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渊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3):110-114
文章探讨了发展区域地理学是21世纪的需要与区域地理的方法论较弱的原因,指出关键问题是树立综合观念和完善区域个性分析,发展的突破口在改变拼凑体系、按区域综合专题、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韩渊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Z1)
文章探讨了发展区域地理学是 2 1世纪的需要与区域地理的方法论较弱的原因 ,指出关键问题是树立综合观念和完善区域个性分析 ,发展的突破口在改变拼凑体系、按区域综合专题、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回顾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历程 ,通过对《中国区域地理》简要评述 ,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地理研究创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回顾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历程,通过对<中国区域地理>简要评述,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地理研究创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理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 ,它体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的层次与途径 .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 ,讨论了中国区域地理的改革问题 .加强综合分析、进行自然、经济的区域整合 ,完善中国区域地理的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重视全球化及其区域响应、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改革的主要方面 .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的水平 ,使区域地理在解决国家急需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理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体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的层次与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讨论了中国区域地理的改革问题.加强综合分析、进行自然、经济的区域整合,完善中国区域地理的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重视全球化及其区域响应、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改革的主要方面.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的水平,使区域地理在解决国家急需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7.
回顾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历程,通过对<中国区域地理>简要评述,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地理研究创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近代以来的器测数据资料,对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当前气候变化进行简单探究。从近一万年气候变化的具体历史演变过程中探究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评估人类活动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气候变化。具体地,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及深度,把握气候变化规律,为应对当前气候变化提供借鉴,且对预测未来几十年以至21世纪末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气候变化是否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前进,这种变化是否超出人类的适应能力,仅就目前已有的资料来说,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确切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区域地理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体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的层次与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讨论了中国区域地理的改革问题.加强综合分析、进行自然、经济的区域整合,完善中国区域地理的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重视全球化及其区域响应、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改革的主要方面.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的水平,使区域地理在解决国家急需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0.
郐晓寒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13(2):122-125
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方针确立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市场经济与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交叉特征。指出了理是学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地理学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学科体系进行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资源、环境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这对建立在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到区域地理的教材、教法中,作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内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措施,指出实现地理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资源、环境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这对建立在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到区域地理的教材、教法中,作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内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措施,指出实现地理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王茂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34-37
分析了非摩擦经济的特性及非摩擦经济给区位理论所带来的冲击,认为:对应于网络时代的非摩擦经济模式,由于具有个人化、虚拟社区、主流化、正反馈与反经济学、价值链重整及其他前所未闻的奇迹等特点,各区位因子基本上无空间差异,因此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合理布局的区域经济地理理论也就失去了在新经济模式中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在传统的领域仍不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茂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3):34-37
分析了非摩擦经济的特性及非摩擦经济给区位理论所带来的冲击,认为对应于网络时代的非摩擦经济模式,由于具有个人化、虚拟社区、主流化、正反馈与反经济学、价值链重整及其他前所未闻的奇迹等特点,各区位因子基本上无空间差异,因此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合理布局的区域经济地理理论也就失去了在新经济模式中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在传统的领域仍不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茂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Z1)
分析了非摩擦经济的特性及非摩擦经济给区位理论所带来的冲击 ,认为 :对应于网络时代的非摩擦经济模式 ,由于具有个人化、虚拟社区、主流化、正反馈与反经济学、价值链重整及其他前所未闻的奇迹等特点 ,各区位因子基本上无空间差异 ,因此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合理布局的区域经济地理理论也就失去了在新经济模式中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在传统的领域仍不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