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普知识     
《石河子科技》2012,(2):67-70
<正>破伤风易防难治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导致肌肉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甚至死亡。而且,伤口越深,危害越大。破伤风一旦发作,想治好比较困难,但其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间质性肺炎。在临床易感于慢性肺部炎症病人,基于此原因本研究使用烟熏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方法建立慢性肺部炎症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Realtime PCR、HE和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感染前后肺部肺炎支原体浓度、肺组织病变状况和肺组织胶原纤维生成情况。结果烟熏并感染组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达到93%,肺泡腔塌陷,肺组织呈片状致密结构,内充斥大量红细胞,胶原纤维增多呈片状蓝染。结论通过实验可知烟熏并感染组小鼠肺内支原体浓度增高、肺组织病变情况严重,胶原纤维生成增多,预示慢性肺部炎症合并肺炎支原体间质性肺炎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3.
小鼠实验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制作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ICR小鼠实验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制作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2,4_二硝氯苯、在不同时间内对ICR小鼠皮肤进行致敏和激发实验,对皮损组织病理、皮损严重度和皮炎持续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第2组、4组组织病理与典型的接触性皮炎病理相符,其中第2组在最后一次激发后皮肤炎症持续时间较长。结论2组采用的方法为ICR小鼠实验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较理想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北寒燥证证候动物模型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西北干燥寒冷环境对机体产生影响的生物学基础,选用ICR小鼠,根据中医病因学说理论,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新疆这种特有的干燥寒冷环境,并作用于小鼠,建立寒燥证证候模型,以正常喂养为空白对照组.试验处理第21天后,用摘眼球取血法和解剖法分别取出小鼠的血液和各种脏器,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用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脑组织和外周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组织形态学方面的改变主要是中心血管的轻度扩张和淋巴细胞增多;超微结构方面主要以水肿表现为主;单胺类神经递质方面,外周血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羟色胺(5-HT)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寒燥环境可导致小鼠体内"寒燥之气"的产生,由此推论寒燥环境是西北寒燥证形成的主要原因;且西北寒燥证不是机体某一脏器的改变,而是整体性、全身性、系统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博来霉素和内毒素诱导ICR、C57BL/6两个品系小鼠的肺纤维化程度,从而建立合适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 分别将ICR、C57BL/6两个品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内毒素组。博来霉素组向气管注射博来霉素(5 mg/kg体质量),内毒素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40 EU/kg体质量),对照组气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个品系的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内毒素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小鼠肺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个品系的博来霉素组和内毒素组的肺系数、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C57BL/6小鼠对博来霉素和内毒素更敏感。博来霉素、内毒素均能够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异常黑胆质证候动物模型微循环状态的改变,选择健康ICR雄性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的实验动物眼球放血处死,并迅速取出舌和前右侧趾,一部分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另一部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实验动物微循环状态的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舌和甲床组织病理学有明显地改变和细胞器损伤。光镜下观察,模型组蕈壮乳头和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微血管扩张、淤血,血管周围偶见少量炎性细胞;甲床真皮浅层血管与骨髓内血管扩张、充血。电镜下观察,模型组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呈不规则状,管壁粗糙,内皮细胞异染色质增多;甲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异染色质明显增多。由此得出结论:异常黑胆质的产生过程中机体有微循环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用ICR小鼠和C57BL/6J小鼠以5Gy的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ICR小鼠的正常白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C57BL/6J小鼠;雄性C57BL/6J在照射后第3 d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雌性小鼠。结论小鼠的品系、性别对60Co-γ射线照射建立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常发性外科疾病。特别在广大农村偏僻的山区,因预防意识不够,医疗条件差,该病时有发生。早期大部分是由于喉痉挛窒息而死亡,后期多合并肺部并发症而致死。现根据我院1985—1992年收治的11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资料,着重从诊治方面作以下分析,以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新生儿2例(占18%),2—16岁3例(占27%),17—38岁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其对血红素加氧酶-1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90只,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1)对其中的60只小鼠进行造模。将模型组分为3组,分别为DM组、DM+低浓度GSPE组和DM+高浓度GSPE组。对照组30只,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低浓度GSPE组和正常+高浓度GSPE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体重、血糖、平均饮水量变化情况。干预6周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制备匀浆,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一般情况:GSPE缓解DM小鼠体重减轻症状(P0. 05),模型各组小鼠的血糖比正常对照组高(P 0. 05)。生化指标:模型各组TG和T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01),模型组内DM+高浓度GSPE组最低、DM组最高(P0. 001)。肾功能指标:模型各组BUN、CR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01),模型组内DM+高浓度GSPE组最低、DM组最高(P0. 05)。氧化损伤与抗氧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各组MDA、CAT均升高,GSH-Px、GSH、SOD、HO-1均降低(P0. 05),模型组内DM组各项指标均最高(P0. 05)。结论 GSPE能够通过提高机体内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作用来缓解糖尿病小鼠基本情况,缓解肾脏损害,GSPE通过影响HO-1表达以改善机体糖尿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个部分模拟临床病理的简便易得、经济有效的用于筛选和研制抗焦虑药的模型.方法用间氯苯哌嗪(mCPP)诱导产生焦虑,观察ddy小鼠和ICR小鼠在明暗箱的行为表现.结果 mCPP在SC 1-4mg/kg的剂量下即可显著降低ddy小鼠在明箱的活动次数,而对暗箱的活动次数影响不显著;1mg/kg与4mg/kg组比较,在明箱的活动次数无显著差异;mCPP在SC 2-10mg/kg的剂量下对ICR小鼠在明箱的的活动次数影响不太显著,只在10mg/kg剂量下才显著;而对暗箱的活动次数却影响较大,在2mg/kg的剂量下即可显著降低活动次数.用安定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只用较小的样本量即可得出显著结果.结论用ddy小鼠可以取代Wistar大鼠建立mCPP诱导焦虑的明暗箱模型,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即可得到有效结果.所以是一个能够克服大鼠实验缺点的、简便易得且经济有效的用于筛选和研制抗焦虑药的良好模型.但用mCPP诱导的焦虑模型对小鼠的种属有选择性,ICR小鼠不适于上述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对酒精诱导的小鼠亚急性肝损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亚急性酒精损伤模型组、蛹虫草多糖低剂量组(0.25 g/kg)、高剂量组(0.5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给予30%乙醇12 m L/kg,在每日灌胃乙醇6 h后,灌胃相应剂量的蛹虫草多糖,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时灌胃生理盐水,连续28 d后,处死所有小鼠,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含量水平;取肝脏计算其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肝脏系数、血清中ALT,AST,TG,CHOL均升高,而血清TP,ALB,GLO含量下降.CMP可明显降低酒精致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脏器系数,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以及TG和CHOL水平,升高血清TP,ALB,GLO含量.