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首先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剖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移植到MSP430F149芯片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嵌入式TCP/IP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实现途径,分析了TCP/IP协议应用于嵌入式设备的简化原因,阐述了DSP和网络控制器的主要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TCP/IP协议”方案。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终端系统能够与远程主机在局域网中顺利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3.
刘爽  云健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77-480,484
根据某引航站引航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设计了基于客户端/客户端(中转服务器)/服务器模式的实时通信软件;介绍了该通信软件的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过程及接收发送数据工作流程;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嵌入式数据库、变长链表及多线程技术实现数据通信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安全性,并给出了LoadRunner对通信软件的测试结果。实践表明,该通信软件运行可靠,传输稳定。  相似文献   

4.
温小琴  邹琴  钟娟 《科技信息》2007,2(11):64-64,62
本文首先分析了μC/OS-Ⅱ内核和普通的TCP/IP协议;然后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μC/OS-Ⅱ操作系统的特征,对TCP/IP协议进行约简;最后提出基于μC/OS-Ⅱ的TCP/IP模块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5.
程琴  胡志强  陈凤腾 《科技信息》2010,(23):I0010-I0011
远程监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结合,采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联、互通性,因此,TCP/IP协议在工业现场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先进的ARM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在嵌入式RTOS平台上实现了嵌入式TCP/IP协议。该协议简单灵活,实时性强,克服了使用单片机实现嵌入式TCP/IP作为接口电路时系统可靠性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Internet系统中TCP/IP协议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由8位和16位MCU组成的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选择的方法和功能裁剪的策略,阐述了嵌入式系统实现TCP/IP协议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协议处理的总流程.在对各协议控制字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编程和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方案和方法对嵌入式Internet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和工业应用领域中具有网络智能的单片机系统通称嵌入式Internet系统。嵌入式Internet系统一般具有独立的IP地址,其网络智能化表现在具有独立的网络芯片和内置了TCP/IP协议。通过对经典的TCP/IP协议栈的分析探讨提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解决方案成本低,性能充分满足网络通信需求,不仅适用于远程数据采集,在家居智能化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402,实现一个小型嵌入式TCP/IP协议栈.介绍系统的硬件结构和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的接口电路设计,同时对TCP/IP协议中的IP协议、ARP协议、UDP协议进行分析,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嵌入式系统网络化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指出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根据无线电台组网对TCP/IP协议栈的具体需求,从系统性能、代码空间等方面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进行了详细设计,该方案具有处理速度快,占用系统空间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片机的网络通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特网上TCP/I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在数据采集与控制领域中如何利用TCP/IP协议实现单片机网络通信有着深远的意义.提出了单片机与Internet络通信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借助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将TCP/IP协议嵌入通用单片机中,通地RTL8019AS实现智能设备和仪表在Internet网络上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1.
对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做了概要的介绍.设计中以32位 RISC 处理器为核心的 ARM 嵌入式开发板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管理,开发板中嵌有嵌入式 Web 服务器,通过 RJ 接口接入以太网.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和普通 PC 机的不同,故设计中针对于 ARM嵌入式设备上网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栈进行编写,最后对该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Linux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网络协议栈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Linux网络系统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各种常用Linux协议栈的添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Linux环境下嵌入式Web服务器协议栈S-TCP/IP的裁减方案,该方案利用Linux网络系统结构中的抽象接口和数据结构定义中的自定义结构项,对Linux中TCP/IP协议栈和IP协议进行裁减,并在Linux中添加S-TCP/IP协议栈.该嵌入式网络协议栈应用于Web服务器,实现了对Web服务器的访问.  相似文献   

13.
网络部分是纸币清分机通信系统的重要模块,通过对TCP/IP协议中的AR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和UDP协议进行分析,结合系统主芯片TMS320DM6446特性,提出了基于双核处理器TMS320DM6446与IP101A以太网控制器的网络通信硬件设计;经过试验,完成了基于TCP/IP协议的纸币清分机通信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网络部分是纸币清分机通信系统的重要模块,通过对TCP/IP协议中的AR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和UDP协议进行分析,结合系统主芯片TMS320DM6446特性,提出了基于双核处理器TMS320DM6446与IP101A以太网控制器的网络通信硬件设计;经过试验,完成了基于TCP/IP协议的纸币清分机通信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对于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有着很大的意义。主要围绕输油管道现场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处理、数据状态显示,网络信息共享等功能,提出了将32位微处理器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相结合,通过TCP/IP协议将嵌入式系统接入到Internet,实现通过互联网访问现场采集数据的廉价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LPC2214处理器和uCOS-Ⅱ操作系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传输模块,对该模块基本硬件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TCP/IP协议栈的移植方法和系统的软件结构,成功移植了TCP/IP协议栈,使得应用更为简单灵活,特别适用于远程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在不同环境中已有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标准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从OSI网络体系参考模型出发,给出一个具有较好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设计模型.通过嵌入式仿真软件SkyEye验证了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可行性,并对协议栈的设计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能够在嵌入式系统中正常工作,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8.
张大鹏 《科技信息》2009,(34):195-195,197
EI(Embedded Internett)是指把TCP/IP协议作为一种嵌入式应用,从而实现接入Internet功能的技术。本文的工作即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上编写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实现了TCP/IP协议簇的基本协议ARP、IP、ICMP和TCP。最后,在Linux平台下,用一个模拟的网络环境对实现的各个协议的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在μC/OS-II操作系统上已经可以实现基本的TCP/IP协议,通过了网络通讯测试,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采用32位微控制器ARM7为核心的,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平台,通过移植基于μC/OSⅡ系统的TCP/IP协议,实现CDMA/1x无线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案。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工作现场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装置通过此嵌入式系统平台并借助于CDMA/1x网络和Internet建立起与上位机间的TCP/IP链接,实现了远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控制。ARM7微处理器既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筛选,还作为通信控制器与无线Modem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详细分析了基于ARM7技术的远程终端硬件设计原理并介绍软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嵌入式TCP/IP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尧 《科技信息》2009,(30):I0239-I0240
从现代交通管理中以太网应用的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独立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TCP/IP实现方案,及系统通信接口电路原理,TCP/IP协议的选择及参数设置,TCP/IP通信软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讯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可以应用于多种远程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