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不同质量浓度Cu2+(0 mg/L、1 mg/L、3 mg/L、5 mg/L和10 mg/L)冲击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质量浓度从0 mg/L上升至10 mg/L,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质量浓度为1 mg/L和3 mg/L的Cu2+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影响较小,而质量浓度为5 mg/L和10 mg/L的Cu2+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丝状菌逐渐增多,污泥浓度不断下降,沉降性能急剧恶化;密实度降低,结构越来越松散,粒径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且在质量浓度为10 mg/L的Cu2+作用下颗粒污泥解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SBR反应器,系统地研究不同质量浓度Zn(Ⅱ)长期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和污染物去除功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ρ(Zn(Ⅱ))≤5 mg/L时,Zn(Ⅱ)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性能与污染物去除功效影响较小;当ρ(Zn(Ⅱ))≥10 mg/L时,Zn(Ⅱ)会导致好氧颗粒污染物去除功效降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沉降速率、污泥粒径与结构发生改变。10 mg/L以上的Zn(Ⅱ)长期作用会导致污泥粒径变小,结构松散,进而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最终引起ρ(MLSS)下降。Zn(Ⅱ)作用76 d后,投加10 mg/L和15 mg/L Zn(Ⅱ)的反应器内NH+4-N、COD去除率分别减低为84.3%和75.1%、90.1%和85.7%;ρ(MLSS)分别降至3 658 mg/L和3 225 mg/L;SVI分别升高至94 m L/g和99 m L/g;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降至0.58 mm和0.37 mm,部分颗粒污泥解体。  相似文献   

3.
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产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4种解偶联剂(对氯酚、间氯酚、间硝基酚和邻硝基酚)在活性污泥法中减少污泥产率的效果.4种解偶联剂的研究表明,间氯酚在减少污泥产率的方面是最有效的,同时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影响较小,当间氯酚的浓度为20mg/L时,与空白实验相比较,污泥产率下降了86.9%,COD的去除率下降了13.2%;解偶联剂的酸性常数pKa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减少污泥产率方面的效果,即pKa值越低的解偶联剂对减少污泥产率的效果越好.选择解偶联剂和其最佳投药量取决于同时满足污泥减量与COD去除率要求的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减少功能微生物的流失,采用向SBR反应器出水中外加絮凝剂PAC,并将絮凝沉淀的微生物返回反应器的方法,来探究该工艺对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絮凝剂的添加量为质量浓度50 mg/L时,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在进水COD,N,P分别为质量浓度400 mg/L和35mg/L以及10mg/L时,COD,N,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5.2%、94.2%、94.7%,与单纯的SBR工艺相比,处理效果分别提升了48.1%、43.6%、54.7%.对出水中微生物的显微计数结果显示细菌及噬菌体能很好地被絮凝剂沉降下来,平均沉降率分别为50.18%和21.40%.因此,将絮凝剂沉降下来的微生物再次返回反应器中确实更好地保留功能微生物,改善污泥性状,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模拟华南地区的城镇污水研究对象,开展了污泥回流比对双污泥BCR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使超越污泥和回流污泥的回流比分别控制为0.6、0.4和0.2时, BCR工艺对COD去除率的均值分别为89.98%、89.48%和82.38%,出水COD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0.94 、21.67 、37.66 mg/L;而总氮的去除率均值则分别为79.94%、80.58%和65.47%,出水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72 、5.75 、10.85mg/L;总磷去除率的均值分别为88.81%、91.64%和77.06%,出水总磷质量浓度均值为0.76 、0.59 、1.62mg/L,新工艺改善了传统双污泥连续流工艺出水NH4+-N质量浓度偏高的缺陷. 工艺在超越污泥回流比和回流污泥回流比均是0.4时处理效果最佳. 由于好氧硝化池与中沉池合建,好氧硝化池中的NO3--N与中沉池中的DPB接触而发生反硝化吸磷的反应而使部分总磷在好氧硝化池中被去除.  相似文献   

6.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Fe2 离子对反应器的颗粒污泥活性具有较明显的影响,投加Fe2 离子质量浓度在2~10 mg/L时对颗粒污泥活性都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投放质量浓度为5 mg/L;连续流IC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Fe2 离子可以有效地提高IC反应器的运行效能,采用5 mg/L的投加质量浓度,可使反应器的产气量由29.6 L/d增加到38 L/d,COD去除率从近80%提高到90%左右,提高幅度分别为25%和10%.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理化指标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Pb2+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在理论浓度为10 mg/L时,对磷的去除产生显著影响,去除率由50%下降到28%,当铅浓度进一步加大时,磷的去除率进一步下降,最后维持在18%左右;理论浓度高达50 mg/L时,NH4-N的去除效率开始下降,最后维持在80%左右,同时,MLSS下降,SV30上升,SVI急剧上升,好氧颗粒逐渐解体,沉降性能恶化;而对于COD的去除,在1~50 mg/L的理论浓度下,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最初的87%上升到93%左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理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研究了不同浓度Pb2+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铅在理论浓度为10 mg/L时, 对磷的去除产生显著影响, 去除率由50%下降到28%, 当铅浓度进一步加大时, 磷的去除率进一步下降, 最后维持在18%左右; 理论浓度高达50 mg/L时, NH4-N的去除效率开始下降, 最后维持在80%左右, 同时, MLSS下降, SV30上升, SVI急剧上升, 好氧颗粒逐渐解体, 沉降性能恶化; 而对于COD的去除, 在1~50 mg/L的理论浓度下, 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最初的87%上升到93%左右。  相似文献   