结论蛹虫草多糖具有明显改善酒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山姜根茎水提物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性.以ICR小鼠为试验对象,将急性毒性试验分为山姜水提物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最大耐受量单次给药5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分为山姜水提物低剂量组(1.3 g/kg)、高剂量组(2.6 g/kg)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15 d.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特征,体重变化,并记录脏器系数,检测小鼠血样中尿素氮、肌酐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对小鼠的肝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山姜水提物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山姜水提物高剂量组肌酐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山姜水提物高剂量组的肝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余各器官脏器系数,尿素氮、肌酐含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常.实验结果提示山姜水提物未引起明显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果糖饮水对高脂饲料-STZ诱导ICR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过程中体重及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3周龄)雌雄各半,先以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3%果糖饮水喂养6周,再以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继续喂养6周。每周测定体重,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测定非空腹血糖浓度。结果雄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与高脂饲料喂养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体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体重显著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喂养6周后(注射STZ前),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注射STZ后,雄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都超过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的成模标准(11 mmol/L),且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血糖浓度又显著高于高脂饲料喂养组(P<0.05);雌性小鼠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都没有达到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的成模标准,且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与高脂饲料组间血糖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Ⅱ型糖尿病模型实验中,果糖饮水对高脂饲料致肥胖作用没有显著的改善,而对血糖浓度升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雄性小鼠最为明显,而对雌性小鼠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本研究室构建的小鼠高血压模型,研究了大蓟水煎剂对高血压小鼠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凝血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大蓟水煎剂灌胃高血压模型小鼠,可显著降低血压至近正常值;大蓟水煎剂对心、肝、肾、脾、胸腺等的脏器体重比无显著影响,但高血压组肾脏和心脏组织细胞密度增大,肾小囊显著变小,治疗组肾脏中肾小囊恢复近正常值,肾脏和心脏组织细胞密度基本恢复正常;大蓟水煎剂治疗的小鼠凝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适量的大蓟水煎剂灌胃高血压模型小鼠具有显著降压效应,对心脏和肾脏等内脏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大蓟增强凝血能力,而且与剂量成正相关性,因此用药量要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并比较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部分凝血因子的凝血时间。方法采用四通道血凝仪检测4种动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TT分别为31.72 s、47.35 s、106.34 s和35.96 s;APTT分别为17.66 s、20.49 s、20.74 s和16.27 s;FIB分别为20.45 s、18.20 s、22.81 s和21.35 s;PT分别为21.00 s、21.76 s、16.74 s和25.16 s;ICR小鼠的TT值与其他3种动物间、SD大鼠与Wistar大鼠间有显著差异(P<0.05);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PT有显著差异(P<0.05);ICR小鼠与Wistar大鼠和SD大鼠间、Wistar大鼠与SD大鼠和长爪沙鼠间的APTT差异显著(P<0.05);ICR小鼠与SD大鼠和长爪沙鼠间、SD大鼠与Wistar大鼠间、Wistar大鼠与长爪沙鼠间的FIB差异显著(P<0.05)。结论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部分凝血因子的凝血时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istribution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 in vivo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their safely clinical application. We have studied these aspects with our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PTS-MNPs) formul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magnetic induction hyperthermia media. Changes in tissue iron levels were analyzed 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PTS-MNPs to ICR mic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s were tested.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 testis, and brain were sectioned for pathological analysis. Biodistribution of iron in various body tissues changed with time but greater fraction of the injected iron localized in the liver and spleen than in other tissues. Serum showed an increase in AST and LDH fol-lowing APTS-MNPs injection. Histological analyses of selected tissues showed no obvious abnormal changes. In conclusion, APTS-MNPs did not cause continuing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thus can be safely used for in vivo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金针菇多糖的抗衰老机制.方法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金针菇多糖(FVP)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动物喂饲6周,处死小鼠,取脾组织,计算小鼠脾脏指数;测量脾脏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针菇多糖组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金针菇多糖可使衰老小鼠脾脏产生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金针菇多糖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以建立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选择5周龄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实验结束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近交系C57BL/6小鼠药物诱导后,各剂量组动物均能存活到8周,高剂量组存活率仅为20%远低于中、低组;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程度、肝组织病理改变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病理分析表明,各剂量组均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汇管区混合细胞浸润及肝脏纤维化。结论 10%四氯化碳给药8周后能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形成较稳定的肝纤维小鼠模型,为后续肝纤维化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