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新型香豆素水合肼希夫碱荧光探针,结构经。HNMR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该探针分子对铜离子的识别作用.实验表明,该探针对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加入铜离子后,该探针的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减弱,并且荧光发射强度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减弱.通过荧光离子滴定实验对其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加入其他常见金属离子(如Al^3+、Ca^2+、Co^2+、Cr^3+、Fe^3+、K^+、Mg^2+、Na^+、Ni^2+、Zn^2+等),荧光强度没有发生变化,并且上述各种离子分别与铜离子共存时,对其没有干扰.结果表明,香豆素水合肼希夫碱荧光探针对铜离子具有较高选择性识别.  相似文献   

2.
3.
以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比率型Zn2+荧光传感器1,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分析方法考察了该荧光传感器对锌离子的识别行为。结果表明,在MeCN:Tris-HCl水溶液(体积比为1:9,Tris-HCl浓度为10mmol/L,pH=7.2)中,该荧光传感器1与Zn2+生成了1:1的络合物;紫外-可见光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而且荧光颜色发生明显改变;竞争实验结果表明了其对锌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通过比率荧光可实现其对锌离子的传感,检出限可达6.9×10-8 mol/L。  相似文献   

4.
铜是生命必需微量元素,是许多金属酶发挥催化作用的辅因子,同时,过量摄入铜能引起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方便、快速地检测铜离子非常有价值。通过缩合2,4-二甲氧基苯甲醛与2-肼基苯并噻唑合成了一个可以高选择性识别铜离子的荧光探针,反应简单,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乙腈/HEPES缓冲溶液中(pH=7.0),探针没有荧光,加入铜离子能引起发射强度显著增加,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其它常见金属离子不能引起探针的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对铜离子的检测没有影响。Job曲线研究表明二者形成了1:1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对铜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中,当加入Cu2+后,探针显桃红色,随Cu2+浓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强,发射荧光波长红移。并在2.8×10-7~2.8×10-5mol/L范围内,Cu2+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它常见离子引起很小的荧光光谱变化,合成的试剂可用于高选择性的检测铜。  相似文献   

