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省6种有代表性的油茶林分联合固氮菌的调查,研究了不同林地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分布规律,筛选出了优良的固氮菌株并对其固氮效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林分根际联合固氮菌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野生林较人工林高,山地较圃地高,青壮林较幼龄林高;根据固氮效能分析可知,从油茶林分中可分离到高效固氮菌株,高效固氮菌株在野生青壮林根内部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2.
甘蔗联合固氮菌对甘蔗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从广西不同地方、不同品种的甘蔗分离到的甘蔗联合固氮菌若干株的固氮酶活性,并将这些菌株接种甘蔗,分析接种了甘蔗联合固氮菌的甘蔗根组织的固氮酶活性,研究它们对甘蔗叶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生物研究所承担的计划课题“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中试”于1990年12月27日通过省级鉴定。其中试产品“SW—1小麦增产菌剂”以固氮解磷,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使小麦增产。在我省试验示范18.8万亩,用于15个小麦品种,对单株茎孽、单株次生根、最大茎孽数以及叶面积、叶色均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每亩穗数,每穗粒重和千粒  相似文献   

4.
细菌——植物叶际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自然界存在着三种生物固氨体系:自生固氮体系,如自生固氮菌在土壤中或培养基中独立生活时固定分子态氮;共生固氮体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时才能固定分子态氮,或者只在共生条件下才表现旺盛的固氮作用;联合固氮体系,是自生固氮体系与共生固氮体系的中间类型,固氮菌与相应联合的植物之间有较密切的相互影响,但既不同于典型的共生固氮体系,因为它不形成根瘤一样的特殊形态结构——根瘤,也不同於自生固氮体系,因为它有较大的寄主专一性,并且固氮作用比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离、纯化和固氮活性测定,筛选出了具有较高固氮活性的香椿固氮菌.  相似文献   

6.
克氏固氮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电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联合固氮菌的抗逆性,采用电融合技术,在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Klebsielaoxytoca)与抗逆性强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之间实行了原生质体融合,并从再生的融合子中筛选到多株具有特定性状的后代菌株。经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抗生素抗性、耐热性、抗菌活性、固氮活性以及淀粉酶试验等多项指标测定,数株融合子表现出双亲的耐热、抑菌、固氮等优良性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联合固氮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固氮微生物在非豆科作物上的增产作用已通过试验证实,但其增产机制是仅仅只有固氮作用,还是有生长激素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及遗传工程等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们将对联合固氮作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未来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一、筛选情况及初步结果几年来,从区内的桂北、桂东、桂中、桂南、桂西等地,共采集各种各样品384个,包括石灰岩、花岗岩、砂页岩、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成的土壤及冲积土。其中,有水田土,也有旱地土,而大部分是种植水稻的水田土,少部分是栽培甘蔗、玉米、花生、红薯、黄豆、豆角、蔬菜、剑麻、香蕉、芋头等旱地土;有少部分的岩洞堆积物和堆肥。此外还有桑树、巴蕉、竹子、芒果等作物的根系。样品用费多罗夫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出的固氮菌株,经纯化后,振荡培养72小时,用克氏定氮法测定固氮率。  相似文献   

9.
杨树根际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3个不同地点的21个杨树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系和根际的不同部位分离到151个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其中固氮酶活性高于100nmol/(瓶.h)(还原乙炔的量)的菌株有8个。杨树不同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际固氮细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有差异。对固氮活性最高的5力株(125、3、71、74和134号)进行了初下鉴定,3号和71号菌株均属贝杰林克菌属(Beijerinckia),74号菌株属德克斯氏菌属  相似文献   

10.
对三对共生固氮体系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的分析表明,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没有因大豆作物产量的提高而下降,通过施用相应的根瘤菌促其形成或加强共生固氮体系从而提高大豆作物产量,这种增产从氨基酸水平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固氮细菌─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氮细菌与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介绍了联合固氮作用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联合固氮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几种联合固氮体系(包括宿主与固氮菌两个方面).本文还注意到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已不限于禾本科植物,木本科植物的根际联合固氮作用也已被发现.  相似文献   

12.
固氮细菌—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莉华  周政贤 《贵州科学》1998,16(4):316-322
固氮细菌与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介绍了联合固氮作用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联合固氮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几种联合固氮体系(包括宿主与固氮菌两个方面)。本文还注意到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已不限于禾本科植物。木本科植物的根际联合固氮作用也已被发现。  相似文献   

