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乙二胺(EDA)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为正分数级,且1/kobs对1/[EDA]有较好的线性关系。kobs随OH-[]的增大而增大;随IO-4[]的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了包括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介质中于 20-35℃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配离子 (DDN)氧化天冬氨酸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Ni(IV)]为一级,对天冬氨酸为正分数级。准 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加而减小,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表明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 (IV)配离子(DMN)是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无盐效应且未检出自由基的存在。据此提出了包括 DPN和MPN以及天冬氨酸存在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并求出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3.
混合金属,四面体型RuCo3羰基簇合物的取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簇合物NEt4RuCo3(CO)12[1]分别与配体三苯基膦和二苯基膦反应,得到双取代产物NEt4Co3(CO)10(PPh3)2《3》和NEt4Co3(CO)10(PPh2H)2[5]。双取代产物进一步质子化,则得到具有相应结构的中性簇合物HRuCo(CO)10(PPh3)2[4A]和HRuCo(CO)10(PPh2H)2。它们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1HNRM.^31PNMR的关反应确认。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四氢糠醇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一级,对四氢糠醇为1.27~1.49级(294.2~302.2K)。表观速率常数随体系中[OH-]的增大而降低,随碲酸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得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并给出了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5.
钌卟啉作为双功能模拟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钌卟啉[Ru(TPP)(CO),Ru(OEP)(CO),Ru(4-Cl-TPP)(CO)]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双功能模拟酶。核黄素-蛋氨酸光照法证实它们在10^6 ̄10^5mol·L^-1浓度范围内有清除O2·的作用;分光光度法证实它们能催化H2O2的分解,且分解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用小鼠肝匀浆法测定Ru(TPP)(CO)、SOD和CAT,均表明具有较好的抗脂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给出了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GAOR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到了异步并行非线性多分裂Newton-GAOR(简记为APNM-N-GAOR)方法,证明了方法的局部收敛性,给出了其R1收敛因子,并得出了多步APNM-N-GAOR方法比一步方法收敛更快的结论,文[1][4]可看作本文的特例  相似文献   

7.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cis-[Coen2(OH)(OH)2](ClO4)2(en为乙二胺)与酸性媒介黄GG染料(2-羟基-5-[(4-苯磺酸基)偶氮基]苯甲酸)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oen2(OH)2]+、[Coen2(OH)(OH2)]2+60℃时的加质子反应平衡常数.用分光光度法测得60℃时染料的酸解离常数.60℃离子强度为0.1mol/kgNaClO4时,各络合质点与染料的反应活性顺序为[Coen2(OH)(OH2)]2+>[Coen2(OH)2]+>[Coen2(OH2)2]3+.由表观速率常数kobs与Co(Ⅲ)络合物浓度的关系及反应活化参数西ΔH、ΔS可见,该取代反应是按SN2缔合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过氧磷钨杂多酸盐α2K7-mHm[P2W17(TɑO2)O61]·xH2O(M=K,TMA,TEA,TBA),并且用极谱-循环伏安、IR、UV吸收光谱、XPS、XRD、31PNMR、183WNMR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N2O2型Sc hiff碱配体和锰(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8 个水杨醛及邻香草醛与二胺缩合生成的Schiff碱与锰(Ⅲ)的配合物:[Mn(salpn)Cl],[Mn(salipn)Cl],[Mn(vanipn)Cl],[Mn(salen)(H2O)]ClO4,[Mn(vanen)(H2O)2]2(ClO4)2(H2O)2,[Mn(vanipn)(H2O)2]2(ClO4)2(H2O)2,[Mn(salen)(NCS)],[{Mn(osalphen)(NCS)}{Mn(salphen)(NCS)(DMF)}](其中sal为水杨醛,van 为邻香草醛,en 为乙二胺,pn 为1,3丙二胺,ipn 为1,2丙二胺,ophen 为邻苯二胺).对所有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对配合物中的ν(C= N),δ1(CH3,CH2),δ2(CH3,CH2),ν(C- N),ν(C= C),ν(Mn- O)以及DMF和ClO-4 、NCS- 的振动吸收进行了归属.紫外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中存在着芳环的π→π,金属到配体的CT电荷转移跃迁,C= N的π→π以及d→π跃迁.磁距测定表明,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为d4 锰(Ⅲ)高自旋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dA(CuO2面上Cu(P)和项角氧O(A)键长)对Vd[沿Cu(P)-O(A)键和沿Cu(P)-O(P)键方向一个空穴的平均Madelung位势差]做图,发现所有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转变温度和结构参量存在一确定的变化规律,不同超导系统被明显地分离开来,Tc既随dA也随Vd的增大而增大.本文从晶体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种SOD测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特殊的金属酶,它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清除O-2自由基,是生物体重要的细胞防御系统之一.众多医学研究指出,SOD具有防御氧毒、抗辐射、防衰老以及防治肿瘤和抗炎等药用功效[1,2],因此对SOD...  相似文献   

