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与传承者,传承人的选拔将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要避免用"保护主体"取代"传承主体"。各级政府部门、学界、商界、新闻媒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主要职责是利用自己的行政、学术、资金、传播等优势,在政策、法律、学术以及资金等层面,扶持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制定正确的政策是调动民间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思想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激发民间社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自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2003年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包含"保护"与"开发利用"两个内涵的非物质文化"更新"理念是处理当前"非遗"问题的新理论方法。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新从2006年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相比,我国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缺憾,缺少"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内容,因此容易引起肤浅化的理解。这不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是对和谐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保护"天地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着手,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优势,从主动参与、准确切入、特色建设、着力推广四个层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和方法,强调实地考察、现场收集、原貌保存,全方位的建设"天地之中"特色馆藏。  相似文献   

5.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学科理论和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问题在于“基层社区”保护、“文化空间保护”和“民间社会保护”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关心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挑战.如何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发展中,保护、传承、发展和传播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时期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平台丰富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途径及形式,数字技术能够实现跨时间、空间的信息储存、共享和互动,这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卷的考察,文章从地域属性、历史价值、资源价值等方面总结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属性,提出在区域性大学中建立民族文化传习馆的"物质性"保护策略,以达到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福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其"海丝"历史遗存丰富。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态度影响着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步伐。基于地方认同理论,运用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认知、情感及行为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定量分析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态度和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地方认同方面,男性高于女性,居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认同度越高,本科以下学历群体认同程度高于其他学历群体,月收入3501~5500元的人群认同程度较高;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总体认知程度较低,其保护态度主要受居民认知情况的影响,与人口学特征相关性较弱。提高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对"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空前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做法需要探讨,值得商榷。"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现状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深刻反思和冷静思考。产业化发展、旅游开发发展等保护模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但走教育传承之路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长久发展、良性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从资源、人才队伍、设备技术3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优势条件,根据图书馆的条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网络资源导航、文献资料收藏、数字化建设、服务利用、宣传教育等7个方面,提出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尤其是间接经济价值的评估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研究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构成的分析,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通过构建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模型,以遵义会议纪念馆经济价值评估为例进行了测算,展示了文化遗产在遗产地经济发展中“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大运河动态监测和管理,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探讨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方法流程和技术路线,研制了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支持系统,并实际应用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研究工作,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可以为缓解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矛盾、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大运河动态监测和管理,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方法流程和技术路线,研制了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支持系统,并实际应用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研究工作,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可以为缓解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矛盾、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传承、转化,来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本文从"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出发,分析"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理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为例,对开展文化遗产夜间旅游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走访、案例分析、数据处理、比较研究。结果文化遗产的夜间旅游要依据景点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龙门夜游违背了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既没有收到预期的经济收益,而且社会效益也受到一定影响。结论当文化遗产地沿用至今,或位于城市的毗邻或中心位置时,需在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负责任地开展文化遗产夜间旅游,实现文化遗产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16.
大遗址是展现历史文化和国家尊严的重要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许多大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威胁,亟需保护。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遗址的保护一定要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才能得到落实和保障。本文针对城郊型大遗址与周边地区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突出矛盾,结合西安曲江新区的案例,提出强调空间管制区划和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文化产业社区等发展思路。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这一原则的同时,将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和精神资源财富的活化石,对其保护从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综合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保护和传承实践。认知生态学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也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从认知生态学的角度探讨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路径,并举例相关欧洲知名工业及教堂文化遗产,以期为我国现存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改变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困境和障碍。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从立法与执法、权利人知识产权意识与调动群众保护积极性三个方面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设备设施配备的依据。随着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接待压力陡增,文物保护与开放的矛盾日益凸显,围绕文物的考古发掘、研究、使用、修缮、保养、迁移、利用的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研究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文物保护单位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接着对文物保护单位常用的风险矩阵方法和ABC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社会治安、火灾、恐怖袭击、拥挤踩踏、大型活动等常见公共安全风险的风险评估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实施及风险态势管理流程,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险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20.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被赋予了广泛的公共性,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