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竹红菌甲素光敏化学反应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的研究,光生物活性的抑菌试验、HA光动力学活性对人癌细胞增殖动力学及细胞凋亡的检测,阐明了HA的光敏活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电转换检测系统对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的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光敏剂均具有良好的光敏性能,其中竹红菌甲素光敏电极无论是光电流还是光电压均要大于竹红菌乙素光敏电极,说明竹红菌甲素比竹红菌乙素的光敏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其提取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in A)为新型醌衍生物[1],由于它的制剂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及疤痕疙瘩有显著疗效[2],引起有关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试图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解释竹红菌甲素的光疗结理.本文作者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测定竹红菌甲素的晶型和晶格常数,正是光疗机理这类研究的基础工作,所得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竹红菌甲素结构,对称性与它的光学和光谱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竹黄中竹红菌甲素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酮作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与酸碱沉淀法相结合,从竹黄中分离、纯化竹红菌甲素.与柱层析等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提取时间,并降低成本、简化流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提法对竹黄菌液体发酵竹红菌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竹红菌甲素得率为评价指标,选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有机溶剂、粉碎与否、提取物干燥温度、浸提温度、有机溶剂的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竹黄菌丝体竹红菌甲素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3.0g的菌丝体采用35℃干燥温度,粉碎后加入无水乙醇的量为40mL,浸提温度为30℃,浸提时间24h,可以获得最佳的竹红菌甲素浸提效果。  相似文献   

6.
竹红菌中竹红菌乙素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竹红菌中分离到竹红菌甲素,已有报道,现在从同一真菌中又获得了另一个成分,用化学及光谱分析确定了它的结构为竹红菌乙素(Ⅴ),我们使用竹红菌乙素,采用光化学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取得了和竹红菌甲素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生长在海拔3 000~3 500 m的高寒区箭竹上,主要产地为我国云南省和四川省.  相似文献   

8.
9.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对细胞色素C分子构象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说明HA与细胞色素C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HA和细胞色素C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最终这种作用使细胞色素C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Ar~+激光器的488.0,514.5nm和氦氖激光器的632.8nm激光线激励竹红菌甲素粉晶和它的乙醇、丙酮、甲苯溶液,测得它们的荧光光谱,荧光峰值波长与溶液极性有关,随着极性增强,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表明甲素分子电子能级间距离增大,相对于粉晶最大峰值位移达61.2nm。  相似文献   

11.
竹红菌甲素的光谱学研究(1)激光激励的荧光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r 激光器的488.0,514.5nm的氦氖激光器的632.8nm激光线激励竹红菌甲素粉晶和它的乙醇,丙酮,甲苯溶液,测得它们的荧光光谱,荧光峰波长与溶液极性有关,随着极性增强,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表明甲素分子电子能级间距离增大,相对于粉晶最大峰值位移达61.2nm。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来比较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虽然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机理都是基于电子转移的静态猝灭,但是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不仅要比竹红菌甲素强,而且反应后牛血红蛋白的微环境和构像的改变也要大于竹红菌甲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上转换荧光实验方法研究了竹红菌甲素的线性光学性质及双光子吸收特性,并从分子内氢键及PZ-л共轭结构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HA的激发态吸收应为双光子吸收,该材料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存在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竹红菌甲素/二氧化钛纳米粒.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被成功包裹于二氧化钛纳米粒内部.与竹红菌甲素水溶液相比,包裹后的样品紫外吸收峰红移至光疗窗口(600~900 nm),并且在有氧条件下光敏损伤CT - DNA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系统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钒氧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竹红菌甲素相比,新型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吸收峰红移且吸收峰强度增加,荧光强度降低,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及光敏损伤CT DNA的能力.采用透射电镜对其粒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在60 nm左右,单分散性质良好.因此,该配合物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竹红菌甲素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竹红菌甲素(HA)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存在于竹红菌甲素与马心肌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之间.  相似文献   

18.
在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甲素作为敏剂与溶菌酶发生了相互作用.本文对竹红菌甲素同溶菌酶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与溶菌酶结构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在荧光猝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竹红菌中尿囊素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红菌中尿囊素的分离和鉴定张蔚玲(云南大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650091,昆明)竹红菌(Hypocrella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的竹寄生真菌,产于滇西北地区,民间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和胃病。近几年,已从竹红菌丙酮提取物和乙醇提取...  相似文献   

20.
从竹红菌及竹黑菌、竹黄中提取甘露醇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及竹黑菌(H.SP)竹黄(Shiria bambusicola)系子襄菌纲肉座菌科的竹寄生真菌。其中竹红菌和竹黄是民间用于治疗胃病及风湿关节炎的中药。近几年来对上述真菌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分离到了竹红竹甲素(简称甲素)及其同系物,使用甲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取得了明显疗效,为我国首创的光化学疗法药物。为了充分利用上述三种真菌资源我们开展了综合利用的研究。 我们从竹红菌及竹黑菌、竹黄中分别分离得到了D—甘露醇,按生药风干重计,获得率依次为4%、0.6%、0.6%。D—甘露醇用于治疗脑水肿、休克、循环虚脱、烫伤烧伤,可作为生化试剂,炸药原料,工业上用于电镀液、电溶及合成树脂等。在竹红菌素药物生产中,D—甘露作为一个付产品获得,是经济可行的。兹将竹红苗、竹黑菌及竹黄中D—甘露醇的分离、鉴定及提取流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