂量的增大而改善,而这些均与改性沥青的亚微观结构有关。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宏观性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亚微观结构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SBS改性AH-70沥青乳化前后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工艺制备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乳化沥青,将其蒸发残留物和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并利用荧光显微镜(F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手段,评价改性沥青乳化前后的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乳化后的软化点5、℃延度及弹性恢复率均减小,离析试验软化点差变大,性质衰减后仍较基质沥青有大幅度提高,符合I-D级规范要求;改性沥青为两相分散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乳化后沥青和SBS分子之间的交联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有少量SBS大颗粒析出、沥青发生轻微老化,热稳定性稍微变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卢浦大桥钢桥面铺装防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环氧型粘接剂的低温柔韧性能及其与铜板的粘接性能和剪切性能,并进行了配方调整,确定出环氧型粘接层的最佳配方;通过研究对环氧粘接层的碎石做不同的表面处理以及岩沥青用量对缓冲层性能的影响,对钢桥面铺装组合结构的高温剪切性能做了深入的分析表征,建立了环氧树脂和橡胶沥青砂胶防水层共同构成的钢桥面铺装防水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和反应性单体苯乙烯(St)、丙烯酸(AA)及其混合单体改性PP/PS共混物,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和动态黏弹谱仪(DMA)研究了反应性单体改性PP/PS共混物的相形态与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反应性单体St存在增容作用,促进PS在PP中的分散,使分散相PS的粒子尺寸减小.反应性单体AA存在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球晶尺寸降低.St改性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比AA改性共混物的明显,而AA改性共混物的异相成核作用比St改性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