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回归分析法和图形文字叙述法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立足新型城镇化的"人本"视角,从人口、消费、教育、就业等八大方面,构建了包含26个基本指标的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人口城镇化质量做出实证测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区域聚类特点;各省份均有不同的发展特色;教育经济和产业医疗是决定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先决因素,人居环境与人口潜力是衡量各省份后期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因此,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应当把教育、经济与就业因素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同时不能忽视人居环境与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从西部开发的角度.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土地资源的时策和建议,以政府行为作为主要调控措施.保证中国西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和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与社会、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目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原因,除贫穷落后与气候的因素致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外,更与长期以来的人口增殖过快和政府未进行有效干预有关;要保证西部大开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靠政府的有效干预,控制人口的增殖,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差异,亟需丰富实证研究。本研究运用Brown-Mood检验、局部多项式回归模型和Ridit检验,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析2015-2019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对GDP的影响。结果显示:(1)省际人口净流入平稳促进GDP增长,且随着人口净流入率增长而增长,促进作用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东、中、西部人口流动及对GDP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率较高但GDP增长率仅处于中位,且随着人口净流入率提高,GDP增长率先显著升高,而后升高趋缓;(3)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率方向基本为负,人口净流入率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当人口净流入率升至-0.5%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衰减;(4)西部地区在不同人口净流入率水平下GDP增长率离散程度较高,但总体变化趋势与全国整体情况类似。建议东部地区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社会化就业培训和人力资本提升机制,在进行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协同人口流动;中部地区重点解决人口外流问题;西部地区继续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资源优势产业,提高人口流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西部地区目前有人口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8%。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不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但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能蕴藏总量和开发水能资源分别占全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区。面积685万km~2,人口约达3.67亿。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怎样解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关系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 ,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55 %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 % ,聚居着40多个少数民族。这里辽阔的中华大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上的自然原因和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 ,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开发西部地区 ,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中的区位差 ,努力实现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是关系着我国新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关键在于开发西部地区内部的创造潜力 ,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南东、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化发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而人口因素的差距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是湖南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是发展湖南西部地区经济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人口老龄化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演变速度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要严重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人口最为年轻化;西部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要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要高于东部地区。其次,选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文盲率会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人口增长速度、性别比、产业结构升级状况会降低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且同一因素对东、中、西部不同空间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2001~2016年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础上,利用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包括人口流动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省际间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人口流动不一定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效应有所差异。人口主要从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其中对东部地区呈显著的正向效应,对中部地区是微弱的负向效应,对西部地区是显著的负向效应。为此,我国应当加强中西部人才引进措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助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原方法改进创新,以全国为参照区,分别计算分析了: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十年来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②新疆与中国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新疆综合资源处于富余状态,且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新疆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3)与东部地区相比,新疆综合资源承载压力远低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其综合资源承载力超载程度也低于西部整体水平.并指出新疆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是产业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我国人口出生率随地域分布的特点,本文以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7年六个时间段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出生率数据为基础,研究从2003年到2017年这一时期内各省市人口出生率的整体变化情况,并通过热点分析、莫兰指数(Moran’s I)来反映人口出生率的空间聚集性和空间相关性,通过分析人口出生率重心的迁移过程来反映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人口出生率的空间聚集性显著,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且人口出生率呈现出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人口出生率重心迁移规律可以看出,在2003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人口出生率重心整体向东移动。根据以上结论,国家应合理制定生育政策,因地制宜,从多方面出发来解决我国人口出生率低以及老龄化基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部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产地,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保持能源消费与西部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通过选取西部地区企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与企业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的排放量这些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度,发现现阶段西部企业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度较为显著。高效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 ,从人口状况、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4个层次提出了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探讨了综合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分布着崇山峻岭和戈壁荒漠。西部12省市区以71.5%的国土面积养育了27.5%的人口。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转变,但相对落后的面貌尚无根本性改变。2006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8.8%,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为危险度指标和9个干旱易损度指标建立塔河流域的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塔河流域干旱危险度、干旱易损性及干旱风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塔河流域北部和西部地区的SPI3的干旱危险度高,南部和东部地区干旱危险度低;塔河流域中部和西北部地区SPI12的干旱危险度高。塔河流域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干旱易损度高于其他地区,其中西南部地区的干旱易损度最高。农业人口比重、总抚养比和因旱农业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与干旱易损度的相关性最高。2)塔河流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女性与男性比、人口密度、文盲率、抚养比、农业人口比重、灌溉面积比重大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粮食产量低于塔河流域其他地区。3)塔河流域西部的干旱风险等级是最高的,其次塔河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干旱风险等级较高,东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县市的干旱风险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陈清 《海峡科学》2004,(6):3-4,1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本文论叙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论述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不仅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生存空间的挑战,又面临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地区不平衡的挑战。实施西部开发应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用准确、高质量的信息作为西部开发的基础性、指导性依据,宏观规划、因地制宜,实行西部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题公园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样的空间布局正好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等基本经济数据,分析比较了不同经济区域主题公园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主题公园还有增加的空间,而西部地区主题公园虽有增加的需求,但建设数目应有所控制;(2)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以及人口自然增长制约西部地区主题公园的建设数目;(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每个主题公园所覆盖的区域、平均客运量及平均旅客周转量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