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省各地区主要作物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艺  周继良  吴明作 《河南科学》2008,26(6):676-680
结合河南省1951—2003年的气象资料及土壤需水情况,计算出河南省各地区小麦、玉米各生长期的生态需水量、缺水量.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区的小麦、玉米在生长期内都存在缺水现象:小麦缺水相对严重,最大缺水量出现在鹤壁,生长期缺水额度为584.3 mm,生长关键期缺水较严重,最大缺水量为386.2 mm;玉米生长期最大缺水量出现在三门峡,缺水额度为274.4 mm,生长关键期缺水242.5 mm.  相似文献   

2.
马琪 《青海大学学报》2000,18(5):13-16,49
对我省粮油和园艺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皖南传统聚落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景观生态的视角,对皖南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以及巷道空间、单体建筑形态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对当代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的价值及生态、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争论;是否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发展?然而从人类进步的角度讲,转基因作物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分条件下筇竹无性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筇竹无性系生长的形态可塑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自适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在土壤水梯度环境下,筇竹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变化;随着水分资源有效性的提高,其分株的高度、直径、分板长度、分枝角度、叶面积、隔离长度、隔离直径、无性系总生物量相应增加,分株密度和隔离总长度则相应减小;在水分资源有效性较低的生境中,无性系生长则选择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微生境放置分株,以克服异质性给水分吸收带来的困难,体现了筇竹无性系生长的觅食行为及趋利避害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果树害虫控制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果树主要害虫的种类,进而探讨了果树害虫的发生趋势及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果树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笔者详细分析了以生态与防护技术为主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水力负荷对滤池中蚯蚓生态生理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的水力负荷胁迫,研究和分析蚯蚓在生物滤池中的生态生理适应性,对比各工况滤池中蚯蚓和受相同自然因素影响的人工养殖蚯蚓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2.4 m3·m-2·d-1提高到6.0 m3·m-2·d-1时,滤池中蚯蚓密度和单位面积蚯蚓生物量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小,虽呈缓慢减小趋势,但基本可分别保持在1.5×104条·m-2和3 kg·m-2,滤池的环境条件较适合蚯蚓的孵化繁殖.和人工养殖蚯蚓相比,该水力负荷范围内,滤池蚯蚓呼吸旺盛,摄食、消化、排泄等生态功效发挥良好,消化率可达35.31%~41.47%,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蚯蚓消化率(17.17%~25.95%).但当水力负荷增大到6.7 m3·m-2·d-1时,滤池蚯蚓的数量和生物量减少幅度均达1/3,自身的呼吸系统功能明显减弱,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蚯蚓的正常呼吸水平,且对污泥的代谢水平受到影响.为维持蚯蚓较好的生存环境,保证滤池正常的生态功效的发挥,推荐蚯蚓生物滤池运行水力负荷不宜超过6.7 m3·m-2·d-1.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与现代居住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河南境内太行山东麓小店河村清代民居建筑群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两大特性总结其生态适应性,其目的是发掘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适应性”特征,把它运用到新时期的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水平在延续传统建筑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疆沿天山一带用早熟冬小麦复种早熟油葵一年两熟,是近年才出现的耕作制度改革。其中深入分析复种油葵的生态适应性,尤其是灌浆阶段的耐寒能力的生态适应性,是推进改制的重要问题。北疆沿天山一带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气候条件,能基本适合早熟油葵灌浆的要求,但也需要油葵能适应秋季降温快、早霜期不稳定的缺陷。经研究,油葵在日最低气温0℃以上的冷凉气候下仍能继续灌浆,能忍受-2℃左右的早霜冻,霜后转暖仍可继续灌浆成熟,表现出对本地区良好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成为油葵复种技术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东洞庭湖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对主要水环境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为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保护、健康评估及生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物种综合数量指标(重要值IV)筛选优势种表征浮游藻类群落结构,通过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从18项水质参数中提取出主要水环境因子,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研究优势种群与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从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来看,水温与溶解氧是影响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r)的主要因子;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凸出舟形藻(Mavicula prptracta)是水体有机污染的良好指示种;草鞋形波缘藻(Cymatopleura solea)喜高浓度的氨氮;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敏感,而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anceps)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出高耐受性;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其它藻类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浮游藻类喜弱碱性的水体环境。相较于以往研究,电导率并不是影响东洞庭湖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结论】东洞庭湖不同的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对环境因子有其特定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住宅节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重大.文章通过对皖南传统民居建筑与空间的生态适应性分析与研究,从民居建筑单体的空间设计与布局和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布局这两大方面分析皖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设计,以期对当代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极有价值的经验和依据,更好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藓类植物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生态适应性变化.重点阐述藓类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代谢指标,综述了藓类植物的脱水耐性和生态适应性的关系.分析表明,藓类植物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性受多方面调节和控制,对藓类植物脱水耐性的研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车骞 《科技资讯》2006,(15):100-101
对煤矿铁路装车站的基本布局方案进行了介绍,从装车方式的选择、装车牵引设备的选择、装车站的布置形式等方面,阐述了装车站布局形式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新的布置形式,预测装车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客家土楼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和材料等建筑设计方面入手,分析福建土楼的建筑光环境.选择该地区典型圆形土楼建筑——福建南靖"怀远楼"作为实验数据的采集点,采取实地测试的方法研究单体土楼的光气候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圆形土楼整体建筑的被动采光性能与居民的生活习性结合良好,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能;在居民白天活动频繁的区域的太阳直射光和反射光照度充分,利于居民活动;土楼独特的空间形式和建筑材料使得其内部光环境的亮度对比度适中,减少了眩光级的可能性,光环境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5.
16.
以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扩展了Hutchinson的n维超的生态位概念,给出了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定义,即定义生态位适宜度为生物种的现实资源位与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度。并利用几何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作物生态位适宜的一种新模型。  相似文献   

17.
几个高蛋白冬小麦品种在冀东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区的8个高蛋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试验研究了其在冀东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超优66和京农97-86两个品种单株次生根、单株干物重、分蘖成穗率、籽粒产量以及蛋白质产量均较高,成熟期适宜,抗倒性较好,适宜在冀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3个分布区蒜头果叶的解剖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境内的龙虎山、巴马、乐业三个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自然分布区的蒜头果叶片进行解剖特征研究,探讨不同分布区蒜头果的叶片解剖特征及其表现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分布区蒜头果叶片在解剖结构上差异明显,但均表现出早生植物的特征。3个分布区中,巴马样地蒜头果表现出气孔密度较大、气孔较小而数目较多,角质层厚度较大,导管数目较多等特征,说明其具有更明显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植物疫病是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由病毒和类病毒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粮食减产总量的20%。此外,病毒和类病毒疫病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经济和生态上的影响。所以.培育抗病品种,提供无毒材料是进行疫病防治的基础。深入了解每种病毒的变种或毒株的有关知识及分布是开展抗病育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校园的山地生态适应性规划理念注重顺应环境、塑造环境、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山地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同时降低维护费用,期望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型校园.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巴南校区总体规划充分发掘了山地自然环境和艺术文化的潜力,秉承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理念,通过"一轴、一环、五空间、六分区、八景点"的功能区规划,以及对总体规划、景观环境、路网构建、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生态适应性应用研究,在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校园文化的塑造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