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根系吸收硝态氮后,运往叫片先被还原成氨态氮,然后合成为有机氮。在硝态氮还原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起着调控作用。有关作物耐肥性的研究亦已阐明,作物对氮素的反应特性与NR活性存在着负相关,不同品种间NR活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体内酶的诱导合成水平不同而造成。由于NR是一种诱导酶,在植物体内极不稳定,诸如光强、温度、pH、CO_2、O_2分压、水势、氮的供应水平等等因素,都会导致NR活性的变化和波  相似文献   

2.
有机态氮是放牧牲畜粪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其在粪块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对放牧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有重要影响.2008年6月-2009年9月,采用人工堆置于地表和埋入地下处理,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有机氮组分的变化特征.2种粪块基本类似,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的初始浓度较高,分解过程中呈降低趋势,分解率和分解速率明显高于酸解未知氮和非酸解未知氮.两种粪块的有机氮形态分布特征与土壤明显不同.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有机氮组分变化受粪块类型、堆置处理的显著影响,但无两种粪块之间的明显规律性差异.因此,在排泄入草地的第一个生长季中,两种粪块氮素矿化的主要有机氮源为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有机氮组分分解对草地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2种粪块的形状和在草地中排泄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别.  相似文献   

3.
以两种豆科作物(大豆和花生)和两种非豆科作物(玉米和甘薯)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不同作物非根际土和根际土无机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与活性碳氮转化有关的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内豆科作物根际土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非豆科作物;玉米生长季内非根际土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根际土,其他3种作物非根际土硝态氮含量小于根际土;4种作物根际土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微生物量氮(MBN)在苗期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作物非根际土铵态氮与硝态氮和蔗糖酶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非根际土硝态氮与蔗糖酶、脲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际土铵态氮和硝态氮与MBC,MBN、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施于土壤中的氮肥,不是全部被作物所吸收了的。由于土壤中硝化菌的作用,氨态氮氧化为硝态氮,硝态氮对土壤胶体亲和力较之氨态氮低,易被雨水、灌溉水冲走,同时在还原气氛下,渗入土壤下层的硝态氮被还原为氧化氮和游离氮而走失,一般水稻田氮肥利用率仅有20~50%。脒基硫脲(代号ASu)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新型药剂,它具有显著的氮肥增效作用,不仅适用于水田,也适用于旱地,由于脒基硫脲对于硝化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使用较少的量,即可达到增产的目的。据一九七四年20个点试用结果,使用脒基硫脲作为增效剂,水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增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茶园土壤有机氮组分随植茶年限的变化,以金华市汤溪镇茶园为例,选取不同种植年限(10 a,20 a,30 a和40 a)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remner酸解法对土壤中有机氮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长,茶园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呈增长趋势,与荒地相比较,植茶10 a,20 a,30 a和40 a全氮含量分别增长了139.02%,212.19%,248.78%和269.98%;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未知态氮和非酸性氮的含量增幅为176.47%~281.57%,133.28%~253.42%,140.55%~246.82%,190.17%~263.55%和160.80%~303.63%;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比例的大小也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发生变化,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未知态氮占全氮比例分别由20.94%,23.42%,22.32%下降至19.11%,22.47%,18.40%;氨基糖态氮的比例保持稳定;非酸性氮比例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功能差异明显的地域布置大气湿沉降采集器,检测了三类无机氮指标(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研究表明:(1)氨氮湿沉降通量最大值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湿沉降最大点位是热电站,月均达到了15. 73 mg/m~2。由城市核心区向城郊方向,沉降通量明显递减的趋势表明氨氮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城市。(2)拥军路硝态氮沉降量超过热电站,月均达到5. 29 mg/m~2,而与其空间毗邻的非公路路域的人民公园样点沉降量则显著偏小,这表明公路路域是硝态氮的主要沉降区域,这与石油中微量氮素的燃烧并以氧化态的(亚)硝态氮排放有关。西南地域氨硝比多大于1,是高原环境积温低和当地城市交通与工业经济欠发达等因素共同导致的。(3)大气中亚硝态氮与硝态氮有相似的污染来源。所有样点亚硝态氮冬季湿沉降通量比秋季大。(4)以DIN占TDN为50%比率估算,七星关区全年总氮湿沉降通量为2. 61 kg/hm~2。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采用正交设计法建立了一种由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硝化细菌(Nitrate bacteria)和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组成的复合藻-菌净化系统去除造纸废液中有机质和氨态氮的最优化模型,确定了藻类与细菌的最优化数量配比关系为蛋白核小球藻:鱼腥藻7120∶硝化细菌∶荚膜红假单胞菌=1∶2.17∶2.83∶5.09.比较了复合藻-菌净化系统最优化模型与单藻、单菌去除造纸废液中有机质和氨态氮的代谢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复合藻-菌系统代谢有机质、氨态氮的速率远高于单藻、单菌,其去除率分别为91.3%、79.2%;39.9%、22.7%;58.6%、68.9%.研究了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复合藻-菌净化系统最优化模型代谢有机质和氨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复合藻-菌系统代谢有机质和氨态氮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黑暗有利于有机质代谢而光照利于氨态氮的去除.藻-菌系统对有机质和氨态氮的代谢能力与系统的环境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丝干重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和磺胺比色法分别测定了HD19、ZT13和D1 3个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菌株在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含氮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菌株在3种氮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且无机氮培养基中菌株生物量和氮吸收量均显著高于有机氮培养基; 其中菌株HD19在硝态氮培养基中氮吸收量显著高于铵态氮,而菌株ZT13和D1在铵态氮培养基中氮吸收量较高; 菌株在硝态氮培养基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说明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不仅具有较好的利用硝态氮的能力,还可以吸收利用其他形态的氮源,外源硝态氮可以诱导该类真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氮、磷的来源及其污染风险状况,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K2S2O8氧化法和HCl浸取法对獐子岛附近海域1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及其无机和有机态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氮、磷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TN和TP的含量分别为0.192~1.357 mg/g和0.302~0.489mg/g,有机氮(ON)和无机磷(IP)是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TN与TP的90.93%和82.84%。沉积物中TN和TP在研究区域南部含量较高,这与沉积物粒度密切相关;而ON、有机磷(OP)两者都与有机碳(TOC)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分析表明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TP含量较低,标准指数均小于1;而TN含量相对较高,其标准指数为0.35~2.47。【结论】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氮为陆源和自生混合来源,而磷主要是陆源输入;海域沉积物环境受到氮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施氮(对照)、施用等氮量的铵态氮(硫酸铵,AS)、硝态氮(硝酸钠,SN)和2∶1的硝态氨、铵态氮(SN与AS质量比为2∶1)处理,同时在洛阳3个试验点上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铵、硝态氮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平均比对照组干物质累积量增加36.2%,单施硝态氮干物质累积量最大,硝态氮比铵态氮处理成熟期增加6.5%。硝态氨、铵态配合次于硝态氮而高于铵态氮。氮肥形态主要影响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的穗数。单施硝态氮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5.6%3.6%和5.4%;比施用铵态氮肥穗数增加6.1%。硝态氨、铵态氮配合效果次之。氮肥形态对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产量构成因素的显著作用最终影响了籽粒产量:施用硝态氮肥比对照组平均增产21.1%,比铵态氮增产9.2%;硝态氨、铵态氮配合比对照增产13.1%。  相似文献   

