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一定曾经注意到许多动物的行为,会随着自然界昼夜节律的交替而改变.例如,当夜幕降临时,一些夜行性昆虫和蝙蝠等,就开始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而不少家禽和鸟类则纷纷归巢.从整个动物界来看,根据它们昼夜活动的习性不同,可以分成为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两大类.例如许多昆虫由于它们的复眼能检测紫外光,而且又有灵敏的嗅觉等,因而具有夜间活动的木领、啮齿类动物由于其嗅觉系统特别发达,蝙蝠则由于有回声定位系统,因而也都具有夜行的习性.绝大多数鸟类(包括鸡、鸽等),由于在它们眼睛的视网膜上对弱光起反  相似文献   

2.
迁徙鸟类的导航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鸟类对环境的感受、神经生理反应、自由基对的化学反应等多种机制.鸟类之所以能准确地找到其迁徙路线,外界信号感受与神经处理机制的共同作用至关重要.外界信号感受是迁徙鸟类对信号因子(偏振光、气味、次声波、地磁场等)的识别过程.可能存在的信号感受有视觉感受、嗅觉感受、听觉感受、地磁感受.神经机制是迁徙鸟类感受到外界信号后,传递信息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行整合分析,对迁徙方向做出准确判断的过程.已发现的神经机制有视觉神经机制、嗅觉神经机制、磁感受神经机制.尽管在外界信号感受与神经机制方面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难题,新技术与模式动物的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确切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鸟类的感官     
《大自然探索》2014,(2):36-43
正鸟类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鸟类专家将引导我们了解鸟类是如何通过它们的感官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动物对世界的感知是什么样的?1974年,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在他的论文《假如你是一只蝙蝠,你眼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中指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它们的世界。他当时选择蝙蝠来探讨这个问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动物拥有让人类惊叹不已的视力,有的能在夜晚看清周围的环境,有的能发现数千米外的猎物……它们的视力为什么这样神奇呢?一起来看看吧!自然界的动物中,有许多拥有远超过人类的某种特殊能力。它们有的拥有比我们人类更敏锐的嗅觉,有的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视力。某些动物和昆虫具有独特的视觉,它们以超级视觉能力洞悉神秘的外部世界。鸟类的四色视力在鸟类世界中,视力最好的是猛禽类。它们的视力至少比人类好8~10倍,在好的照明度下,  相似文献   

5.
郑定劲 《科学之友》2003,(12):27-28
过去,鸟类学家一直认为鸟的鼻子没有嗅觉。如今,这一观点将可能面临新的挑战。最近一项有关冠毛海雀的新研究表明,和其他动物一样,气味对鸟类来说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冠毛海雀是一种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岸及附近水域的海鸟。科学家最近发现,它们在求偶季节里会发出一种浓烈得像橘子一样的芳香气味,这种气味会吸引同类异性,这说明鸟类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喜欢早起的鸟类,还是喜欢夜间活动的鹰类。它们不仅用鸣啼声进行交流,同时也利用多种视觉信号来传递各种信息,进行互相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观鸟人不仅要学会“倾听”鸟类的语言,还要学会“看懂”它们传递的视觉信号,以探索鸟类王国鲜为人知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正新西兰独有的极度濒危鸟类——鸮(音xiāo)鹦鹉,是世界上最肥(最重)的鹦鹉,并且由于它们的体重问题,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没错,作为生活在丛林中的鸟类,它们居然不会飞!可谓是全世界最不像鹦鹉的鹦鹉了。鸮鹦鹉长着亮绿色羽毛,生活在新西兰几个无  相似文献   

8.
<正>最新的一项研究列出了100种世界上最濒危、最独特的鸟类,其中包括以尸体为食、有特别的"斩首"技巧的秃鹫,能在胸前吹出一个"气球"的军舰鸟和世界上最强壮的鹦鹉。科学研究者们总共分析了9 993种现存的鸟类,鉴定了它们亲缘物种的数量(数量越少意味着它们的演化特异性越高)以及它们在野外生存中面临的危险。以下是名单中排名前8的鸟类。  相似文献   

9.
正家猫与同类之间很少会互相喵喵叫,但它们会对人这样叫。这是为什么?在近1万年前,人类尚未驯化出家猫来,那时的猫很少会近距离地遇到自己的同类,它们之间无需用声音来交流,而是通过嗅觉辨别它们用身体摩擦树木等物体或在这些物体上撒尿留下的气味来传递信息。但人类的嗅觉远远不如猫科动物那么灵敏,  相似文献   

10.
正狗在车上兜风时收获的快乐出乎人类意料,因为狗的嗅觉系统比人类的好得多。人的鼻子内仅有500万个气味感受器,而狗鼻内是一个由多达3亿个气味感受器构成的复杂网络。此外,狗的嗅觉皮层(大脑中负责处理气味的区域)比人类嗅觉皮层面积大40倍。数量巨大的气味感受器和发达的嗅觉皮层,使狗仿佛置身于一个近乎有着无限嗅觉刺激的新奇世界。当它们把头伸出窗外时,  相似文献   

