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地球上除了浩瀚的海洋,就是陆地。其中森林占5.7亿平方公里,草原占2.4亿平方公里,冻土层、荒漠、沼泽地占5.2亿平方公里,而可耕地仅占1.5亿平方公里。根据美国科学院“2000年全球展望”公布的材料表明,到2000年耕地面积至多可比现在增加一倍多,而地球上的人口将由现在的46亿增长到63—65亿。这说明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粮食还有30%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当今世界上约有6亿人生活在贫困  相似文献   

2.
几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存在周期性的繁盛与衰亡,可以说是全人类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寻找发现生物大灭绝的规律可以说是人类的梦想。从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地球上确实发生过若干次生物大灭绝,而且距我们今天都十分遥远。我们仅仅从现在地球的某些变化似乎很难发现古代生物大灭绝的规律。所以,如果我们从一个宇宙年的角度来看待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现象,可能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接近于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3.
船上的农场     
我们都知道,地球现在问题多多:环境恶化,人口剧增,粮食不够吃……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球人口约为68亿,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13,(12):96-96
数千年来,人类在仰望繁星闪烁的夜空时,一直在追问“我们所在的地球是不是宇宙中惟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如今我们都知道,目前还没有在其他天体上发现生命的痕迹,我们所在的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阳系只是茫茫宇宙中很普通的天体,宇宙万物从一个奇点的一场大爆炸中形成,经过约137亿年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5.
兰西 《科技潮》2007,(8):50-51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那么,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6.
固体瓦斯——未来的新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四大危机,能源危机为最人口、粮食、环境、能源是当今世界的四大危机,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人口和粮食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科学家经过详细测算地球上所能生产的、可供人类食用的食品后,认为我们这个地球最多只能养活80亿人口,可现在已经超过了60亿,而且人口还在急速地增加,所以全世界都在忧心忡忡。这两个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海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 《世界知识》2010,(1):67-67
<正>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球地理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约3.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人类认识和开发海洋的历史。海洋,从最初沿海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整个海洋变成了"世界交通重要通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终将失败,垃圾将占领地球!这是经过人类自己认证的。到2050年,全球一年产生的垃圾总量预计将达到320亿吨,这将是2000年的4倍多。"到处都是垃圾以上这段话摘自0001号垃圾桶第2020次会议。毫无疑问,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垃圾的成就是可喜的:就拿塑料来说,人类发明它才一百来年,但它已经遍布全球每个角落,就连海洋也不放过。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被倒入海洋。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处在激烈动荡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些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全球范围看,有三大问题正在困扰着几乎所有的国家。一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本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16亿,而现在已经超过50亿,预计2000年将达到60亿。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失去平衡。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现在,地球污染已成为人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明 《科技潮》1994,(3):50-52
在宇宙中诞生的任何物质都躲不过演化和死亡的命运,地球也不例外。地球诞生至今已46亿年,这大约是其生涯的一半。以往地球自己不断整理环境,孕育生命并供养它们。往后剩下的50亿年,地球又将如何?现代科学不仅知道它的过去,也逐渐能预知它的未来。我们遥测地球的未来,或许可从万物之母地球的一生中找到人类应走的道路。 100年后,地球暖化将带来大灾难  相似文献   

11.
正人工智能重塑食物、能源、水,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生活。助力可持续发展,践行科技向善,迎接100亿人口地球。AI技术的最新运用,前沿领域的思想碰撞。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将达到100亿人口。本书认为,地球养活100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类将面临"FEW"困境。"FEW"是食物(Food)、能源(Energy)、水(Water)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长,食物安全、淡水资源短缺、化石能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短板",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甚至是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12.
吴再丰 《科技潮》2001,(1):87-88
1999年10月22日,20世纪即将逝去之际,全球人口突破了60亿。人口学家预测,如果按此增长速度,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正当人们为日后地球上人满为患感到担忧时,东京却爆出了一个新的预言:到新千年结束时,地球上不仅没有人口压力,反而会出现人类灭绝的危机。对此,人们感到困惑不解:今日还是人口爆炸的地球,明日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背面之旅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2019年1月3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月球只有一面永远对着地球,即正面,另一面则称之为背  相似文献   

14.
地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在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这条"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四十五亿年.三十多亿年前,当最初的生命诞生时,它们是那样原始,那样简单.然而,它们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着.推陈出新,汰劣留良,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到二三百万年前,一个伟大的进化完成了——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智慧生物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人类,由于具有不同于其它物种的优越素质:发达的大脑,会制造劳动工具的双手,因而,他战胜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而成为这个星球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6,(1):53-53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亿年后和2亿年后,地球环境将发生三次大的变化,甚至有人预洲.“那时候,人类已不适宜在地球上居住,一些新的物种将会出现,成为地球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人类在所有科学领域取得成果的速率在惊人地加快。当我们拓展对地球的控制时,同时也在准备重塑和改造地球上的景观,为自己到地球外居住作准备。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花大力改造了地球,现在,我们正准备把宇宙转变成一个充满生命的有生气的实体。我们将通过把我们的意识、技能、智力以及我们自身扩展到其他行星上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把人类改变和改善地球环境(最终是宇宙本身)的努力总称为“生命化”。生命化是调节人类行为的一种力量,赋予地球并最终赋予整个宇宙以意识和智慧,是全部人类生产活动背后的原动力。然而,为…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尽可能挤在同一个地方,一起跳起,然后全部同时落地,会发生什么?""如果人类都消失了,那么最后一个人造光源会何时熄灭?""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吧现在地球上的全部人都搬到太空中吗?"一连串稀奇古怪的问题,五花八门的专业答案。只要你敢问,兰道尔·门罗都会为你答疑解惑。当然,不要在家中尝  相似文献   

18.
古代军中计时法模拟漏刻,操作便捷,所见有步行计时法、数珠计时法.《武经总要》所载之步行计时法沿用《太白阴经》,其昼夜长短数据有历法的渊源.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有昼夜之分,如测时定更,起算点常用天亮、天黑或日出、日落,这些时间点存在周期变化,两种军中计时法在运作时,需参照官方历法之昼夜长短数值.这种情况,与漏刻改箭依据官历昼夜时刻的原理相类,可以从制度层面增进对时间计量的理解,并丰富对中国古代历法社会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沈丁立 《科技潮》2005,(9):18-20
从1973年以来,人类已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能满足44年的需求,天然气还能持续开采63年;抛开核能发电潜藏的核污染危险不言,其主要原料铀的地球探明储量也仅够维持72年……百年之后,人类将何以为继?  相似文献   

20.
埃博拉出血热去年,正当人类成功地从地球上消灭天花病毒,并信心百倍地为实现到2000年止全球规模消灭小儿麻痹病毒的目标奋斗之际,突然从非洲的扎伊尔传来了"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流行的可怕消息,顿时引起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惊恐。传染病学家们还记得,大约19年前,埃博拉出血热曾在非洲扎伊尔的小镇扬布克爆发过,但很快被平息。由于最早的感染者很快都死于非命,所以,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