1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cis-[Coen2(OH)(OH2)](ClO4)2(en为乙二胺)与酸性媒介黄GG染料(2-羧基-5-[(4-苯磺酸基)偶氮基]苯甲酸)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oen2(OH)2]^+、[Coen2(OH)(OH2)]^2+60℃时的加质子反应平衡常数。用分光光度法测得60℃时染料的酸解离常数。60℃,离子强度为0.1mol/kg NaClO4时,各络合质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茂基三正丙氧基钛[CpTi(OPrn)3]和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组成的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在22~54mol·L-1浓度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对催化剂浓度和单体浓度都呈一级反应关系,表观活化能为3035kJ·mol-1,碰撞因子为315×105mol-1·L·s-1.推断出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机理,CpTi(OPrn)3和mMAO作用生成对苯乙烯间规聚合有更高活性的[CpTi(Ⅲ)(CH3)]δ+…(OPrn)…[MAO]δ-弱离子对活性中心;苯乙烯进行链增长反应时,与Ti配位的单体和增长链上的苯环大π键同时配位到Ti的2个空轨道上使得钛中心电子云密度增大而促进下一步的插入和链增长反应,并构成苯乙烯的间规聚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Fura-2显微荧光测钙技术研究发现,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作用于MN9D细胞,数s内即可导致其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急剧升高.胞外液换为无钙液或向胞外液中加入硝苯吡啶(Nifedip-ine)、二硫苏糖醇(DTT)均可抑制ONOO-对[Ca2+]i的影响,提示L-型钙通道的激活是ONOO-引起[Ca2+]i升高的主要原因,ONOO-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氧化特性有关.Ebselen(2-苯基-1,2-苯并异硒唑-3(2H)酮)明显抑制ONOO-对[Ca2+]i的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三种通式为(ET)11[P2M18O62],(M=Mo,W或Nb)的Dawsonwells结构杂多荷移跃迁盐.用元素分析,IR,Uv-vis,31PNMR、EPR、磁化率和电导率等物理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显示具有不同的磁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苯乙烯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对乳胶粒的总体平衡法建立了求解自由基解吸速率常数k0的多元方程式,研究了k0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k0随引发剂浓度[I]、乳化剂浓度[S]、相比M0及反应温度T而变化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k0随T和[I]增大而增大,随M0和[S]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自HumphreyDary1935年在研究“笑气”(N2O)时发现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以来,NO一直被看作是对生物有毒的简单无机分子,曾在战争中作为生物毒剂(芥子气)使用。1980年Furchgott和Zawadzki[1]报道血管内皮细胞(Ec)受刺激后可释放某种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物质,称为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1987年Palmer[2]证实EDRF即为NO,从而人们对NO有了新的认识,并掀起了NO研究的高潮。本文仅就NO在体内的合成、代谢、特性,外源性NO治疗急…  相似文献   

19.
用循环伏安法描述了三元络合物Cu2(EGTB)(bpy)Cl4·8H2O(以下以Cu2(Ⅱ)L代)与二氧的反应.在含0.1mol·dm-3四丁基高氯酸铵的DMF溶液中加入Cu2L,使得O2/O2-的可逆伏安图发生变化对。O2的Ip.c增大,并在比O2还原电势更正的地方产生一新峰.当[Cu2L]大约为2.4mmol·dm-3时,仅存在唯—一个峰且基本不变.结果表明Cu2L能与O2-反应产生O2,有良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性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室温下[Fe(Phen)3](ClO4)3·H2O与NaaNO2在碱性介质中发生的固一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TG—DTA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实验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