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豫东平原21个县域单元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遥感影像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40多年间县域尺度上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驱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各县域内聚落均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及斑块数量减少的特征;县域尺度上城乡聚落规模分布的齐夫指数均偏小,但多数县域呈上升态势,表明其聚落规模结构相对均衡,较大规模聚落发育不够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聚落规模体系的变动更为显著.(2)1972-2015年县域聚落空间分布由集聚分布向离散分布变化;聚落空间扩张强度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市)中心邻近区位,但不同县域存在着空间异质性.(3)研究区县域聚落变化受人口、经济和交通等因素驱动,且这些因素所引致的差异程度在逐渐增强.该研究结果可对乡村聚落调整和聚落体系优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聚落区位、规模、形态、聚落体系、内部空间结构以及聚落空间演化等方面梳理了1990年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的内容,得出结论:我国乡村聚落空间研究快速发展,研究内容逐步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研究同质化、研究视角与尺度单一、案例研究多于理论探索、区域性与系统性研究缺乏等问题.并基于上述分析指出在今后新农村建设中,乡村聚落体系与职能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动态演变过程与机理,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趋势预测与调控是应当重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川县的乡村聚落进行研究,基于DEM数据和2007年、2017年谷歌影像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2007年和2017年北川县乡村聚落在震前震后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变。研究表明:北川县聚落密度整体较为稀疏,但存在"中心聚集"和"线型条带"分布特征;北川县乡村聚落各镇分异明显,东南密西北疏。海拔、坡度、水系、交通、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分布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北川县乡村聚落规模随着坡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小;(2)乡村聚落随着距河流和道路距离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3)与2007年相比,2017年聚落规模在空间上不仅有数量的增加也有面积的外延,并且聚落空间聚集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黄山市2014年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将乡村聚落矢量数据和分乡镇行政区划矢量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并统计每个乡镇乡村聚落的面积.在改进引力模型的基础之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聚落面积和各聚落之间的距离为变量构建黄山市乡村聚落空间网络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了黄山市乡村聚落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网络节点结构分析来看,网络内向程度中心性和外向程度中心性都存在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整个网络中介中心性分布极为不均衡,区县节点在整个网络中扮演着枢纽的作用,而乡镇节点的桥梁作用远逊于区县节点;通过对网络节点的结构洞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城市聚落的节点具有显著的结构洞优势,而乡镇节点的结构洞优势相对较弱.(2)从整体网络结构分析来看,黄山市乡村聚落空间网络密度较低,乡村聚落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从程度中心势的指标来看,不论是内向程度中心势指标还是外向程度中心势指标,其数值都较高,说明乡村聚落空间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乡村聚落空间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核心区节点之间比边缘区节点之间空间互动关系更为密切,但总体来讲这种空间作用仍然较小.  相似文献   

5.
从微观尺度出发,研究山地乡村聚落重庆市龙王村干柏组生活空间重构特征及驱动因素.通过对聚落38户家庭的访谈、聚落建筑空间布局的观察与调查,并结合卫星影像数据,发现案例地聚落住宅距离主要交通干线的平均空间垂直距离由1998年的48m缩短至2018年的12.7m,聚落交通空间敏感性与可达性明显增强;聚落住宅整体离散指数从1998年的0.33增长至2018年的1.23,由传统的以宗族为核心的院落集居转向以家庭为核心的独户居住;山地线性聚落大型公共空间存在低效性甚至缺失的问题.结合聚落居民职业结构、生活设施等调查数据,认为聚落生活空间重构特征主要受3方面因素影响.