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红桦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托盘育苗能克服普通容器育苗(塑料袋)的侧根盘绕现象,空气切根能避免容器苗底部根系盘绕,而且也能避免人工修根感染。干旱地区托盘育苗适宜选用导根类托盘。攀西地区红桦容器育苗适宜采用H250导根线类托盘空气切根育苗,其平均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叶干重分别达19.82cm、3.31mm、0.40g、0.31g和0.45g。  相似文献   

2.
蘑菇渣堆肥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蘑菇渣堆肥添加基质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油松移植容器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组合,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1年生移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蘑菇渣堆肥、珍珠岩、草炭为基质原材料,设置8种基质配方,在维持珍珠岩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以逐渐增加蘑菇渣堆肥比例的方式替代草炭,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蘑菇渣堆肥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蘑菇渣堆肥代替草炭进行油松移植容器苗培育是完全可行的,当蘑菇渣堆肥添加体积比例≤40%时,苗木在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等指标上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且苗木体内部分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基质理化性质处于育苗合适范围内,苗木质量相对较高;而当蘑菇渣堆肥比例≥50%时,基质p H由微酸性变为碱性,苗木质量下降。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推荐最佳基质配方为:35%草炭+25%珍珠岩+40%蘑菇渣堆肥。  相似文献   

3.
容器育苗问题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容器育苗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对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同时提出今后我国推广容器育苗时要因地制宜,用裸根苗造林有困难的树种或造林地才可考虑用容器苗;能用裸根苗造林的树种和林地,一般暂不考虑用容器苗;进行容器育苗时要先试验再推广。  相似文献   

4.
林业苗圃移植苗的培育工作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项目,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来保证移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此外这在培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科学的环节,例如育苗、造林、管理、伐木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和相互补充,才能提高林业苗圃移植苗培育的质量,但就目前来说,在实际的工作中,以上并不能符合标准,效果不理想,如对苗的培育方面等缺乏科学性。因此,该文对林业苗圃移植苗培育技术做出详细的论述,从苗圃的择林选地、移植苗和培育苗技术等方面出发,望对我国林业苗圃移植苗培育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强  胡彦彪 《汉中科技》2010,(3):48-48,64
论述了在半干旱地域造林成功经验是采用容器苗和选择适宜的树种。介绍了容器苗育苗技术:选好育苗地、整地作床、配制营养土、填装容器袋、播种、浇水和茁期管理;造林技术包括整地、栽植、补植、幼林抚育管护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杜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容器大苗培育的各个技术环节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采用苗床容器育大和田间容器二次育大可培育不同规格的杜松大苗,对生产单位和育苗专业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容器育苗、造林中产生的技术问题,以油松、侧柏为主要树种,从进一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注意容器苗造林的适地适树、适时进行穴内间株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
容器苗培育技术便于操作,既能提高工效,也能提高苗木质量,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桧柏为柏科常绿乔木,其抗旱抗寒能力比较强,病虫害相对较少,枝叶茂密,树型优美,是园林绿化中优良的乔木。从圃地选择、容器准备、苗木移植、苗期管理、出圃等方面介绍了桧柏移植容器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侧柏容器袋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向民  任学明 《科技信息》2009,(28):I0297-I0297
侧柏苗苗期根系发达,裸根育苗在移栽时伤根过多,影响成活率,采用容器袋育苗,相对集中,节约用种,便于精细化管理,培育苗木质量高,移栽后缓苗快。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高,生产实践中很受欢迎,易于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泡桐是我国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泡桐木是重要的出口材。随着木材供应日趋紧缺,近年来各地都想发展泡桐生产。在生产上培育泡桐苗,主要采用埋根育苗,在发展新区由于种根缺乏,往往造成苗木供不应求。采用埋根育苗虽然方法简便、成苗率高、当年可育出大苗,但苗木生活力不强,定植后易染丛枝病。采取播种育苗,不仅种源丰富、育出的苗木生活力强、定植后不易发生丛枝病,还可  相似文献   

11.
侧柏塑料大棚移植容器苗培育与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侧柏育苗手段周期长、见效慢;青石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本文介绍了采用塑料大棚进行侧柏移植容器苗培育、造林的方法和效果,该方法经济、简单、有效,值得在林业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马尾松容器育苗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作了介绍,马尾松容器育苗苗木质量高,造林效果好,成活率达98.8%,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姜文俊  牟葵 《汉中科技》2013,(3):43-43,34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干旱阳坡地域造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树种,采用容器苗,并对其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与当地气候条件类似地区以11月份栽植最有利于成活。  相似文献   

14.
国外撷英     
水稻箱苗切根装置日本群马县正在推广普及塑料箱盘方式水稻育秧法。由于这种方式培育中等大苗需要25天~30天,秧箱底下长出很多根并呈纠缠状态,在移植前有必要预先用菜刀或专用刀具切根。由于这种作业不好操作,农民希望有一种能减轻劳动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吴学奎 《甘肃科技》2014,(14):144-146
在寒旱荒漠区,通过在温室内开展针叶树种容器育苗、播种育苗、硬枝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系统总结了本区域适宜于温室快繁的树种品种、育苗基质、种子处理、播种扦插、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休眠炼苗等关键技术,为实现林木种苗工厂化快繁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国外由于木材供不应求.加上人类对森林具有保护环境的认识逐渐提高,人工造林迅速发展.传统的育苗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林业发展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容器育苗技术。而后又发展为温室容器育苗。1967年芬兰在塑料大棚种子园内培育1年生桦树苗。我国新疆农学院于1975年在塑料大棚温室采用塑料薄膜营养钵对雪岭云杉、樟子松等树种进行容器育苗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基质中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最适合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竹炭添加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叶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竹炭用量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生长和营养状况。【结果】相较于对照,其他3种用量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同时,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这体现在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根茎比相比对照显著减小。3种用量竹炭处理下,一级侧根数、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细根(直径≤1 mm)长度相较于对照都有显著增加。添加竹炭显著降低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促进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对于基质中氮元素的吸收,加快了其茎中氮的代谢活动,但对根系和茎中的碳元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促进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基本上随着其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强。综合来看,添加5%竹炭最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其苗高增加了37.84%,地径增加了17.67%,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9.56%,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3.48%,细根生物量增加了49.17%,细根长度增加了62.38%。【结论】添加竹炭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根系的建成、根系形态的优化和苗木对基质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在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竹炭,可以更好地培育优质的大叶榉树容器苗。  相似文献   

18.
湖北紫荆绿化苗木培育,是随着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对城镇园林绿化用苗品种选择要求的提高,使一些树种从山区选入城镇,因而成为留坝近两年选育的热门树种,以此给育苗者一些技术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具有抗寒、耐旱、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探讨子午岭地区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大力发展樟子松优质苗木,不但可以加快子午岭乃至西北地区造林绿化步伐,而且对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子午岭林区春季风大、夏季高温、冬季严寒等特殊气候条件下,把握好关健性技术措施是樟子松容器育苗成功的保证。该文通过对樟子松容器育苗试验,总结出子午岭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0.
闫文萍 《甘肃科技》2014,(11):139-140
总结了在甘肃张掖临泽县城市景观绿化国槐育苗技术的综合技术。经2007年至2013年近6年的摸索,在采种、苗床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培育大苗、养根、养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使国槐育苗成活率达到90%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