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邹红 《奇闻怪事》2007,(3):17-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信贷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而作为消费最前沿的大学生也加入了信贷消费的行列。本文主要对大学生信贷消费这一新的消费模式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让大学生了解信贷消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借此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扬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成为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及这一消费方式的形成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毛敬  高楚 《科技资讯》2024,(1):102-1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当前服装市场对防寒服的款式、面料、填充材料都有新的要求。叠加态材料作为新型防寒填充材料在纺织领域应用前景可观,但也充满了挑战,如保温性能、透气性与舒适性、轻便性与可穿戴性、抗磨损性与耐用性等。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需要确定,如生产成本的降低、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研究以及设计创新与多样性等。叠加态材料在防寒服设计领域的应用,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参考,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如何衡量城市化的可持续性成为亟需解答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黄山、池州、安庆、铜陵、芜湖5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利用MATLAB软件,得出城市可持续性指数.引入经济学弹性模型,得到可持续城市化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经济可持续性指数最高的是芜湖,安庆、铜陵处于同一水平,黄山、池州处于同一水平;芜湖社会可持续性指数最高但呈下降趋势;黄山、池州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铜陵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大幅下降;除池州、铜陵外,其他三个城市都是可持续的城市化.生态环境对城市的持续性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的主导产业、行政区划调整、人口数量的增加等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所谓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可持续消费特别强调精神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地位,强调不断提高精神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所以,可持续消费对于人类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后持续保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水平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目前,中国的可持续消费呈现既有进展又受制约的双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顺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为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需要统筹考虑生产与消费。消费由生产决定,同时它也影响和引导着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模式对生产方式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产品只有进入消费环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消费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要,对生产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成为促进生产的内在动力。因此,消费成为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消费理念的创新、消费模式的重建以及消费需求的满足成为这一可持续进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生态文明,消费是一个重要方面。出于对原有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可持续消费应运而生,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有着深厚的伦理意蕴。解读可持续消费所具有的伦理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现代家庭的消费热点正逐渐向新的领域扩展。绿色消费返朴归真在人口爆炸、生存空间日益受到威胁的时候,都市人的环保意识正在加强,由此使得一些绿色产品应运而生。随着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都市消费者的眼光盯住了从自然界获取原料的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支撑,核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废寝忘食进一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由此提出:持续发展可按“阶段式跃迁”模式推进,并同时满足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诸方面的几个基本约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人类需要改变现行的生产、消费模式及社会经济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也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它的结构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贸易结构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演进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晨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4):786-792
消费习惯是指消费主体在长期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对一定消费事物具有稳定性偏好的心理表现.消费习惯的形成与变化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显隐性影响,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民消费习惯是否随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人口集聚等发生相应的变化,是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消费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群组数据为基础,综合消费习惯形成理论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理论建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居民消费习惯形成效应较为明显,且不同消费类型的习惯形成系数存在差异.其次,不同地区受到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差异导致的居民消费习惯效应存在差异,且由于消费习惯的形成制约了居民的当期消费.  相似文献   

13.
油气地质二元论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开拓油气勘探的思路,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方法 从油气地质二元论的思想出发,论述了陆壳结晶基底的通道.块状结构、无机油气的生成和裂谷盆地的形成过程。结果 中地壳费.托合成反应形成的烃类和盆地中干酪根热解生成的烃类是油气的两种来源;大油气田在平面上受通道.块状结构控制,在剖面上受圈闭控制,即更多的油气富集在超基性岩通道上方的圈闭中。结论 油气地质二元论可成为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发展形态。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模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新能源生产为主导的源头低碳化领域。而强调生产与生活领域的节能、降耗、减排为主的过程低碳化应该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过程低碳化提倡基于公共行为理念的变革,目标是要将低碳生活方式引入大众日常行为之中,从而透过技术创新、政策调整、文化激励等措施以推动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本质是重新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观;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价值追求在现时代的新发展与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内在要求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消耗性实训教学投入大,办学成本高,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经营性实训,探索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的新路径,以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多快好省”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深刻记录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艰难探索历程;充分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鲜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这一重要战略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韶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确立“生态、环保”的指导思想;二是在景区管理上要“以人为本”;三是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地理课程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启动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课程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实施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从地理科学的视角,通过对“以人为本”再到“以人为本”到“人地协调”和“人地整合”的地理学思想的考察论证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地理学思想。从地理学的视角,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和特征是地理课程选择的依据,是地理知识转化的维度,是地理教育目的的根本指归,主张把谋求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三者统一作为地理教育的目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失衡不断加剧。当前,各国经济因内、外部失衡交织而成的各种矛盾不断地渗透,已全面融入世界生产体系的中国外向型经济中。中国外向型经济日益显现出在生态环境、贸易结构、比较优势、财富管理等方面不均衡发展的困境。在后危机时代,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失衡困境、并探寻其多元化成因,以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在世界新格局下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