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业剩余产品及劳动力的商业化,强化了聚落空间对动力机械交通的依赖性;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样化的就业方式,促进了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利的追求;市场共同体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村民公共互动交流场所由物理空间向网络空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遥感数据和3S技术进行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安徽省黟县为对象,基于核密度分析、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4年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2010年与2012年黟县各村镇之间的乡村聚落核密度估值呈较弱的聚集分布,2014年与2016年黟县各村镇之间的乡村聚落核密度估值呈显著的聚集分布状态;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的Moran's I指数均大于0,黟县乡村聚落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2016年Moran's I指数较2014年的低; 黟县乡村聚落核密度估计值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聚集分布的趋势有所减弱,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在增强; 地势、河流等自然因素以及道路、城镇经济、人口变化等社会因素影响黟县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变。【结论】黟县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理规划、聚落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把握聚落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是优化聚落空间格局、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文章以岩性及2000、2010、2020年3期西秀区屯堡聚落数据为基础,运用景观生态学、规模等级模型、扩张强度指数等方法,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分区下屯堡聚落的分布、规模、扩张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如下:1)20年来,总面积上,纯喀屯堡聚落>亚喀屯堡聚落>非喀屯堡聚落;平均面积上,纯喀屯堡聚落>非喀屯堡聚落>亚喀屯堡聚落。2)整体而言,非喀屯堡聚落整体的规模等级相对较高,纯喀屯堡聚落次之,亚喀屯堡聚落的规模等级整体较差。3)纯喀屯堡聚落扩张强度最大、速度最快,非喀屯堡聚落次之,亚喀屯堡聚落扩张速度最缓慢。研究发现纯喀屯堡聚落发展较好,非喀屯堡聚落次之,亚喀屯堡聚落较差,简要分析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屯堡聚落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山区聚落空间格局与合理规划国土空间,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探究山区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岷江上游山区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位序-规模原理、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方法对岷江上游聚落行政和聚落几何中心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总结其造成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首位分布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明显,县域人口的累积百分比曲线符合位序-规模的特征。(2)岷江上游聚落空间结构分形特征显著,受经济因素的重要影响,聚落在空间上聚集分布,并以各首位城镇为中心向周边逐渐衰减。(3)岷江上游关联维数和牛鸦比所揭示的城镇相互作用强度和交通通达性特征与实际情况一致。(4)行政中心造成的误差与研究区平均海拔关系密切,聚落行政中心在平均海拔高的区域相对几何中心的偏离较大,应重视其偏离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规模、效益提升、结构优化3个维度构建乡镇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可比映射区间、等级位次与金字塔等方法对宝丰县2013-2018年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进行演化分析,并依据评价结果结合宝丰县发展现状进行问题诊断,进而提出宝丰县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1)从综合排名与位次变化看,2013-2018年除前营乡和大营镇有小幅波动以外,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稳定.(2)从等级分类与分维差异看,宝丰县核心辐射区主要依靠中心城区和西部的一些乡镇来带动,但随着时间推移西部乡镇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在分维差异方面,只有中心城区能够同时在经济规模、效益提升、结构优化3个方面处于第一等级,70%以上的乡镇在经济规模上都处于较低等级.此外,在经济规模维度上,中心城区、张八桥镇和商酒务镇等第一、三等级的乡镇在空间上小范围集聚.(3)从位序特征与塔状结构看,指数q值为-0.609,说明位序-规模序列结果处于相对分散状态.具体表现为高等级乡镇遥遥领先于其余乡镇,低级别乡镇相对较多且彼此间差异不大.(4)基于四大问题诊断结果和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理念,提出了“双核、三轴、四区”的等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34年归绥县村级户口数据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民国时期归绥县聚落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聚落规模等级以中小村为主,规模较大的聚落分布少;不同规模等级的聚落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方向,规模大的聚落空间分布方向性强,向心力显著;聚落整体上集群分布模式显著,规模较小的聚落呈集群分布模式且聚集程度高;研究区聚落呈现“南密北疏”的多核破碎化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性显著,聚落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异明显,呈团状结构。研究区聚落主要分布于海拔小于1 200 m、坡度小于4°的区域,规模较大的聚落低海拔、低坡度、邻河流、邻交通的指向性强。  相似文献   

11.
