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用扭辫分析仪研究了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行为,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相比,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凝胶化峰提前,表明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更容易固化,对其进行动力学计算求得其固化活化能较未改性酚醛树脂活化能只略有降低,表明改性后酚醛树脂固化机理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填充方法合成的第一聚合物网络为非交联的聚丙烯(PP)多孔网状结构,第二网络为交联的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的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和网络II弹性体组分PnBA对网络IPP组分的增韧作用,探讨了弹性体PnBA的交联剂用量、基质PP取向等因素对填充IPN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98.15K时乙酸正丁酯与三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系统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以相对蒸汽压P1/P1°对液相质量分数w1作图,所得汽液平衡曲线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无关。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X主要依赖于溶液深度,聚合物摩尔质量也有轻微影响。用修正的Freed模型关联实验数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同步预聚法合成了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双链式IPN。研究了组分比、丙烯酸丁酯交联剂量及网间交联剂量对IPN力学性能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组分比和一定交联剂量下,IPN的力学性能协同增加,网间化学交联不能提高IPN的综合性能,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双链式IPN为两相体系,全IPN组分间相容性优于半IPN。 相似文献
6.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98.15K时乙酸正丁酯与三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系统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以相对蒸汽压对液相质量分数w_1作图,所得汽液平衡曲线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无关。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主要依赖于溶液浓度,聚合物摩尔质量也有轻微影响。用修正的Freed模里关联实验数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H-NMR法测定了丙烯酸正丁酯(NBA,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M2)的共聚物组成,用Mayo-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EVM)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本体聚合的竞聚率。并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了该体系均聚、共聚反应频率因子之比Aii/Aij和活化能之差Eii-Eij。 相似文献
8.
乙酸正丁酯制备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乙酸正丁酯以浓硫酸作催化剂,由冰乙酸和正丁醇加热回流制得。由于浓硫酸易导致较多的副反应和安全性较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用有机酸或无机盐替代浓硫酸作催化剂,但大多是工艺研究。现以FeCl3作催化剂,应用于乙酸正丁酯实验制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酸异丁酯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悬浮聚合法的聚丙烯酸异丁同吸油性树脂是自溶胀型高吸油材料,它能够吸收从矿物油到天然油脂等各种油类物质对油的吸收率可达自身重量的20-40倍,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及中高吸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吸油树脂吸油前后的形貌,同时根据高吸油性树脂的特性,对吸油树溶胀机理提出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聚丙烯酸丁酯交联剂量分别为0,0.25%和0.5%的三种PnBA-COPU的SEN为例,讨论了SEN中一个组分的交联程度对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大俊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1997,(1)
The urethane acrylate(UA) was made of poly(tetramethylenc oxide), 4,4'-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and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A series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 urethane acrylate copolymers was prepared by using a redox initiating system. The copolymers had cross linked structures and two-phase morphologies a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dynamic mechanical measurement and swelling test.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及丙烯酸正丁酯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聚类增稠剂,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PS-U 引发丙烯酸丁酯与明胶接枝共聚(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强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18-20,24
采用过硫酸铵-尿素新氧化还原体系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明胶的接枝共聚,分析了共聚参数对接枝率、接枝效率、总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了此体系下的接枝共聚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氯化丁基橡胶(CIIR)的阻尼功能区向高温区拓展,制备宽温宽频阻尼材料,将氯化丁基橡胶与聚丙烯酸酯(PMAc)共混制备了互贯聚合物网络(IPN)复合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复合阻尼材料有效地实现了阻尼功能区向高温区拓展,其中,CIIR/PEA IPN具有较高的阻尼值,但阻尼温区较窄,而CIIR/PBMA IPN同时具有较高的阻尼值和较宽的有效阻尼温区,耗散系数大于0.3的有效功能区可从-50℃持续至60℃。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对IPN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IPN中CIIR和PMAc形成了双相连续、物理互锁的微观相态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大孔径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不饱合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进行催化,即在D61、D72及001×7树酯的存在下,丙烯酸与正丁醇在130℃下反应6小时,得到产率为97.2%的丙烯酸丁酯.对酸醇比,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反应因素进行讨论,并摸索出一套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苯丙乳液水泥复合漆是将苯丙乳液与普通硅酸盐白水泥相混合,并用膨润土和石英砂改性,形成有机高分子和无机硅酸盐相结合的材料,其耐磨性、耐擦洗性和贮存性均满足地面涂料使用要求,且价格便宜,施工方便,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多用途覆合薄膜粘合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VAC)赤主要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多用途覆合薄膜粘合剂,探讨了VAC、改性单体、乳化剂及反应温度对粘合剂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制备条件为:VAC用量15%;改性单体用量4%;乳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75 ̄83℃;所得粘合剂的剥离强度高达28N/25mm。 相似文献
18.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经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基硅烷交联的铌酸锂/聚偏氟乙烯(LiNiO3/PVDF)复合薄膜。对复合薄膜进行了IR、XRD、TG、DSC、SEM、介电和铁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溶性LiNiO3颗粒能够被均匀分散到PVDF基质当中,形成β型晶相为主的复合物薄膜,没有产生明显的团聚现象。复合物薄膜的结晶度和β型晶相含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LiNiO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LiNiO3/PVDF复合薄膜显示出了较高的介电常数和相对较低的介电损耗。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随着LiNiO3含量不断增加而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频率依赖特性。铌酸锂/聚偏氟乙烯(LiNiO3/PVDF)复合薄膜也表现出比纯PVDF更好的铁电性能。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良好分散特性的PVDF-陶瓷复合物薄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孔祥正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92,(1)
在醋酸乙烯酯(VA)与丙烯酸丁酯(BA)批量法乳液共聚合中,由于两单体竞聚率相差较大,反应初期主要是竞聚率较大的BA单体发生聚合,同时仅有少量VA由于水相成核参加共聚,大部分VA单体是在BA完全聚合后才进行聚合的。共聚物组成因此随反应时间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聚合物具有两个完全分离的Tg,其中低温区Tg代表反应前期形成的富BA共聚物;而高温区Tg对应于反应后期由于VA大量聚合所形成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