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省会经济圈战略下的六安区域定位与产业分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是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梯次产业结构是省会经济圈实现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特色,六安市应成为省会经济圈的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等。  相似文献   

2.
都市圈不同于经济圈,其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合肥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不同,在于它是由"合肥经济圈"战略升级而成的。合肥都市圈应该建立"1+2+4"结构,超越于"规划"中的"合芜马组合"。通过SWOT分析,合肥都市圈应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弥补短板,迎接挑战。当前,应该抓紧统一思想认识,创设合作、互补、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各项发展规划;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循序落实重点合作事项;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与沪宁杭互动发展,把合肥都市圈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兴都市圈、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要素重要集聚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安徽省的核心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经济圈五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作为基础数据,探索2009—2015年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国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增大,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减小,但入境旅游是相对差异形成的主导力量;国内旅游经济的差异贡献率显著高于入境旅游。(2)合肥经济圈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核心城市是合肥市;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分布,入境旅游经济规模趋于从首位型向集中型的转变。(3)合肥市旅游经济发展速率最快,远高于滁州市和淮南市。(4)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城市增加一个星级旅游景区、城市GDP增加1亿元、城市公路里程增加1公里时,总体旅游收入分别增加2.07亿元、2.04亿元、3.89亿元。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加速六安崛起发展,2009年12月27日上午,皖西学院在校演播厅成功举办了首届“六安经济社会发展论坛”。中共六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喻廷江同志,皖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文兵教授出席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5月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到2007年12月《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评审稿的完成,省会经济圈概念日益走强,但在学术界对其争论颇多,不同立场的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大都是基于理论和主观的阐述,缺乏实证支撑。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对合肥、南京的引力系数和场强系数进行计算,从实证角度给出了省会经济圈的构建理由。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6,(11):6-7
在构建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内,实现通信同城,即经济圈内的城市间通信同费,手机、电话不按长途处理……近日,合肥市信息化办公室欲借鉴长三角地区的经验,就积极发挥信息一体化在省会经济圈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7~2010年间合肥经济圈能源消费等数据,利用相关分析模型,揭示合肥经济圈内各市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14年间,经济圈能源消费平均每年增长15.35%,其中合肥经济圈碳排放总量呈现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巢湖市>桐城市,各市碳排放均呈增加趋势,区域差异显著。(2)经济圈各产业能源消费量以工业占比例最大,各年份均超过89.88%,增长最快。(3)随着产业结构多元化演化程度增加(由21.6增为43.2),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4)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均与碳排放量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圈碳减排途径。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7,(5):F0004-F0004
以“开放、创新、合作、崛起”为主题的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5月20日在合肥降下帷幕,“省会(合肥)经济圈”在本次大会上备受投资者青睐,40个项目正式签约,累计总投资14.52亿美元,成为最大的大赢家。此外,合肥市还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业规划总投资达1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十一五"时期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历史贡献,阐述了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竞合关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南京都市圈建设对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05,(1):14-15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区域型经济圈在区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区域型经济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形成了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三个中国最大的经济圈目前竞争力超群。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与合作是旅游地区域空间关系的重要体现,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旅游地之间进行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分析合肥经济圈旅游合作的现状及旅游竞合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竞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孙黎 《科技资讯》2009,(3):148-149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随着经济圈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建设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也会越来越突出。水量不足,水质变差,饮用水源地保护、城乡居民用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迫切要求对一小时经济圈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提出有效保护措施,正确处理好区域水资源、水环境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和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通过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形成一体化的合作产业链条,促进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挖掘释放区域发展战略更大红利,是"十三五"期间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方向。分析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对经济圈形成与健康发展的核心推动作用,以合肥都市圈发展为例,研究各城市产业合作方向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合肥,居皖之中,城市性质定位为:省会城市,全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高科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全国24个文化、旅游名城之一。截至2001年,合肥城市建设用地130km2,市区人口135万,城市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期。根据合肥市的“千亿规划”,到2010年将建成GDP上千亿、面积280km2、人口300万的大都市。根据“千亿规划”,必须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促进皖中—沿江城市密集区与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耦合和连接。《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穴2001—2005雪》已将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向西南发展,国家级合肥经济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 2011~2016 年中国京津冀经济圈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京津冀经济圈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京津冀经济圈城镇化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经济圈城镇化影响因素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医院床位数以及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对京津冀经济圈城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而客运量、货运量、中小学数量、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对京津冀经济圈城镇化发展没有形成显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医疗协同发展和教育协同推进来加快京津冀经济圈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红原机场的正式通航,环红原机场经济圈行将破茧成蝶。文章认为,立足红原机场经济圈、准确把握机遇、寻求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是环红原机场经济圈发展的根本出路。文章根据环红原机场经济圈在不同区域内的主导作用强弱,分析得出红原机场经济圈发展模式的主要构成,提出了红原机场经济圈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合肥科技》2005,(9):F0003-F0003
8月15日-16日,波兰Prokom公司总裁克劳泽先生一行乘私人专机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考察,与上海天麦通衡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洽谈,讨论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生产厂和生命科技园、软件工业园项目。在合肥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市委常委、市长郭万清分别在稻香楼、明珠大酒店会见了克劳泽先生一行,欢迎克劳泽先生来合肥考察,介绍了合肥市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投资环境。市委常委、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杜平太,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李兵等参加了会见。  相似文献   

18.
《合肥科技》2006,(4):6-7
3月28日下午,在合肥高新区建区十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开发区,开发区是合肥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合肥要跨越,高新区首先要跨越,合肥要勇当先锋,高新区要走在前列。”按照孙金龙的思路。合肥能否在中部率先崛起,安徽能否实现奋力崛起的既定目标,关键在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9月5日从市信息办获悉,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等16家企业、单位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项目获2005年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此次合肥获得扶持资金总数达340万元,占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半数以上,这对合肥信息产业发展和“数字合肥”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当前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的划分和重点发展轴线为基础。并结合未来空间上的可通达性和远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因素。未来重庆市原则上可以划分为“两圈两带”共四个经济区,即新都市发达经济圈、环都市次发达经济圈(或大渝西经济圈)、渝东南经济带和渝东北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