以吐鲁番市高昌区绿洲聚落与耕地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聚落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聚落与耕地的空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于乡村聚落的规模,2000-2018年吐鲁番市高昌区聚落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虽然减少,但斑块面积呈增大趋势,聚落空间规模明显扩大;对于乡村聚落的聚集特征,2000年乡村聚落的平均最邻近指数较低,而2010年、2018年乡村聚落的平均最邻近指数逐渐增加,说明2000年聚落的聚集性较高,而2010年、2018年聚落的聚集性逐渐减弱;对于聚落与耕地的空间关系特征,研究区主要以耕地偏多型为主,2000-2018年聚落-耕地均衡型逐步降低,人地协调性受到影响;对于动态变化型的聚落与耕地的空间转移关系,2000-2010年聚落转化为耕地的面积较大,而2010-2018年耕地转化为聚落的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欠发达平原县——兰考县为研究区域,在域内自然因素近乎无差别分布的基础上,分析兰考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兰考县农村聚落的空间演变特征;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欠发达平原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点的相关性及耦合关系,以期揭示欠发达区域农村聚落演化的特殊规律.研究发现:(1)2000-2020年兰考县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了9.24%,而用地规模增加了12.54%,居民点数量减少和规模扩张在2000-2010年阶段更为显著;(2)兰考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性加强,但斑块间形状差异增大;(3)受城区影响,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具体表现为“近城规模大数量少且集中、远城规模小数量多且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3)兰考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受交通、城镇辐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选择广东省揭东县龙尾镇的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2006、2016年揭东县龙尾镇的遥感数据和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2006-2016年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演变因素。结果表明:龙尾镇乡村聚落趋向大中型聚落发展,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空间扩展特征比较显著,但地区差异明显;乡村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偏左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高程10~80m和坡度3~7°区域是乡村聚落的密集分布区;乡村聚落沿道路集聚趋向十分明显,沿主要道路形成组团式聚落斑块。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是揭东县龙尾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区位、传统文化和宗族势力等人文地理因素是影响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班前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示化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等方法,解读班前村自建村以来聚落建筑演变特征及其景观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看,班前村的聚落空间以团状发展,其聚集程度不断降低,具有扩散趋势,两个寺院组团作为原始组团,引导着居住组团沿着玛可河由南至北逐步向上游扩张;从空间形态上看,班前村建筑斑块形状简单,寺院组团相对于民居组团而言具有更大规模,且内部布局紧凑;就景观格局上而言,耕地作为村域内的优势斑块,与林地、草场、水域等景观类型组成了班前村“山-水-田-居”的景观风貌.最后,通过对班前村现状格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统筹发展、遵循图式、适度更新,以及建筑分类保护等针对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2009和2013年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区县尺度上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解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由以...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城市经济规模以及城市中心体系空间规模的关联特征,采用2012年我国15个特大城市的中心体系各产业用地的空间规模数据为基础,以城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为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了中心体系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居住等产业职能的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规模存在明显的互动规律,城市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城市第三产业的构成要素之间也具有明确的互动规律,并从产业、人口及政府推动3个方面对背后的关联特征及其机制进行解析,为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找到城市产业经济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测度单位,结合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7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特征明显,具体呈"东南密、西北疏"的发展特征,空间上呈"中心集聚、外围松散"的分布格局.(2)从发展特征看,主要以华东与华中地区为中心,依次向华南、东北、华北、西南与西北地区呈逐级递减趋势发展,每千人社会指导员的东西差距较大.(3)从空间格局看,具体呈华东地区高高集聚、西北地区低低集聚、东北地区高低集聚、西南地区低高集聚的类型分布.据此提出:(1)完善群众体育人才培养体系;(2)优化群众体育人才空间布局结构;(3)健全区际人才协调发展机制等建议,为促进新时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星级饭店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武汉市的110家星级饭店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和探讨了其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武汉市星级饭店在等级规模上表现为纺锤形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具体为向主干道和商贸发达地区集聚.得出了武汉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交通区位条件、商贸发达程度和旅游景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的27个乡镇为研究区,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方法,借助Erdas 8.5、ArcGIS 9.3以及Fragstats 3.3软件,探讨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27个乡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土壤侵蚀。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聚落分布整体较为分散,且斑块面积较小,但从局部上看,聚落空间分布呈现出北部“总体分布密、面积大”,南部“总体分布稀、局部密集,面积小”,聚落密度高低值相差达9倍以上的分布特征;②聚落的平均最邻近距离、平均斑块面积在不同岩性上差异小,而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差异大;③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分布差异明显,海拔1000m以下及坡度15~25°的区域,聚落斑块分布比例最大;④聚落对其周围环境产生的土壤侵蚀主要表现在:聚落分布多的地区,土壤侵蚀较严重,相反,聚落分布少的区域,侵蚀较微弱;不同聚落缓冲区内的不同土壤侵蚀等级面积差异显著,且随着距聚落距离的增大,同一等级强度的土壤侵蚀面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的27个乡镇为研究区,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方法,借助Erdas8.5、ArcGIS 9.3以及Fragstats 3.3软件,探讨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27个乡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土壤侵蚀。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聚落分布整体较为分散,且斑块面积较小,但从局部上看,聚落空间分布呈现出北部"总体分布密、面积大",南部"总体分布稀、局部密集,面积小",聚落密度高低值相差达9倍以上的分布特征;②聚落的平均最邻近距离、平均斑块面积在不同岩性上差异小,而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差异大;③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分布差异明显,海拔1 000 m以下及坡度15~25°的区域,聚落斑块分布比例最大;④聚落对其周围环境产生的土壤侵蚀主要表现在:聚落分布多的地区,土壤侵蚀较严重,相反,聚落分布少的区域,侵蚀较微弱;不同聚落缓冲区内的不同土壤侵蚀等级面积差异显著,且随着距聚落距离的增大,同一等级强度的土壤侵蚀面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