13.
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研究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研究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2)喷施固氮菌肥+化肥配施;处理(3)固氮菌肥拌种;处理(4)喷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收获期调查株高、分蘖数、穗长、穗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菌肥后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效果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菌肥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土自生固氮菌的筛选及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利于滨海盐土植株生长的自生固氮菌,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海盐土为供试土壤,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富集筛选自生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玉米盆栽试验研究其固氮效能。以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从供试土壤中筛选得到菌株A2和B1,经鉴定为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固氮酶活性分别为4.63和12.66μmol·(h·m L)-1。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菌株A2和B1对玉米幼苗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B1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下植株氮含量均高于CK,其中B1菌株对玉米氮素含量增加效应最大。接种固氮菌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植株磷含量,其中B1菌株提高了36.22%,差异显著。说明B1菌株能够很好的促进滨海盐土环境下玉米对N元素和P元素的吸收,菌株B1固氮能力、竞争适应能力更强。筛选得到的2株菌固氮性能较高,具备作为生产固氮微生物肥料菌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Stephenson和Stickland首先发现了可逆性催化分子氢活化的氢酶。此后人们发现氢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细菌中。Dixon指出氢酶可能有三种功能:(1):通过氧化氢消除氧;(2)解除氢对固氮酶的抑制作用;(3)补充在循环中由于释放氢而消耗的能量。他还指出氢的氧化作用与磷酸盐的酯化相偶联。鉴于氢酶在固氮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弄清氢酶与固氮酶的相互关系对于阐明生物固氮机制将是重要的。然而以往对于氢酶的分离纯化多限于嫌气性固氮微生物,而对好气性固氮微生物的氢酶所做工作不多。为此,我们结合以往的工作,对棕色固氮菌的氢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和性质的探讨,以期逐步解决氢酶和固氮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研究生物固氮以共生固氮为重点,除了进一步发挥根瘤菌、兰藻和弗兰克放线菌的共生有效性和扩大它们的寄主范围外,发掘新的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资源是一重要方面。“联合”(association)固氮作用或“半共生”(Semisymbiotic)固氮作用首先由 Hardy 和 Holsten 提出。联合固氮是介于自生固氮和共生固氮的中间类型,固氮  相似文献   

17.
太子参土壤固氮菌与解钾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shby培养基和亚历山大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固氮菌和解钾菌,并选取固氮菌和解钾菌进行固氮、解钾作用研究,以为太子参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菌源.结果表明: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获得太子参自生固氮菌34株,解钾菌26株.选取固氮菌和解钾菌各5株,分别测定其固氮效能和解钾能力,其中以自生固氮菌ATS-2-5的固氮效能最高,达21.51mg/g;解钾能力最好的菌株为KTS-2-4,液体培养7d后水溶性钾含量为7.42mg/L.菌株培养特征、菌体形态观察、菌株生理生化反应测试并结合16SrDNA分析鉴定,将菌株ATS-2-5和KTS-2-4归属为同一个种,即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这是首次报道该菌株具有固氮、解钾作用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8.
棕色固氮菌(Azotobacser Vinelandii—230)中与固氮酶共存的氢酶属于单向吸氢的氢酶,其中以粒子态存在者约占其总活力的78%,可溶态占22%。此二态酶对冷热稳定,最适反应温度和利用多种电子受体吸氢等方面均相似,但在耐热性、温度曲线的形式及对某些电子受体的亲和性方面有些差异。乙炔、Na~+离子及氧对酶的吸氢活力有抑制作用。菌体的氢酶活力,有氨培养比无氨培养的低86%左右;大量氨培养的UW—45菌体仍有氢酶活性,但比氨耗尽的UW45菌体低55%左右。钨代替钼培养的菌体无固氮酶活性,其粗提液氢酶活性也极低。由此可见,氢酶活性与固氮酶活性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新型制剂对5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菌剂浸种可促进小白菜、菜心和生菜种子萌发、提高地上部、根系鲜干重;对芹菜根系、茼蒿地上部及冠根比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是一种好气性固氮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培养,菌体保持良好的固氮活性。然而,提纯后的固氮酶对氧十分敏感,即遇氧失活。因此在固氮菌细胞中必定存在着保护系统,目前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与氧代谢有密切关系的两种酶。本文通过对这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