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义圆环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经济全球化、入关和西部大开发出发,以辩证法为指导,数学为工具,用泛系方法研究可持续发展。提出广义圆环论,建立数学模型,给出四种基本类型。以绿化植树造林工程为例。说明它在规划、预决策、管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简称“两论”)是20世纪中国学者开创的、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属当代系统科学体系的两个重要分支。概述我们对“两论”的接触认知、比较分析和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科学论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 2 1世纪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结合应用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生克论、协同论和泛系方法论 ,宏微兼顾、多层网络、跨域一体、辩证综合地研究现代管理。对管理的定义、结构、功能和管理意识 ,提出了些有别于常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4.
以宇宙中任何物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运动,特别是圆周(拓扑圆)运动极为普遍而重要的观点出发,从哲学,数理,技理(泛系观)来阐明圆环论的意义。并且举例说明其内涵、内容及数学基础,指出它在某些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系统周界的观控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泛系观控理论建立了界壳论中的系统周界的观控模型,并结合泛系风险观控分析技术将该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的风险分析中,通过对2010水平年的17组方案进行观控风险分析,将各方案的风险与比较收益(GBC)联系起来并进行了量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模型运作效果良好. 为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风险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为水文水资源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对系统周界数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真实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发展理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由相互联系的几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发展道路论、发展战略论、发展速度论和发展机制论四个大的部分,每一部分都内涵深刻,有丰富的思想,成为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自然系统有两个主要本性,即差异相辅的整体本性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本性,前为自然系统的显在本质,后为自然系统的潜在本质,两在相互渗透中发挥作用。研究自然系统的主要本质,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以至导致自然系统整体辩证论的认识,具有广泛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古代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宇宙生成模型进行研究与探讨,把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关于宇宙生成的思想梳理并展现给学界,为系统生成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宇宙生成衍化的理论模型。并在系统生成论思想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肇基化元生成模型和五运六气生成模式。不仅为系统生成论提供了一种宇宙生成演化的具化模式,对于认识中国古代五运六气理论,亦提供了一个从现代科学认识的方法与角度,有助于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思想进行碰撞与互参。  相似文献   

9.
系统发展论与过渡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系统科学已形成构成论、生成论、发展论三者互补的科学机制。系统发展论必须适应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重视自身的发展和建设。系统发展与过渡现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过渡现象研究既可对系统发展论作做出补充,又要以系统观研究过渡现象,使过渡现象研究更好地为实现系统发展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新千年经济建设的主潮流和主旋律,这里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运用系统辩证原理去研究、去探讨、以求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就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历史、未来,经济、政治、社会、优势、劣势、转化、均衡、非均衡、动态非均衡、差距、差异、协调、有偿、无偿、共偿、宗旨,阶段、模式,发展、环境、生态,转机、危机、时机等问题进行论述,试图运用系统辩证论的基本原理去认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主义发端的近现代科学哲学起初因注重科学源于经验、由逻辑加工形成 ,顺应着科技发展潮流 ,却又因对经验与理论的矛盾、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认识的片面性而走向反科学主义。后现代思潮因迷茫于传统思想的缺陷、当代科学技术引发的种种矛盾而走向对理性与科学技术本身的怀疑。信息系统识识论将科学认识视为自然信息与人的主体自信的相互作用 ,视为整体性的系统。它实际上是科学哲学各种学说通过系统思维而形成的新的综合。它是一座使人们解脱困惑跨越时代沟堑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技术哲学随方法的变迁而发展,每次研究方法的转变都带来了技术哲学的大发展。本文按照历史的和逻辑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技术哲学研究方法,经还原方法、整体方法到系统的整体方法的转向,并以芬伯格的技术哲学为例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分析。指出,系统的整体方法为技术哲学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匀速论"是一切系统客观存在的共同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纳揆 《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54-59,69
“匀速论”简而言之是系统匀速进化发展论。作为一个新概念,有其内涵和相应的结论。“匀速论”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世界及其平衡理论、现代系统论原理、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理论;有其实践依据——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观大反省和对我国经验教训的反思。“匀速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种意义将在实践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试图以“匀速论”概括可持续发展观暨科学发展观,或以此为其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明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思想。1.钱学森在创建系统科学的同时,也在探索系统科学哲学——系统论的创立。2.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具体思想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系统论的研究;命名系统论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恩主义哲学的桥梁;系统论中应包含五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适应性主体”是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的理论基石,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其理论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实体”和“关系”的关系及其后现代哲学解构传统哲学主客分离二元论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对相互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事物辩证属性的深入理解,其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推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系统学二象论初探: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念上把任一客观对象分做虚(X*)实(X)两个层次来研究,形成“二象系统”,着重就任一对象与其属性空间的所谓典型“二象系统”来讨论;通过概念的深入分析和数学描述,发现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领地;揭示出数学式中参数空间的客观实在;发现这是个以物理学中“二相”论,数学中“对偶”论,哲学中“辨证”论和东方哲学中“阴阳”论为其特例的,因此是有望统一上述多个独立、平行发展的既有分支的一门基础学科领域.本文可说只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尚待建立其理论体系,工作还很多.文末提出的若干研究方向和课题可供有兴趣的读者选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复合信息空间的决策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术界取得了如下的共识:在进行研究与开发复杂大系统时,在但要考虑各种状态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必须考虑人、组织及环境等行为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复合信息空间的理论与给出了考虑两种因素的结构化方法,包括因素分析、关系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和系统综合设计,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作为各种复杂大系统分析综合的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8.
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CST) and community 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CBPR) are distinct approaches to inquiry which share a primary commitment to holism and human emancipation, as well as common grounding in critical theory and emancipatory and pragmatic philosoph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ir intersections and complements on a historical,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n proposes a hybrid approach achieved by applying CBPR’s principl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operationalizing emancipatory practice to traditional systems thinking frameworks and practices. This hybrid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in practice with examples drawn fro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model in an action research setting with the Autistic community. Our experience of being able to actively attend to, and continuously equalize, power relations within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that otherwise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reinforcing power inequity suggests CBPR’s principl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operationalizing emancipatory practice could be useful in CST settings, and CST’s vocabulary, methods, and clarity around systems thinking concepts could be valuable to CBPR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9.
This insider action research study differentiates between developing leaders and leadership, evolves a systemic leadership model, and intervenes on the human, social and processes dimensions for developing leadership. This is a real-time study and responds to the organizational reality of fast pace of change and its systemic nature. Consequently, the research too is fast to guide actions and influence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organization. As the action research addresses a systemic reality, research and contributions are in multiple aspects, with new techniques having hug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building as well as improving practice. The study provides a structural solution to perceived lack of commitment in senior colleagues—a syndrome I acronym as HILE (High Intentions and Lukewarm Execution)–by re-designing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making time available for its effective utilization in developing leadership. A new technique of triggering major changes in organizations termed “concept sublimation” distils concept from the statements of major stakeholder and sublimates it from lower to higher unit of analysis and to higher levels of positivity. Statistical simplification of a competency framework by applying concepts from Euclidian geometry and making it effective is yet a unique contribution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study. The study adapts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in developing a method of assessing cultural congruence of a candidate with the cul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uniqueness of the study lies in bridging the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actually and systemically developing leadership in an organization and providing pragmatic insights on developing leadership while also creating knowledge for theory building.  相似文献   

20.
控制世界——哲学的新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功能研究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哲学的功能不仅是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而且应包括控制世界。认识哲学的控制世界功能,有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效果和效率,并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我们应当将控制世界范畴纳入哲学理论体系,并处理好其与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使哲学理论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