11.
以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NLCS)为实验材料,研究NLCS经人工海水净化前后,NLCS各器官组织中有机态(结合态)/无机态(游离态)重金属含量相对比值及变化趋势,提出组织细胞中的有机态/无机态重金属比值参数,适合于监测流动海水中各类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危害性的看法.实验结果发现,NLCS受铜盐污染后,海兔器官组织内的有机态/无机态重金属的比值应低于0.85;受Cd、Pb和Ag盐分别污染后,NLCS各器官组织中的有机态/无机态的Cd、Pb和Ag相对含量比值,分别为1.43~1.55、1.47~2.05和1.78~1.89;金属Mn的安全比值很高,但它的阈值却低于10.21.NLCS各器官组织中有机态/无机态重金属相对比值可作为连续监测流动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危害性的新颖标志参数,它比选用直接分析动植物及微生物机体中总金属含量作为评价环境污染程度的经典分析法,更为科学且合理,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生长期田间氮素迁移转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节水灌溉的条件下,通过田间现场试验测定了冬小麦生长期田间土壤中铵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了田间土壤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耕层中的营养氮素含量以硝态氮为主,约占85%多,除用施肥的方法为植物生长提供一定的氮素以外,土壤本底的含量,特别是土壤中有机氮矿化后的无机氮也是植物营养氮素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节水灌溉的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季节硝态氮的深层渗漏微乎其微,但是冬小麦收割后根层中仍有大量的硝态氮,如不合理利用会在汛期因大量降水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并对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北站野外长期增温和降水改变控制平台, 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 增温使铵态氮降低 47.5% (p = 0.001), 硝态氮降低 46.1% (p = 0.021)。降水的改变对无机氮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 增加降水使铵态氮增加 74.7% (p = 0.046), 硝态氮增加 154% (p = 0.017); 减少降水使铵态氮降低, 对硝态氮无显著影响。铵态氮、硝态氮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土壤温度无显著关系。这表明增温和降水改变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湿度而不是土壤温度影响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因此预测,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 土壤湿度的增加可能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的可利用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木本植物氨同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同化作用是植物将无机氮转化成有机氮的一个重要过程。笔者对木本植物的氨同化进程、氨同化作用的关键酶、氨同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几种木本植物氨同化关键酶的定位、生化特性、基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氨同化作用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对提高木本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珠江三大支流之一北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应用国际上最新提出的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Global NEWS,经调试后,用其估算北江流域溶解态营养盐的输出总量。通过收集文献统计资料并使用Arc GIS软件建立模拟所需数据库。经率定和验证,发现模型对DIN的模拟效率系数是0.61,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1)2010年溶解态氮的输出总量为3.75万t/a,与2000年相比增加约9.27%,其中溶解态无机氮(DIN)占83.51%,溶解态有机氮(DON)占16.49%;2)2010年溶解态磷的输出总量为4.63万t/a,与2000年相比增加约30.05%,其中溶解态无机磷(DIP)占86.21%,溶解态有机磷(DOP)占13.79%;3)北江下游的绥江和中游的连江子流域营养盐输出总量最高,应重视这些地区的营养盐污染;4)北江流域DIN输出量的主要贡献源是大气氮沉降,其次是生物固氮和化肥施用,而DIP的主要贡献源是养殖废水,其次是化肥施用。研究结果也表明,模型对国内中小型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1971年西德《阿轧鲁考》(Аглусн)商行开始生产一种用作根外追肥的肥料,称为符克沙尔(Вуксал)。这种新肥料能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也能提高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符克沙尔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一种综合性液体肥料。在其含量中,氮、磷、钾三要素为9%、9%和7%,并以各种氨态氮、硝态氮和胺态氮,某些磷酸盐,硫酸钾和钾的其他化合  相似文献   