9.
污泥浓度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在不同污泥质量浓度条件下进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实验,分析污泥质量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出水酚类质量浓度为5.88 mg/L,去除率达98.39%;NH3-N的质量浓度维持在15 mg/L,去除率为87%;COD的出水质量浓度为31 mg/L,去除率达到98.4%。污泥质量浓度在3 000~5 000 mg/L时,膜通量变化幅度较小,6 000 mg/L时膜通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能耗,节约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达到同步去除碳、氮、磷的效能,采用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SBR工艺过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污泥微膨胀SBR工艺过程使水样处于低溶解氧状态,MLSS在2 000~3 000 mg/L之间.同时,测定控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水样中的氨氮质量浓度、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以及COD值.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SBR工艺过程中,COD去除率达到90%,正磷酸盐去除率达到58%,氨氮去除率达到83%.由此可见,采用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法处理污水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同步去除碳、氮、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出现的沉淀效果不佳、污泥松散问题,采用PTEO混凝剂与污泥回流技术相结合的压载强化絮凝工艺--PTEO压载絮凝工艺,对深圳赛格彩管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并分析该工艺的产泥状况、出水水质,探讨了PTEO的作用机理.实例表明,平均污泥产率为1.04kg/m3,较Al2(SO4)3、FeCl3和高分子混凝剂(PAC、PAFC)的污泥产率分别降低63.2%、59.4%和58.2%;出水中悬浮物(SS)平均值为4.5 mg/L,氟离子质量浓度平均值为5.3 mg/L,基本达到地面水Ⅳ类水质标准.结果证明,该工艺在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粉末活性碳与聚铝混合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对浊度、UV254和DOC去除效能;同时考察了回流对各种形态铝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和粉末炭的投加量分别为10、20 mg/L,粉末活性炭-聚铝混合污泥回流量为60 mL/L(回流比6%),pH值为8时,浊度去除率最大为78.5%;pH值为6.5~7.0时,DOC和UV254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29.6%和53.3%.回流工艺能强化去除浊度和有机物主要是由于回流污泥中不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的架桥和卷扫作用,以及回流污泥中和预投加PAC最大限度的吸附作用.回流污泥中的Al主要以颗粒形式粘附于絮体上,回流沉后水总余铝质量浓度高于常规工艺,但溶解态铝质量浓度均满足GB2006-259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2mg/L).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污水脱氮除磷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对SBR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排泥-闲置"的SBR运行模式,在运行工况下通过对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的考察来探讨污泥质量浓度、缺氧/好氧时间、p H、溶解氧与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3 255 mg/L,脱氮除磷效果最好,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3.33%、98.90%、85.90%;缺氧阶段p H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聚磷菌大量释磷,在厌氧2.5 h释磷效果达到最佳;在好氧阶段,溶解氧控制在1.05~1.09 mg/L,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好氧时间为4.0 h.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原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SBR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替代工艺SBR1-接触氧化-SBR2的技术路线。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5 647~6 521 mg/L,SBR1、接触氧化及SBR2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d、1d和4d时,SBR1出水COD的质量浓度约为1 436 mg/L,接触氧化约为666 mg/L,SBR2小于100 mg/L;总BOD和COD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8.9%和98.5%以上;改造后工程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行业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SBR反应器,探讨了不同溶解氧(DO)浓度和污泥浓度条件下,游离氨(FA)对晚期垃圾渗滤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当DO浓度从0.5 mg/L增加到0.75 mg/L时,最大氨氧化速率有较大的增加,且较高的亚硝酸菌活性可以减弱FA对其的抑制作用,FA对硝酸菌的抑制浓度约为4.2~8.1 mg/L;限制DO实现短程硝化比控制FA更为稳定;污泥浓度也是短程硝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DO浓度控制在0.75 mg/L时,较佳的污泥浓度约为6 800~8 100 mg/L.此时亚硝酸菌活性较强,且由于FA在污泥絮体内的扩散限制,亚硝酸菌可"适应"更高的FA浓度.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6.
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盐度、不同有机负荷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污泥的沉降性能、COD去除率和出水浊度,结果表明,SBR工艺处理含盐有机废水有机负荷在0.15 kgCODCr/kg MLSS.d,盐度在25 g/L NaCl下运行,CODCr的去除率达到86%,而在高负荷和高盐度环境下容易诱发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7.
采用SBR工艺,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质量浓度稳定在DO=1 mg/L,进水0.5 h,兼氧搅拌0.5 h,曝气3 h时,达到最佳去除率.这时反应器出水的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46、7.65、0.42 mg/L,其去除率分别为82.73%、80.66%和92.18%.  相似文献   

18.
采用SBR-絮凝工艺对奶牛场废水CODCr进行处理,研究曝气时间、有机负荷、沉淀时间、污泥浓度以及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SBR-絮凝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在500-3000mg/L、曝气6h、沉淀60min、污泥浓度2500mg/L左右时,SBR运行稳定,CODCr去除率达80%以上;以聚合AlCl3作絮凝剂对SBR出水进行絮凝,CODCr去除率达84%,出水CODCr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缩写SBR)处理谷氨酸生产废水的操作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进水COD为1500-2000 mg/L的废水曝气5-8 h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去除率为93%-95%,污泥负荷为0.64-0.7 kgCOD/kgMLSS且运行比较稳定.此工艺对COD浓度值变化有一定抵抗能力,在试验范围内,SO42-含量在1000-6000 mg/L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考虑到试验误差,可以认为基本不参与反应,对生物系统无影响.SBR工艺对谷氨酸生产废水的COD降解服从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研究曝气时间、进水COD质量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 500~2 200 mg/L,温度为25℃,连续曝气时间为2.5 h,污泥质量浓度为2 000~3 500 mg/L,对模拟淀粉废水中的COD、NH4+-N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去除率均达85%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