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在中国长期以来的“父子型”文化模式下,女性作为文化存在,其生存是艰窘而悲惨的。鲁迅通过祥林嫂、子君、爱姑三个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女性悲剧生成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自身原因,以此来实现他对女性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由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文化价值观也千姿百态。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价值观念也必将随之改变。无论是延续至今的非洲女性割礼,还是已经销声匿迹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缠足,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属于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阉割”。  相似文献   

3.
王亚琼 《科技信息》2009,(28):383-384
《女勇士》中体现作者身兼华裔和女性双重身份,面临多方面压抑: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女性压抑;一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歧视压抑以及在中关两种文化下无从选择,缺乏归属感的压抑。压抑与反抗的情绪过程贯穿全书,作者努力追求一个全新、勇敢、自由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反抗两种文化的压制。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思想启蒙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学中涉及童养媳题材的创作比较丰富,作家们从解剖这一大众〉--j以为常的民俗入手,展开了对封建专制文化与国民劣根性的猛烈抨击,对挣扎在封建男权文化下的女性群体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反省。  相似文献   

5.
“女红”时代,剪纸对于乡村女性意义重大:剪纸承载着人们对乡村女性的民俗角色期待,是乡村女性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路径,也是她们重要的日常交流实践方式。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乡村社会转型,女性扮演的民俗角色更加多样化,她们的价值实现逐渐社会化,其社交方式也趋于信息化、电子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剪纸对于乡村女性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乡村女性剪纸的民俗角色期待逐渐弱化,剪纸不再是乡村女性的“必修课”和主要价值实现路径,剪纸带给她们的独特身体感受也趋于消失。厘清剪纸对于乡村女性的意义的嬗变,对于研究现代女性文化生态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石景艳  白光 《科技信息》2009,(21):I0167-I0167
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善于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刻画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三部剧作《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奇异的插曲》中女主人公遭遇的分析,探究男权文化对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洁的长篇小说《无字》讲述了女作家吴为母系家族三代女性的悲剧人生,揭示了男性权力意识、政治权力意识和社会上来自包括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权力对女性生命的压抑和戕害,对这多重权力包裹下的爱的神圣性进行后现代式的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8.
英国十九世纪的女性文学是在世界上最独特的民主制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同时它又在女性视力所及的范 围,表达着英国十九世纪历史文化的特征:民主,自信和对社会秩序的遵守,体现了女性文学与英国文化的互文。  相似文献   

9.
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根据赛珍诛同名小说《群芳亭》改编而成,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女性的思想状况。“五四”运动把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传到了中国。在此时代背景下,电影中的女性既有对传统的维护和尊崇的一面,又有对传统的挣脱和反叛的一面。赛珍珠以一位外国作家的笔触对中国女性的思想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为全世界的人们呈现出一个外国人看待中国文化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以西方神话为文化链接,从希腊文化的世俗性和希伯来文化的宗教理性以及以基督教为主流的中世纪人手,揭示女性在逻各斯、菲勒斯父权语境中所扮演的堕落而又罪恶的角色。但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思想家却以他独有的文化智慧颠覆和超越了基督教对女性的“敌视”,体现出一种崭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女性之善。  相似文献   

11.
当消费的意义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之时,消费文化则成为构建女性角色的重要手段.在消费文化中,"家和美"与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女性被构建成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的双重角色,并形塑着当今理想中的女性特质.消费文化是鼓励女性消费的一种文化氛围,同时也逐渐成为女性自我实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作家对现代江南市镇文化的文学书写,建构了现代江南市镇文学。此类文学中的留守女性形象系列,主要有许钦文小说《疯妇》中的双喜媳妇、许杰小说《大白纸》中的香妹、王鲁彦小说《菊英的出嫁》中的菊英母女和《屋顶下》中的阿芝婶、叶绍钧小说《倪焕之》中的金佩璋等。这些留守女性形象,除了金佩璋为有知识的新型职业女性外,其他都是传统女性,具有浓郁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3.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剧作家.他在匹兹堡系列剧中成功塑造了以露丝、伯妮斯、瑞莎和伊斯特阿姨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揭示了威尔逊的黑人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现代女士唐装的流行趋势,明清官服纹样在现代女士唐装上的运用,针对中国文化的回归现象,说明现代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初期,妇女在就业等方面正遭受着公开的性别歧视。它是传统"男尊女卑"文化和金钱本位价值取向揉合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失去强制约束的必然结果。要实现对妇女的权利保护,必须从文化、制度等方面着手,构建立体化的妇女权利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女性主义将性别的视角渗入民族议题的讨论中,使我们能够在民族、国家、阶级和性别的动态关系中讨论关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问题,这是一种有益的理论跨界,并使我们对国/族主义的某些论述保持清晰的批判,其讨论共分为三个方面:公私话语的设置导致了女性身份的暧昧不明;置身于性别利益之上的国/族话语对女性的暴力;为抵抗西方殖民或争夺对女性的控制而提倡某种落后的传统等等.  相似文献   

17.
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的经验产生,不同的经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妇女在政治文化中不同于男性的经验保证了她们的阅读不同于男性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对文本也有不同的阐释。女性主义批评推崇的"作为妇女的阅读"关注女性经验,以不同于男性的政治及文化方面的经验来诠释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因父亲缺位而凸显女性母亲的形象,但饱受摧残和压抑的黑人母亲所表现的母爱是畸形、变态和悲壮的。特殊的环境孕育了黑人女性独特的品性,特别是处在美国边缘社会的美国黑人母亲,她们以自己的忠贞和毅力传承着黑人文化,成为黑人世界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从西方文化研究入手,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布莱特,发现其身份认同困惑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父权制思想。要实现新女性的身份认同,关键在于解构男权中心的思想,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从而确立平等和谐的两性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藏族女性作家在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她们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新时期藏族女性经历的种种政治、文化冲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展现本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表现藏族女性的情感与精神方面的痛苦与困惑,完成了对本民族女性生存境遇的书写。同时,藏族女性作家以深沉的宗教情怀关照藏族女性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展现情爱救赎之路的破灭,并以寓于文本中的宗教救赎之路为藏族女性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