17.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多为常量凯氏定氮法,绝大部分食品在测定蛋白质是需要经过硫酸消化,将有机态氮转化成无机态氮,然后再进行测定。存在样品消化费时,试剂耗量大,不安全,处理样品量少等不足,本文采用多功能快速消解仪消化样品可大大缩短分析时间,节约用电量,消化样品可靠;凯氏氮/蛋白质测定仪使测定过程操作简便,不需定容,消化完全直接上机蒸馏。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瀼渡河库湾为研究对象,连续五年逐月监测水体硝态氮、氨态氮、叶绿素a浓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与硝态氮、氨态氮的关系,结果显示硝态氮与富营养化呈负相关,氨态氮则与富营养化无显著意义,由此表明三峡库区支流库湾水体硝态氮是藻类等浮游植物繁殖吸收的主要价态氮.  相似文献   

19.
有机多元肥     
GR151型和 GR152型有机多元肥是针对华南地区当前土壤特性和作物需肥的特点,采用高氮、低磷、适钾的配比,选用甘蔗滤饼为天然有机肥,运用低温快烘的新工艺研制而成的三高一低(高氮、高养分、高肥效、低价格)产品。该产品除含大量的氮、磷、钾外,还含有钙、镁、硫、硅等11种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养分,其有机与无机养分总含量达45-50%。有关部门和专家教授认为,该产品在质量、技术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经国家和广东省有关部门审定,被分别列为93年度国家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中药萝芙木中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形态分析.样品采用去离子水浸提,HNO3-H2O2电炉加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用茶叶标准物质对测定方法的准确度进行验证,初步探究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结果显示萝芙木中9种微量元素的总含量大小为ZnMnPbFeCuCrAsNiCd,水提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大小为ZnMnAsNiCrPbCd,Fe和Cu未检出.水提残渣态中各元素的含量为0.014~9.643μg/g,水提液中Zn、Mn、Cr、As、Ni元素都存在可溶有机态和可溶无机态,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率值在28.12%~264.55%之间,其中Zn、Cr、Ni的有机态大于无机态,比值大于166.67%;颗粒吸附率在7.69%~125%之间.萝芙木中9种微量元素是以多种形态共存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