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中的咏叹调是歌剧音乐的主要部分,是塑造人物性格、抒发情感,推进剧情的主要手段。本文以《不幸的人生》为例,分析了子君的音乐形象及如何通过演唱把握人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风萧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在推动整部歌剧情节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笔者目前掌握的相关材料来看,无论是对本首作品在剧中故事情节发展形势,即剧中人物的演唱环境分析、角色性格分析、音乐的本体写作分析还是人物情感与音乐两者相结合的演唱分析尚需深层次的挖掘,作为女高音,笔者试图从歌剧演唱的案头工作入手,对该片段回归到整部歌剧中,从事件发展的脉络对主人公情感的心理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把握该片段的音乐元素,以便更好的塑造歌剧形象。  相似文献   

3.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迟庆龙 《科技信息》2011,(24):I0400-I0401
舞台表演是表演艺术的精髓,表演不仅能塑造艺术形象、还能够反映社会内容,表演时通过表演艺术形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一种舞台艺术,通过塑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来表现感情、反映生活。它是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既展示着演员对其表演范畴的认识水平,又作用于演员对客观表演的再认识,舞蹈演员在角色塑造中,应通过肢体动作的运动变化来塑造各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表达角色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精神风貌与气质等,使观众对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留下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正>舞台服装作为"角色包装",是角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以符合艺术形象造型法作为前提,以假定性、直观性与舞台化的形象语言作为手段,使戏剧要素在演员形体上得以体现,最终创造生动可视且渗透着戏剧性的服装形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舞台艺术  相似文献   

7.
“柳儿”是普契尼在其未竞的“天鹅之歌”——歌剧《图兰朵》中成功塑造的歌剧形象,也是闻名世界的经典歌剧形象之一。《图兰朵》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对歌剧形象的塑造,完成了柳儿歌剧人物从卑微的柔弱女子上升为生动、鲜明、感人的歌剧形象,赋予了歌剧作品长久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使该歌剧作品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中“咪咪”角色塑造为论题,通过剧本分析、形象分析、音乐分析和声音塑造四个方面来诠释这一歌剧形象的深刻内涵,希望能为女高音从业者更好的表演好这一角色提供出有益的帮助。本文认为:成否成功塑造好一个歌剧形象,理解作品的深刻程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民族歌剧在近千年以来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观众的喜爱,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文从中国民族歌剧及其演唱特点的角度,以民族歌剧《运河谣》中女主角水红莲的形象特征为出发点,从曲式结构、旋律走向、调式和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点从水红莲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中民族唱法的语言、风格等方面研究其演唱特点及演唱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出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剧作品《唐·帕斯夸莱》,是整部歌剧中最受欢迎且极为经典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深入人心,艺术价值也非常高。本文将从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两方面探讨《姑娘的秋波》这一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充分借鉴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探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日渐成熟。本文试图从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找到最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特征,用以归纳总结中国民族歌剧在音乐写法上的传神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和昌吉回族自治州联合打造、昌吉州艺术剧院编排演出的首部原创音乐剧《别失八里》,已在疆内外多地上演并亮相京沪舞台。《别失八里》融音乐、舞蹈、戏剧三位一体,调动表演、歌唱、舞蹈等叙述手段,在高新技术声光设备的支持下,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象化地呈现于舞台,极大地拓展了演员和舞台的表现力。反映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品,前沿时尚的舞台艺术,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音乐唱词,美仑美奂的舞台效果,尽在《别失八里》。  相似文献   

13.
云南壮剧的生角形象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剧种独特的角色体制,特别是在塑造生角形象时,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在音乐唱腔、语言、服饰、砌末道具等表演手段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存在着风格的多样性,具有浓郁的壮族特点,使得壮剧生角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从而使云南壮剧在祖国戏曲百花园中更加绚丽多彩,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因歌剧《弄臣》中的歌剧主题“诅咒”的戏剧发展的内在要求,曼图阿公爵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歌剧在舞台空间不断展现和发展的过程之一,要突现歌剧主题,对曼图阿公爵音乐主题的情感要求、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主题的内涵以及在歌剧主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详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它是研究这部歌剧的艺术特性不可或缺的步骤,也为揭示这部歌剧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出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歌曲《思儿》是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唱段之一,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首作品。本人多次演唱过歌曲《思儿》,也指导过不同层次学生演唱这首作品,在论述的过程中将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紧扣歌剧的相关背景,从歌曲的音乐结构、演唱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6.
戏曲演员表演创作阶段中需要通过各类技巧令作品之中的人物情感、思想、性格特点更深刻全面的展现出来,使之内心活动、感情世界能够活灵活现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这恰恰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类角色行当在表演阶段中均体现出不同特点。演唱过程中由于人物背景不同,再加上戏曲情节的转变,需要应用到不一样的演唱技巧。该文由戏曲演员演唱唱腔、运用气息、把握戏曲人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戏曲演唱过程中表演技巧的有效运用。对凸显戏曲艺术色彩,提升演员表演技巧水平,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歌剧中人物的唱腔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歌曲的演唱。它是戏剧情境中有性格、有形象、有浓郁戏剧色彩的演唱。声乐表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反映社会的意识和文化。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平时,我们可能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而没有认真的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需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本文浅析了歌剧《白毛女》选段"杨白劳"唱段的人物形象及审美特征与艺术处理。在演唱的过程中塑造出自己所理解的一个在封建地主阶级长期的压榨之下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18.
咏叹调是歌剧中一种结构完整的独唱曲体裁,它的演唱处理,取决于正确的声音形象,剧情的发展变化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豫剧中,小生有其独特的表演技巧。作为常派门生,王希玲在50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成功塑造了众多行当不同、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是当代豫剧女派小生的代表人物。本文以王希玲对小生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结合作品《春秋出个姜小白》剧目实例,对豫剧中女小生的表演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西洋歌剧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末的欧洲就早已有雏形。但是,当时这类演唱形式并无名称,人类只称呼为"用音乐表演的戏剧。"1640年以后,才简称为"作品"或戏剧音乐,两者一经混合,又成为了"音乐戏剧"后来索性称为"歌剧(opera)"。本文对中国戏剧与西洋歌剧在民族性、虚拟性、程式性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