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MOCCCII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结构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提出了1种基于MOCCCII(多端输出电流控制第2代电流传输器)的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一般电路模型和结构化设计理论.根据该电路模型和设计理论可以产生8种滤波器结构.每一种结构可以实现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滤波器或其中的几种滤波器.滤波器的无源元件仅有电容,没有外接电阻,且电容均接地.此外,所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最后对所引入的MOCCCII及提出的滤波器进行了PSPICE仿真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由电流传输器实现的二阶RC低通、高通、带通电流滤波器并分析电路的无源灵敏度和有源灵敏度.该电路容易级联而不需附加匹配装置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使用第二代电流传输器构成的二阶带通有源滤波器电路,它既可实现电压滤波功能,也可实现电流滤波功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端口电流控制电流传输器的混合模式二阶通用滤波器,该滤波器结构简单,仅由5个有源器件和2个接地电容构成,无须外接电阻.该电路在不改变内部电路结构的情况下能实现电压模式、电流模式、跨导模式和互阻模式滤波器,且每一种工作模式都能实现高通、低通、带通等多种滤波功能,因此电路具有通用性.文章给出了硬件电路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电路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MOCCC II(多端输出电流控制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一般电路模型和系统设计理论.根据该电路模型和系统理论可以产生8种滤波器结构,每一种结构可以实现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滤波器或其中的几种滤波器.滤波器的无源元件仅有电容,没有外接电阻,且电容均接地.此外,所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最后对所引入的MOCCC II及提出的滤波器进行了PSPICE仿真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MOCCCⅡ(多端输出电流控制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一般电路模型和系统设计理论.根据该电路模型和系统理论可以产生8种滤波器结构,每一种结构可以实现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滤波器或其中的几种滤波器.滤波器的无源元件仅有电容,没有外接电阻,且电容均接地.此外,所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最后对所引入的MOCCCⅡ及提出的滤波器进行了PSPICE仿真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7.
提出第二代电流传输器实现的二阶低通、高通、带通RC滤波电路并讨论其无源灵敏度和有源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有源滤波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第3代电流传送器(Third-Generation Current Conveyor,CCⅢ)的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系统设计方法,导出了该系统的设计公式,其电路由1个CCⅢ+和4个无源元件构成,可实现二阶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功能.各滤波电路具有很低的无源灵敏度和有源灵敏度,端口网络电路简单,电路结构固定,通过级联易生成高阶滤波电路.用PSPICE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理论正确,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第2代电流传送器的电流模式N阶滤波电路.该电路由n个电流传送器(CCII+)、3n个无源元件构成,能实现N阶低通、带通、高通滤波功能.以2阶滤波器为例分析了电路的无源、有源灵敏度,分析数据表明无源、有源灵敏度都很低.最后对该电路用Pspice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设计正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采用第2代电流传送器构成的电压模式三输入单输出通用双二阶滤波电路.该电路由2个电流传送器(CCII+/-)、3个电容、2个电阻构成,它能实现二阶低通、带通、高通、陷波、全通滤波函数,电路的无源、有源灵敏度很低.对该电路用PSPICE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设计正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结构,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可以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全通和陷波功能,不需要任何严格匹配关系,该结构中使用了6个CC器件,两个接地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结构十分简单且无源灵敏度很低。  相似文献   

12.
提出将MO-CCCDTA应用于非线性区的思想.先分析MO-CCCDTA的开环电流特性,并给出电流模式单限比较器.后给出基于MO-CCCDTA的电流模式滞回比较器.最后以此为基础,给出一个电流模式方波振荡器及其电路参数.该电路仅由2个MO-CCCDTA和1个接地电容组成,因而适宜集成,振荡频率和幅度能独立地电控调谐.计算机仿真表明电路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work, an original Sallen-Key second-order low-pass filter is first turned into a current-mode one by means of the adjoint network theorem. Two nodal admittance matrices(NAM) of the filter are then educed. Furthermore, these two matrices are expanded through NAM expansion approach, generating one current-mode Sallen-Key filter, which uses two compact voltage differenti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s(VDTAs) and two grounded capacitors, implements not only one low-pass transfer function but two band-pass transfer functions, and provides the non-interrelated control between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quality factor. As an example of the synthesized filter, a second-order VDTA filter with f_o=1 MHz, Q=1, H_(LP)=-H_(BP1)=H_(BP2)=1 is designed. The used synthesis approach has been confirmed with the help of circuit and compute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集成运放的主极点模型,首先导出了接地电容双运放模拟电感的等效导纳表达式,它表明只有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电路才能等效为一个数值为CR2的电感.以此为依据,并以经典的无源二阶带通滤波器为拓扑,用元件替换法设计了一个二阶状态可调滤波器.该滤波器不仅可实现带通滤波,而且可以实现低通滤波功能.电路仅使用两个集成运放,而且使用两个接地电容,因此电路适宜集成.计算机仿真表明,电路的工作频率高达10 MHz,Q可高达100,并正确地解释了高频情况下出现Q增强和fo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多功能有源滤波器。该电路由2个CCCⅡ±,1个OTA和2个接地电容组成,只需1个输入端,选择不同的输出端口,能够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5个滤波功能。调整CCCⅡ±以及OTA的偏置电流和电容值,能够改变特征参数,设计的电路频率可调谐并且具有很低的灵敏度。最后对实际电路,进行了PSpice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选线方法,它充分考虑了系统故障前后的不对称因素,可以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对只有两相CT的低压网络,可以直接使用,并有2/3的选线功能.  相似文献   

17.
补偿电网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了补偿电网单相经电阻接地的现象,利用消弧线圈支路阻抗变化前后的系统零序电压、第j支路零序电流及常态下不平衡电流,定义了零序电流增量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增量函数与消弧线圈支路阻抗变化前零序电压百分数和该支路电流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零序电流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判据,该判据既可用于随动式补偿系统,又可用于预调式补偿系统.研制出基于上述原理的接地选线装置,给出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及软件流程.经1年多的样机现场运行表明,该装置选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为理论框架。参照心理学及认知语言学的最新成果,从“认知连续统”的角度出发,对反语的认知机制做一尝试性的探索,发现:找到存在于心理模型中的有关某一范畴的正-反相邻连续统是理解反语的关键,它为反语中显性表达和隐性表达的定位,进而为整个反语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提供一个可以解释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测量接地电阻时通常采用的三电极法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增加辅助电流极的个数,用多电极法测量接地电阻.从三电极法出发,导出了四电极、五电极、六电极、八电极法及任意电极法测量接地电阻时电位过零点、误差补偿点的表达式,并通过计算得出了随着电流极数目的增加电位过零点和误差补偿点的位置的变化规律.以四电极、六电极法为例,用电解槽模拟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取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模暂态能量值,利用电磁暂态程序ATP建立了仿真模型,借助Matlab程序设计得到了相应的零模暂态能量值.同时综合考虑不同接地过渡电阻、不同故障距离、不同故障初相角以及间歇性接地故障等多个因素,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零模暂态能量的故障选线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不仅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且适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及间歇性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