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典概率与量子概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概率的几种解释[1][2]1.置信度解释概率的置信度解释又叫信念度解释或主观解释。代表人物是拉姆赛、德·芬内蒂和萨维奇(萨维奇称其为私人主义解释)。所谓置信度 ,是指特定个体对待特定命题真实性相信的程度。也就是说概率是对个人信念合理性的量度。概率的置信度解释表明 ,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概率 ,事件之所以被指派有概率只是指派概率的人头脑中所具有的信念证据。一方面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置信度不相同 ,因此 ,置信度是相对的 ;另一方面置信度又随个人的认识程度和所具有的知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 ,置信度又具有可变性。置信…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探讨和分析贝叶斯的概率思想。方法历史分析和文献考证。结果作为贝叶斯学派的创立者,贝叶斯首先提出逆概率思想,将归纳推理法用于概率论理论,创立了贝叶斯统计理论。结论贝叶斯的逆概率思想奠定了概率论的基础,对统计决策函数、统计推断、统计估算等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非帕斯卡概率逻辑的知识创新意义在于 :( 1 )借助这种逻辑 ,我们更有可能在科学理论创新过程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解决科学实际问题的方式 ;( 2 )这种逻辑就是一种知识增长的逻辑 ;( 3)它揭示的不断逼近的过程就是科学理论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概率论的日趋完善,概率演算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尽管科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公理的经济性可以使我们对概率做出多种解释,但对它的解释却漏洞百出。正因如此,人们主要围绕着概率解释的标准、如何对概率进行合理解释以及概率解释未来的发展的方向3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于是主要从这3个方面分别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借此厘清概率解释理论研究发展的总脉络。  相似文献   

5.
非帕斯卡概率逻辑的知识创新意义在于:(1)借助这种逻辑,我们更有可能在科学理论创新过程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解决科学实际问题的方式;(2)这种逻辑就是一种知识增长的逻辑;(3)它揭示的不断逼近的过程就是科学理论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叶发扬 《科技信息》2013,(20):64-64
在概率逻辑中,由于对核心概念"概率"的不同解释,导致概率逻辑研究的不同走向,形成不同流派。主要包括频率解释、逻辑解释和主观主义解释;后二者可统称为确证解释。本文首先介绍概率"确证"解释,即逻辑解释和主观主义解释。其次,笔者认为此二概率解释之间存在着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最后,对概率确证解释理论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古典风险模型主要考虑同一类型的风险构成的风险过程,研究当承保人承保两类不同的风险时,相应的风险总和构成的风险过程.在两类索赔计数过程均为Erlang(2)过程时,通过补充新的风险过程和相应的破产概率,通过考虑在首个指数时刻发生的不同情况,推导出破产概率所满足的微积分方程组,并就索赔额服从指数分布的情形得到了破产概率的精确表达式.最后利用更新方程还给出了不同类型破产概率的一个上界.这些结论的得出对于保险人评估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了概率理论尤其是贝叶斯网络理论的显著改革,这些改革冲击着科学哲学的3个中心问题:贝叶斯主义与非贝叶斯主义的争论;概率的解释;因果性和概率的关系。吉利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探讨,他认为,客观概率的使用符合波普尔的统计测验方法,而主观概率的使用符合贝叶斯形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概率的解释及据此而发展起来的概率逻辑是经典逻辑的最重要的扩展之一。它在哲学、数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一方面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工具,而同时又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对象。本文通过对概率的解释进行大致的分类,对由各解释发展起来的概率逻辑分别做了介绍,希望据此对概率逻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Rosenblueth方法及其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Rosenblueth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使改进后的Rosenblueth方法可以较精确求得功能函数的前四阶概率矩.应用最大熵法拟合功能函数的概率密度分布,从而求解极限状态方程的失效概率.本法对复杂不易求导和工程中常见的隐函数表达的极限状态方程的可靠度分析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GIS技术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概念,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概率的一种专家算法,对其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介绍了由此引出的农业专家系统中不确定推理的一种具体算法——权值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随机过程──广义随机Sierpinski地毯的组态问题,证明了随着保留概率从0到1变化.此随机过程经过几个不同的相位.同时给出了各相位间临界概率的估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概率建模,对一些著名数学公式进行了证明,从而对这些数学公式予以直观的概率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推理中,一直存在着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的争议。频率主义者坚持概率的频率解释,认为概率只能是客观的。但是随机抽样悖论表明,经典统计推理不可能避免随机样本的主观性。贝叶斯主义者根据概率的主观解释,用赌商的方式量化先验知识,协调了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概率的应用性表明,概率解释的选择是多元的,主体交互概率解释为主观解释提供了一条融合客观因素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应用概率中的一些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表现了概率在生活中的美.对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应用概率都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让概率知识更好地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P-集合(XF,XF)与元素迁移的随机性基础上,给出了集合X依元素迁移概率PF(f)的外PPF(f)-集合XPF(f)的概念,论证了XPF(f)与XF的关系——XPF(f)是外P-集合XF的扩展,外P-集合XF是XPF(f)的特例,研究了外PPF(f)-集合XPF(f)的随机特性,得到XPF(f)与元素迁移概率关系定理、XPF(f)与元素迁移族关系定理以及集合X的外PPF(f)。集合族与外P-集合族不可辨识定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学界关于旧证据问题进行争论的情况。主张在豪森的反事实策略的基础上区分理论解释性证据和理论预见性证据,以应对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问题。反事实策略并不要求在指派反事实概率上遵循理性的标准,反事实概率实质上是一种先验概率,即无条件的主观置信度,主观贝叶斯主义并不承诺其指派合理性标准。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并不能构成对反事实策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以对归纳概率的多元主义解释研究作为切入点,解析逻辑哲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应用于非经典逻辑,尤其是现代归纳逻辑。与此同时,从特定角度对我国归纳逻辑梯队三代人的成长作了简要的历史性评述。  相似文献   

19.
意思表示理论中。解释原则是个非常重要的备题,它直接影响着合同法上对合同解释所采取的态度。通过对各国关于意思表示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探求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解释原则,并挖掘其对合同效力、合同履行等问题具有的重要意义。可对我国司法实践活动产生帮助。  相似文献   

20.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概率论中实用价值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基本理论,从实际生活的典型事例出发。应用该原理来分析解决此类问题,以揭示独立重复随机试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