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了解野生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种群中植物种类、植物类型和植物群落的特征,为开展金花茶回归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金花茶回归样地,开展回归试验,实地调查样地的植物群落,对样地的土壤性质、植物种类、乔木层结构特征、灌木层结构特征、植物生态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2个金花茶回归样地的物种数均超过80种,胸径大于1cm的树种个体数超过250株;所有种类中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的种类多,两者的比例为87∶32,其中木本植物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73∶14;植物种类中银柴(Aporosa chinensis)和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个体数量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3株和40株。【结论】2个回归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乔灌层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比草本层多,且多为常绿树种,因乔灌层的树冠可为金花茶植物提供遮阴环境,这正好符合金花茶作为阴生树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泾河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子午岭地区和六盘山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TWINSPAN将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系.7个群系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分别表现为单调下降、单调上升、不明显,群系总体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为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3.
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联结系数AC值、Jaccard指数和χ2检验对广西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所在的植物群落样地中的25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金花茶所在的植物群落中25个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性正关联,反映出植物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25个优势种组成的300个种对中,有4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性正联结,10个种对具有显著正性联结,有5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性负联结,8个种对具有显著性负联结,绝大多数种对联结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的伴生群落特征及其种群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毛瓣金花茶的伴生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伴生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龙虎山1、龙虎山2、陇召和驮塞4个样地共1 600 m~2的毛瓣金花茶伴生群落中,共记录维管植物202种,隶属69科158属,主要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桑科、樟科等。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优势(82.87%),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79.21%),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和全缘为主。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毛瓣金花茶幼苗严重缺乏,种群更新能力弱,且多为小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应加强对毛瓣金花茶生境的保护,并对残存植株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并进行了环境解释.TWINSPAN等级分类将百花山50个样方分为10类,代表10个群系.DCA结果同TWINSPAN分析结果比较一致,并且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第1轴明显地反映出各个群系的水热梯度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坡向的变化趋势;而第2轴则反映出海拔的梯度变化,表明群系所在地的海拔是决定群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士楚 《广西科学》2000,7(3):210-216
从生境条件、种类组成、类型、外貌、结构、物种多样性和演替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Le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群落外貌由单叶、革质、中型叶的高位芽植物决定。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单层或两层。组成群落的红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低。随着海平面的相对降低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红树植物群落具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遗产瓜州锁阳城遗址的保存受到风沙和降水侵蚀、植物损害等多种因素的威胁。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对遗址区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调查样方22个,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和4个群系,其中温带荒漠植被型样方16个,温带灌丛植被型样方6个,同时对植物与土遗址保护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锁阳城植物物种单一,多样性低,优势种主导了植物群落,样方内平均物种数为2.7种,平均香农威纳指数为0.52,平均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51;遗址区共有种子植物16科35属40种,中国特有物种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木本植物16种,草本植物24种,苋科(Amaranthaceae)物种最多,有10属12种;植物区系以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为代表的温带成分为主;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群系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群系为常见群落,骆驼刺大量分布在遗址本体上,引发了裂隙、划伤及根系周边盐碱化等病害,白刺主要分布在遗址周边,可防风固沙,对遗址有保护作用。通过综合量化评估植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判断植物与土遗址保护间关系,制定科学的植...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无棣贝壳堤岛保护区的汪子岛设置3个断面,结合踏查和系统抽样的样方调查方法对维管束植物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样方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0科63属74种,未发现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野大豆(Glycine soja)等原有重要资源植物种类.在植被分类的群系水平上,主要分布有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灌丛、柽柳(Tamarix chinensis)灌丛、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草甸、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草甸和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草甸.维管束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水平如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0,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91,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3.42,Mc Intosh's多样性指数为0.49,Berger-Parker均匀度指数和JSW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15和0.79.在重要值大于1.0的植物种类中,鹅绒藤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35和1.39;其次是芦苇、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和酸枣等.芦苇和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最高,为0.469,其次为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和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鹅绒藤与大多数物种存在生态位重叠,构成一定的物种间竞争;多数草本植物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小,常以纯群丛方式存在.根据上述结果,在无棣贝壳堤岛保护区,应注重对酸枣和柽柳的保护,同时加强对鹅绒藤和菟丝子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线路调查法与典型样方法对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采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个样地中共有植物125种,隶属于47科104属,以草本植物为主; 45个样方可划分20种植物群落类型,特征差异化明显;植物群落R值为5. 5~28,D值为0. 612~0. 929,H值为1. 147~2. 975,E值为0. 711~0. 943;群丛XV (Ass. Broussonetia papyriferaRosa multiflora-Rumex acetosa+Cynodon dactylon)的R和H值最高,群丛XIV (Ass. Rosa multiflora-Imperata cylindrical+Geranium carolinianum)的D值最高,群丛IX (Ass. Polygonum orientale+Polygonum aviculare)的E值最高,群丛XVII (Ass. Bidens pilosa)的R、H和D值最小,群丛I (Ass. Bidens pilosa)的E值最小。研究结果旨在为保护区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现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0科,682属,1 429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4属,74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20科,625属,1 319种.维管植物科数占四川省的64.66%,全国的41.21%;属数占四川省的42.32%,全国的20.20%;种数占四川省的15.32%,全国的4.88%.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3种,此外还有现被列为世界级极危植物—崖柏.种子植物区系共有15个类型和18个变型.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保护区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11.