6.
以二氰基异佛尔酮为母体,经Knoevenagel缩合、Duff反应、再与水杨醛腙发生席夫碱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近红外发射的荧光探针W1,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表征确定了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该探针拥有大的Stokes位移(252 nm)和近红外荧光发射(668 nm),检测限低至2.9×10-8 mol/L,且对铜离子选择性高、响应时间快(120 s),在铜离子浓度0~6×10-6 mol/L内表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4.91x+367.49,R2=0.992 1),能够在DMF溶液中对Cu2+进行可视化检测,并将其成功制备成滤纸条用于Cu2+的快速可视化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香豆素衍生物为基本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探针TK.通过研究荧光分子探针TK在中性缓冲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显示,TK可以选择性荧光猝灭识别Cu2+、Fe3+.TK与Fe3+络合后,TK在351nm处的荧光峰强度发生猝灭,猝灭幅度为31%;与Cu2络合后,TK在474nm的荧光峰强度几乎完全猝灭,猝灭幅度达97%.经定量分析显示,TK与Cu2+形成了1∶1型络合物.通过金属离子竞争实验表明,常见的金属离子均不干扰TK对Cu2+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以香豆素为母体和2-肼基-3-氯吡啶合成荧光探针TM 1,其结构经过核磁碳谱、氢谱以及质谱测定.在激发波长为318 nm时对探针TM 1进行铜离子荧光测定,结果表明,该探针对铜离子的选择性高、响应速度快、检出限较低.并且在铜离子浓度为0~45μmol/L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y=18.97x+166.09,相关系数R~2=0.989 9,检出限LOD为39 n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探针TM 1可用于检测铜离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例香豆素衍生物L,作为选择性识别Cu2+的探针。在Tris-HCl溶液(0.02 M,C2H5OH/water=8/2,V/V,pH 7.2)中,L本身为淡绿色,加入Cu2+后,溶液变为桃红色,吸收光谱红移148 nm;荧光猝灭率达到96.8%。L对其它金属离子(K+,Na+,Ca2+,Mg2+,Cd2+,Ag+,Fe3+,Pb2+,Hg2+,Cr3+,Co2+,Ni2+,Zn2+)产生不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常见的生物硫醇包括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谷胱甘肽(GSH),它们在人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荧光探针检测此类生物硫醇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快等优势.由于3种硫醇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含有活性巯基),因此给这类生物硫醇的选择性检测带来挑战.本文设计了一种荧光探针(2-甲基,6-丙烯酰基喹啉)用于区分检测GSH和Cys/Hcy.通过测试该探针的光谱性质,发现在含有该探针的水溶液中加入谷胱甘肽(GSH)后,相应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都有显著的变化.相比其他分析物,发现探针在水溶液中对GSH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此外,考虑到该检测过程是在水相中进行的,因此该探针在生物成像方面具备潜在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该文报道了2种荧光探针分子(丹酰谷氨酸(DEA)和丹酰谷氨酸二甲酯(DE)),在它们的水溶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探针分子的荧光发射增强.在水溶液中,DEA/BSA和DE/BSA的复合体系都可以对Hg2+产生有效的识别,识别信号来自于复合体系荧光发射峰的蓝移以及荧光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镁离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在许多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镁离子选择性识别与检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缩合2-羟基-1-萘醛与2-肼基吡啶合成了一个可以选择性识别镁离子的荧光探针(NP),反应简单,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乙腈中,NP没有荧光,加入镁离子后发射强度显著增加,发出明亮的青色荧光,检测限低至0.012μmol/L,加入其它常见金属离子不能引起NP的发射光谱发生显著变化。质谱分析和Job曲线研究表明二者形成了1∶1的络合物,并据此提出了NP与镁离子的可能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丙二腈与6-羟基-2-萘甲醛反应合成2-(6-羟基萘-2-亚甲基)丙二腈(探针1),并将其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氟离子.在测试体系中,探针1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为浅黄色,几乎没有荧光;加入氟离子后,溶液颜色立刻变为粉红色,且溶液显示蓝色荧光;而加入其他阴离子,溶液未显示荧光.研究还发现探针1对氟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Job's法得出探针1与氟离子之间的配比为1:1;核磁滴定结果表明加入氟离子后,探针1上的酚羟基发生去质子化反应;分子轨道理论计算得出,探针1去质子化后HOMO-LUMO能级差增大,明显改变了溶液颜色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4.
氟离子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离子,其单质及氟化物在各个行业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氟离子能特异性切断Si—O键并释放出氧负离子,实现整个体系前后荧光的变化,通过该变化可以实现特异性识别氟离子的目的.基于此原理设计合成一种可以对氟离子进行高度选择性识别的荧光探针A,其对氟离子的检测限DL可以达到4.26×10-8 mol...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一种利用"Click Chemistry"构建的基于含喹啉染料的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HQT.探针分子HQT在乙腈-水溶液中对Fe3+有很好的选择性识别且最大发射波长由405nm左右红移至500nm.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的存在对Fe3+的检测不造成干扰且工作的p H(3-11)范围广,该化合物是一种高选择性的Fe3+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6.
当pH=5.2时茜素红与过量的Al3+反应生成发射橙黄色荧光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69 nm和585 nm,Cu2+能够使茜素红-铝体系荧光猝灭,且荧光猝灭程度与Cu2+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的“开关式”测定Cu2+的方法.探究了茜素红-铝-铜体系的最佳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缓冲溶液等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Cu2+的工作曲线为 ΔF=19.7c+101.2,R2=0.999 5,线性为0.2~30 μmol/L,检出限0.022 μmol/L.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水中微量铜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1,8-萘酐和萘乙二胺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铅离子荧光探针M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在乙醇溶液中,M1对Pb2+表现出了识别性能,随Pb2+的加入,其荧光光谱强度发生明显猝灭,而对Na+、K+、Ag+、Hg2+、Cr3+等离子无明显响应.Job’s plot实验显示M1与金属离子形成结合比为1∶1的配合物,Pb2+在0~9×10-5 mol·L-1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发射的荧光探针(L)并表征了其结构.在DMF/H_2O(1/1,v/v,PBS 20 mM,pH=9. 7)溶液中,探针L对氟离子(F~-)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作用,以及良好的抗其他阴离子干扰的能力.通过~1H NMR对照试验证实了探针L对F~-的识别机制,表明F~-触发了探针中Si-O键的裂解,释放出对应的近红外发射荧光团.此外,探针L可用于MCF-7细胞中F~-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19.
利用F-与硅原子具有极强的相互作用,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硼二吡咯亚甲基(BODIPY)含硅氧键染料的合成及其对氟离子专一性的荧光识别.  相似文献   

20.
荧光检测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具有选择传感功能的荧光分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乙二胺连接罗丹明B和7-二乙胺基-3-醛基香豆素合成了一个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RC,合成方法简便、快速,产物经核磁共振、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RC对pH值表现出灵敏的荧光响应能力,当pH值等于或大于5.7时,RC在500 nm发射香豆素的特征荧光,随着酸度增加(pH值从5.7到3.8),500 nm的发射带逐渐消失,同时在580 nm产生强荧光,荧光颜色从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最后变为橙色.这归因于从香豆素到开环罗丹明B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因此,RC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pH值比率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