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平均值、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2000-2009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进行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低、增长速度快;西部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以及西部城镇居民内部财产性收入差距是影响西部居民总体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在《物权法》中的体现,同时指出了现有的《物权法》对保障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增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物权法》的完善及对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保障作用的加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提法充分肯定了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现阶段,基于改善我国居民收入现状的现实要求,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分析研究财产性收入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1993-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武汉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证券市场发展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财产性收入不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实质是藏富与民的治国理念在当代社会的体现,是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的必然要求,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政府应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多元化拓宽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麓文从大安市2011~2013年100P农户收入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存在问题,井深入探讨如何多榘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八。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其差距存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从总量差距来看,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其中绝对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距在2014年达到最高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从结构差距来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于农村,比重差距最大时在2014年达到8.73%;从增速差距来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则缓慢;从影响因素来看,造成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因素主要有原始财产因素、主体禀赋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通过对江西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探讨,试图为江西省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群众对以实现"中国梦"为标志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党和政府对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更加坚定和明确,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分析福州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总结制约其增长的因素,并探究促进福州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路径,为进一步提高福州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消费的前提是增加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则是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以河南省为例,从微观、宏观以及制度改革完善的角度探讨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渠道途径,对于扩大后危机时代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消费者的"心里账户"认知差异,将居民收入分为主动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析了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行为和两种不同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改变消费策略时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转移性收入;城镇居民的主动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的主动性边际消费倾向,且波动更剧烈,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份额相对稳定,而农村居民主动性收入的贡献在2001年后迅速下降,转移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度逐步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消费需求,政府的民生财政支出政策应该侧重于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提高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同时应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5):107-114
农村劳动力供给优化和底层创新是农村层面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民收入结构、增收途径及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又间接反映劳动力供给和底层创新.基于此,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皖北地区2008—2014年农民增收的收入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仍超过第三产业;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组成部分看,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财产性收入、自主性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虽然较小,但其近两年的灰色关联系数已接近或超过0.8,预示着财产性收入、自主性收入将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收入分配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收入分配公正是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本文在总结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居民、企业、政府三者的收入分配不均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基础上,从历史、经济体制、政策和道德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实现收入分配公正提出了保证公民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教育支出的差距与公共教育支出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城乡居民私人教育投资与政府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差距的扩大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教育投资的增加会减小这种差距.因此,应该加强政府公共教育投资力度,促进农村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减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具有重要创新性的内容。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拓宽投资渠道、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教育支出的差距与公共教育支出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城乡居民私人教育投资与政府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差距的扩大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教育投资的增加会减小这种差距.因此,应该加强政府公共教育投资力度,促...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9年我国31省市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总收入、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五个主要因素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城镇居民收入的研究模型,并对样本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依居民收入情况聚类分析可以有效地将全国31省市区分为四类,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都有了较快发展,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仍差距悬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CFPS2018年微观家庭数据库为样本,研究了家庭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收入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发现,家庭收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家庭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对居民幸福感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贡献要大于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尽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为正,但结果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家庭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共同富裕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水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低收入居民住宅市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低收人居民是当前城市家庭中的主力军,改善这部分群体的居住水平是政府最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中低收入居民进入住宅市场的条件以及在启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房价收入比过高是制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启动中低收入居民住宅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介绍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分析了目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紧迫性,并提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消费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及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说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当期收入、持久收入等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当期消费主要由其当期收入决定,而农村居民的当期消费由它的当期收入和个人资产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