11.
陈侠 《世界科学》2005,(2):28-30
究稀有鸟类的以色列专家约西·莱西姆(YossiLeshem)除了关注鸟类穿越中东的迁徙模式之外 ,他还致力于另一个重要课题的研究。这一研究为以色列的空军每年节约超过5亿美元的武器和装备方面的费用 ,而且还挽救了许多飞行员的生命。前不久 ,《新科学家》记者就如何将迁徙中的鸟类变成可能的和平使者这个问题 ,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 :你一直喜欢在野外观察鸟类吗 ?莱西姆 :当我还小的时候 ,我母亲就经常带我徒步攀登卡梅尔山。她说她区分不出鸟的种类 ,在她眼中 ,它们和驴子没什么两样。但是那样的徒步旅行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很小的时…  相似文献   

12.
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6-56
大约1.5亿年前,一种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翼龙曾翱翔于空中。其中最大的一种是翼齿龙,其翼展超过8m,相当于一部房车那么大。也许这些庞大的空中食肉动物不怎么瞧得起另一种更小巧的会飞的爬行动物——始祖鸟。始祖鸟拥有与许多爬行类相同的牙齿和尾巴,但它的翅膀上附有一层新型的覆盖物,就是羽毛。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都一一灭绝了,始祖鸟却进化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脊椎动物——鸟类。除了有羽毛以外,鸟类与爬行动物还有另外一些不同之处。跟它们的爬行类祖先不一样,鸟类没有牙齿。另外,它们都还是温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能够调节身体内部的温度。不过鸟类与它们的爬行类祖先还是有一个关联之处:它们都有鳞片,但鸟类只有腿部长有鳞片。现在,世界上大约有9000种鸟类,你可以看到从优美的红嘴巨鸥,到不会飞行的非洲鸵鸟,各种各样。很显然,鸟类是具有惊人适应能力的高度进化的动物群体。  相似文献   

13.
爱的膏药     
多年来,人们可以通过贴膏药来帮助戒烟、预防晕船或代替其日益衰老的机体中的激素。但是现在看来膏药也可以帮助鸟类和蜂类解决它们遇到的难题——特别是鸟类。密西西比大学的生物学家Rcbccca L.Holberton正在开发一种膏药,它可以安全地释放激素以促进濒危鸟类的繁殖。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2月,北京顺义潮白河畔飞来了11只大鸟,个个1米多高,长长的脖子,黑色长而宽大的嘴,细长而暗红的腿,浑身洁白而翅膀大部分呈黑色。它们在浅水中觅食,在朔风中战栗。经专家鉴定,它们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大型涉禽——东方白鹳。 鹳与鹤都是大型涉禽,但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目”,鹳形目鸟类包括鹭、鹮和鹳,均是在水泽觅食而营巢树上,鹳科鸟类共17种,国内常见的只有白鹳和黑鹳。 白鹳是一种性情安祥而机警的鸟,欧洲白鹳(嘴为红色)专门在人类的建筑物上筑巢,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谁家来了白鹳就被视为“福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料记载:“1849年6月,俄罗斯基辅芝吉林地区出现蝗虫,鹳群以稠密的行列包围了布满蝗虫的农田,到7月,所有蝗虫便被消灭。”于  相似文献   

15.
正杜鹃(又称布谷鸟)是一种臭名昭著的鸟。杜鹃自己从不营巢,而是将自己的蛋产在画眉、柳莺等其他鸟类的巢中。杜鹃雏鸟通常比别的鸟类的雏鸟早破壳,遗传了"犯罪"基因的它们会将其养父母的亲生骨肉一个个地推出鸟巢,以便自己独霸养父母的哺育。不过,有趣的是,根据互利共生原则,杜鹃、画眉、柳莺等鸟类不仅能共生,还有"绝招"对付其他掠食者。  相似文献   

16.
鸟类最早出现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早期的鸟类与今天的大不相同,大致分为"原始基干鸟类"、"反鸟类"和"今鸟类"。这些原始鸟类是怎样生活的?它们能在蓝天中翱翔吗?  相似文献   

17.
长寿的秘密     
为什么身体大小差不多的动物 ,它们各自基因组的大小却大不相同 ?现在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许多动物的基因组大小是与它们的寿命相关的 ,至少鸟类是这样 .  脊椎动物的基因组大小 (也称C值 )大相径庭 ,小从河豚的 0 .4pg大到非洲肺鱼的 1 4 2pg.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它们体内非编码DNA数量的不同造成的 ,似乎与动物自身的复杂无关 .  鸟类的基因组大小变化范围在 2~3.8pg之间 ,也似乎与物种的身体大小无关 ,如黑头鸥的基因组就要比与其体形大小相似的雀鹰的大得多 .因此生物学家莫纳汉 (PatMonaghan)…  相似文献   

18.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19.
鸵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鸟类,不过这是一种不会飞的鸟.怪异而坚硬的脚爪补偿了它们这一缺陷,鸵鸟每小时可以奔跑70 km,而且,它们是当今鸟类中最奇特的一个品种.它们的生活充满了神奇色彩,这当然也包括"童年"生活.它们的"童年"是从蛋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许多有心的人注意到,近些年每到春夏之交,在北京城里便可以听到“割麦割谷”、“快快割谷”的清脆响亮的叫声。这是四声杜鹃在鸣唱。这久违了的叫声听起来是那么爽心说耳,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杜鹃本是常见的鸟类,它们以其独特的叫声而引人注目。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就曾有过“以布谷鸟(杜鹃)的叫声预示着春天来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