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 ,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但是 ,经济增长却更有依赖于制度创新的态势。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需求的结果 ,但它并不消极地反应于经济的动态变化 ,而是积极作用于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管理研究》2015,(3):13-16
美国创新经济学家理查德·R·尼尔森在回顾有关"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时认为,"制度"这一术语在不同研究领域得到广泛使用,但是不同学者赋予"制度"不同的概念内涵,概念内涵的多样性难以形成对经济增长"制度"创新解释的连贯性。基于这种认识,尼尔森超越了"制度"概念,提出包含"制度"在内而又不局限于"制度"的"社会技术"概念,用来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连续性分析,打破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解释与"制度"创新解释两条进路之间的割裂,形成与经济增长"物理技术"解释相对应的"社会技术"解释,进而实现"科技-社会"两条并行、连贯并具有一定交融性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3.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观念和制度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本文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当制度创新有利于人们自由的把握经济机会时,经济增长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不仅共存,而且还存在着互动关系。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揭示这种关系。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也可以解释这种关系。鉴于我国制度创新远远滞后于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最为重要,一个是技术创新因素,一个是制度创新因素。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从根本上说,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制度创新又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就知识产权而言,它本身就是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推动一国或者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有内生于经济活动本身的,也有外生的,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解决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转型问题,关键是要从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市场扩张型驱动转变到创新驱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认为,真正的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力来源于经济内生型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提出了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内生化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从功能要素创新的角度,即知识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视角来对区域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机理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区域创新是加快与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罗默(Romer)的研发模型中引入制度因素,建立了含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因素与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是推动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持续的制度创新是创造我国又一个"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农业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来分析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制度变迁和创新。概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全面协调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走过了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到生态、社会的可持续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全面协调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要求。全面协调要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相协调。在全面协调框架下可持续发展方式必须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制度创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以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区域间要素流动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以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如何能促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利用。旧经济是以日益加强的规则化来降低人类行为的协调成本。与新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就是鼓励所有人在一切可能方向上创新的制度,与旧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是防止任何人可能在方向上偏离规则的制度。可见创新与速度是新经济的真正内涵。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与速度永远是不败的法则,由此形成全新市场交易模式、企业运作模式及获取讯息的新方式,并产生一场又一场的经济革命。这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新经济的微观制度基础,就在于把创新纳入每个企业的具体运作,在于能激励每个人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应用索洛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一圈两翼"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实证分析表明:两翼的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一小时经济圈,但总体科技进步对各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大,表明通过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未来重庆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转变目前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依靠科技进步、制度创新支撑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同时突出区县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缩小各区县之间发展的差距,实现重庆市"一圈两翼"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增长”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切经济系统追求的最优目标,也是研究"包容性增长"的理论主旨与逻辑边界的原动力所在。浅读了"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语境与政治意涵,浅析其公共政策要义,并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模型,浅述了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与改善制度环境是促进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认为:通过实施鼓励创新并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公共政策,中国正在遵循"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作用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有效促进作用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和其他制度环境,相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我国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践,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GDP平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增长.尽管如此,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7月的经济列表,我国仍旧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产业仍多困顿于价值链的低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显著的标志在于我国外贸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持、GDP增长没有知识产权的直接贡献.以下实证着重分析专利制度对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影响,选取我国的代表性行业和大企业发明专利状况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5.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驱动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需要,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共同推进的创新机制,探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下,安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是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从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体系、科技创新制度、人才发展制度及投融资制度建设着手,解决社会环境滞后问题,能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抓手的助推作用,大力推进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有鉴于此,在探讨当前阻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障碍性因素基础上,着重构建了一套涉及企业制度构建与优化、资本融资与运用、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内部要素以及社会法制环境、社会服务体系等外部要素的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发展理念是发展战略的理论出发点这一认识,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4 个阶段,对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和基础设施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拓展和结构优化过程,阐明"创新驱动发展"本质上是"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路径机制的核心是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基础机制是"人才驱动",有5 个基本趋向:深化人才战略价值导向,明晰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拓展人才要素市场化水平,调整人才结构区域布局,提升人才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济方式转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合的重新调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湖北农业经济处于关注财富增长阶段,发展方式粗放有余,集约不强,和谐不足。实现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深层次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增长的世界难题 50年来,各国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一个“经济增长率之谜”。这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这个经济增长理论的“世界难题”,现有的各种经济理论学派先后提出了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积累与专业化学习和资本+非熟练劳动+人力资本书新思想(如专利)构成的多元要素决定论;1996年发达国家依据信息社会的特征,提出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