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核心区域的东侧,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地貌,孕育了丰富多彩植物资源和特色明显的植物类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 523种。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598种,占总种数的40.93%,中国特有分布居第三,407种。它们是构成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在春季生长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典型区内沿水位梯度采集6种优势植物群落样品,进一步区分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根系,以及优势种和伴生种.通过测定群落不同组分的全碳含量和生物量分析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碳分配与碳储量特征.结果表明:植物地上部分全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为37.12%~47.30%,地下根系全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为24.32%~38.33%,地上部分大于地下根系.总碳储量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范围为229.29~581.37 gC·m-2,表现为灰化苔草群落最高,菰群落最低.不同群落物种的碳分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灰化苔草和狗牙根地下根系碳分配远高于地上部分,虉草和芦苇则将更多的碳分配至地上部分,菰和南荻地上和地下碳分配较为均衡.碳储量在种间分配上主要集中于群落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城市化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探讨城市化背景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成为城市生态学研究热点。笔者探究了游客活动干扰和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徐州泉山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8年6月,对泉山保护区的泉山、泰山和云龙山进行野外调查,整理统计54个样方物种数据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人为干扰加剧了物种数的减少;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不同层物种数影响不同;游客活动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P<0.05),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则无显著影响(P>0.05);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影响(P>0.05),对均匀度影响显著(P<0.05)。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不同层物种数影响不同,游客活动干扰增强会降低乔木层的物种数,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增强则降低灌木层的物种数;游客活动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中度干扰下物种多样性最小,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对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游客活动干扰和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均未影响物种丰富度,但均影响物种均匀度,并且影响结果不同。均匀度随着游客活动干扰增强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随着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增强呈增加的趋势。【结论】游客活动干扰较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对植物多样性格局产生更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保护中更应警惕游客的行为对植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严格规范游客行为。  相似文献   

14.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对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趋势.在垂直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类数和个体数呈增加之势.在不同层次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草本层。整个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群落调查的结果,对雅江格西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灌木群落和草本群落分别进行了双向种指示法(TWINSPAN)分类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结合实际将保护区植被分为21个类型.利用DCA排序探讨了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水份是影响保护区群落分布最主要的因素.不同海拔梯度的植被组成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坡向对群落分布影响较大,同海拔阴坡、阳坡植被差异较大,表现出几种群落类型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16.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常见群落.经初步调查和鉴定,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共有9门、11纲、22目、31科、59属、11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4种生态类群和8个常见藻类群落.主要类群中以绿藻门最多,共计49种,占保护区藻类总种数的4 1.2%;其次是硅藻门,31种(含1变种)占26.1%;再次是蓝藻门,22种(含1个变型)占18.5%.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质量、藻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曾小飚  苏仕林 《广西科学》2008,15(4):461-463
于2006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达洪江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动物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64.7%;17种两栖动物的海拔替代性分布不明显。达洪江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和同样地处桂西的龙滩自然保护区、底定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高,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8.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从生境条件、种类组成、类型、外貌、结构、物种多样性、演替等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红树植物种类有14种,隶属11科14属;其中,真红树有10种,半红树有4种.真红树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4个群落类型,建群种有卤蕨、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海漆、老鼠和银叶树8种;半红树群落有2个群系,2个群落类型,建群种为黄槿和海芒果.群落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D)为1.09~5.34,Shannon—Weiner指数(H)为0.25~2.56、种间机遇率(PIE)为0.08~0.82和均匀度(E)为0.25~0.95.  相似文献   

19.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模糊数学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模糊C-均值聚类和模糊排序方法研究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生态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群落类型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保护区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相协调.海拔高度和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2种模糊数学方法很好地反映了群落的生态关系,分析结果符合实际,可在今后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内木荷+紫花杜鹃林、木荷+腺叶山矾林和木荷林3种常绿阔叶林物种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物种十分丰富,3个群落冠层树种共计41科74属105种,其中木荷+紫花杜鹃林34科53属66种,木荷+腺叶山矾林28科44属56种,木荷林24科39属50种.2)保护区内3个样地群落共计75个样方,其中丰富度、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466,0.731,1.807和0.726.总的来说,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