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按上周同文)2、西藏近代化改革在艰难中推进张荫棠在西藏推行的近代化改革措施,虽然由于时间短促,没有全面展开.但他提出的改革设想和全面改革措施具有鲜明的时像特色,渗透着浓厚的爱国意识.因此,必然遭到来自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和保守势力的破坏和阻挠.首先,这场近  相似文献   

2.
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荫棠为清末西藏新政的开拓者,是系统提出西藏近代化改革的第一人。他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振兴实业论,对外商战论,创办西藏银行及进行币制改革论。文章认为,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虽然在现实层面贯彻很不理想,甚至有些思想不现实不准确,但对西藏此后的经济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西藏近代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西藏近代化改革的三次历史高潮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西藏的近现代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清朝中央政府为挽救西藏首先发起了近代化改革,接着以十三世达赖喇嘛和龙夏以及西藏革命党进行的近代化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取得了民族解放,而且还摧毁了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西藏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总结和评述这一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过去强调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对的,但却忽视了他在改造中国传统化、会通中西化方面的历史地位。其实,他是一位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化理论家、诗人和章大家,是近代中国化的代表之一。他是中西兼容古今的化理论家、诗人和章大家,是近代中国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6.
胡岩 《世界知识》2008,(8):22-24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藏族与我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这个事实全世界无人不知,也从未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公开否认过。若干世纪中,在西藏从未有过什么“独立”的问题。直至近代.藏语中也没有“独立”这一词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打开,地处亚洲内陆的我国西藏,也同样遭到列强的侵略。于是发生了所谓西藏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近代化角度剖析了民国时期江西寺产逐步衰败的过程。作者认为:1.新式教育的推行和江西政治、社会的近代化改革是民国江西寺产衰败的主导原因;2.江西佛寺的因循守旧,使其被时代发展淘汰成为必然;3.民国江西社会多战乱,其为寺产衰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研究显示:民国时期江西寺产的衰败是近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寺产不断融入社会事业(尤其是教育、社会福利事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在治理西藏的过程中,根据西藏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清朝末年,54名驻藏大臣在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的问题上,由于清朝中央政府确定的对外“妥协退让”的政治策略,使驻藏大臣在执行中央“妥协退让”政策上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抗英出现了严重裂痕,这不仅给英、俄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培养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也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的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过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的倾向。后来,由于清朝中央政府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挽救危局,让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这种改革又影响和威胁到达赖喇嘛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驻藏大臣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阐述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人贝尔与达赖"新政"之关系考析--兼论达赖"新政"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凯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2):26-33,68
民国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在西藏实施的“新政”,是西藏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达赖“新政”的过程中,英国人特别是贝尔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第一手材料,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英人特别是贝尔与达赖“新政”的密切关系,旨在说明达赖“新政”,复杂的政治背景,从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便对达赖“新政”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认识。即达赖的“新政”是在英国支持下为拯救西藏封建农奴制并企图自立割据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极不彻底的改革,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0.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是中国的西南大门。由于西藏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近代以来成为令人瞩目的地方,也成为中外学关注的重要区域之一。尤其是,所谓的“西藏问题”开始于近代,一些侵略分子竭力策动“西藏独立”,一些国际“知名人士”格外注意西藏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而,西藏近代史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的发展.清军武器装备样式驳杂、型号各异的弊端开始凸现,并逐步演变为晚清一大顽症。清政府曾数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武器装备的制式化.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晚清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进口缺乏统筹,军工产品不能自给。  相似文献   

12.
刘永文  德萨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2):15-23,31
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近代报纸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清王朝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政府的腐败必然导致强敌对主权的践踏或领土的侵占。在清王朝的衰败过程中,西藏也成了英、俄等国家觊觎的对象。晚清众多的报刊对与西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而这些报刊中《神州日报》及时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全面介绍政府的筹藏方略及其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转译外国报纸对西藏问题的介绍。梳理研究这些报刊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舆论导向、批驳现实中分裂西藏的错误舆论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13.
青木文教(1886-1956),日本著名藏学家,早年入京都府立中学,后退学入佛教大学学习。此间,被京都西本愿寺选派进入中国西藏留学,成为筑就他一生事业的契机,其著《西藏游记》不仅在日本的藏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立对于我国研究近代西藏史、西藏文化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1985我校成立以来,教务处广大干部职工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始终如一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从西藏和我校的实际出发.为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探索西藏高等教育的管理规律,坚持狠抓常规教学管理,不断深化教学管理与教学内部领域的改革。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教学管理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教学发展规律的管理措施与体制,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西藏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所急需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做出了应有贡献。1.基本情况西藏大学是…  相似文献   

15.
本从近代西藏各民族为捍卫边疆领土完整的浴血抗争、积极支援祖国内地的抗日战争,拥护支持西藏和平解放及平定叛乱,骚乱等方面,系统论述了西藏各民族对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它对于西藏化战线、西藏的稳定与发展、化建设等都具有极好的指导意义,对于建设和净化西藏的化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照文化传播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近代西方传教士在西藏传教活动的情况为切入口,从藏传佛教和基督教教义差异、西藏社会环境、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传教士自身等因素入手,对近代西方诸国在西藏传播基督教受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出发,就发展西藏化产业的意义及对策与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只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挖掘西藏丰富的化资源,使西藏的化产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资产化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但农村土地资产化改革有利也有弊,需通过制度设计加以防范.在提出农村土地资产化制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资产化制度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流派.道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相对密切,但道性哲学的消极作用导致了“李约瑟之谜”的产生.道性哲学观所主张的不行而知、安分知足、炼丹求仙、贵阴尚柔、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或被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利用,或被其代表人物曲意逢迎,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