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福蕊  李南 《科技信息》2012,(12):55-55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法人犯罪进行处罚的原则是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对犯罪的单位科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我国的法人犯罪的处罚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在法人犯罪的处罚原则上采取了混合制,有悖于法人处罚体系的统一;同时,在法人犯罪的处罚方法上刑种过于单一,对犯罪单位统一采用了罚金刑等问题。因此,完善我国法人犯罪的刑罚处罚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日益猖獗的跨国犯罪的威胁,不断制订国际公约来打击国际犯罪。我国也签署批准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因此负有通过国际立法和执法实施条约的国际义务。针对法人犯罪问题结合国际公约中法人责任的规定,评析我国立法中有关法人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体系,包括单位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责任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国际公约规定的差距以及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环境犯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猖獗,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实施的环境犯罪占绝大多数且危害严重。然而,环境犯罪刑事惩处机制长期处于低效运作状态已是环保领域和刑事司法领域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单位环境犯罪的刑法防控和抑制作用收效甚微。环境刑事立法欠缺作为造成这一低效困境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已为刑法和环境刑法学界所诟病,对此,完善环境刑事立法的理论研究已深入展开且成果颇丰,但不难发现,这些研究缺乏以单位环境犯罪治理为主要对象的针对性。本文以单位环境犯罪为主要规制对象,基于当前环境法益在刑法保护领域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环境法益保护的相关立法完善,以期严密环境法益保护法网,有力打击以单位为主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法人犯罪问题,在世界各国都经历过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在我国,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刑法学界的看法也存在分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愈来愈多事实表明法人犯罪已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由于“法人犯罪”这一课题极其强烈的现实性,使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一、通过立法确认“法人犯罪”的现实必要性本文所指的法人是经济领域中自然人以外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组织。什么是法人犯罪呢?根据刑法理论,任何犯罪行为都是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与其客观危害行为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无论从国际社会,还是从我国来看,法人犯罪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法人完全能够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应当坚持“罪刑相应”的原则,实行“两罚制”给予刑罚处罚。  相似文献   

6.
国际犯罪严重危及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将惩治国际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在国内法中加以规定和完善,可以更有效地打击国际犯罪。我国目前已将部分国际犯罪在国内立法中加以规定,但仍需增设相关国际公约中的其他罪名,进一步完善我国打击国际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7.
单位犯罪或称法人犯罪,是一种为单位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犯罪,属于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的特征。立足于我国刑法理论及关于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对“为单位谋取利益”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进行专门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中最为严重的集团犯罪,而我国刑法中对此规定不尽完善。因此,应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高量刑幅度,增设财产刑罚。  相似文献   

9.
刍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中最为严重的集团犯罪,而我国刑法中对此规定不尽完善。因此,应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高量刑幅度,增设财产刑罚。  相似文献   

10.
法人犯罪先是见诸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现在也开始为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所承认。本文阐述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并对两大法系的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做了比较研究,期望为完善我国有关单位犯罪的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时虽然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但几年的司法实践表明,单位犯罪的一系列制度,如时效制度、累犯制度、自首和立功制度立法上的缺失,已经严重地削弱了刑法的科学性,引起了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极大关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直接导致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体器官移植有关的犯罪也时有发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规定的分析,提出了旨在完善现行刑法对此类犯罪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贪污贿赂犯罪作了重大修改,完善了行贿罪的罪名体系,修正了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增设了贪污受贿犯罪的事后恢复条款,严格限制细化了行贿罪的从宽处罚条款,这些修改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但是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仍然存在完善空间,应当在扩大贿赂对象的范围、分立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废除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修改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谷芳卿  周敏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40-143
我国近期揭露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传统法人犯罪控制策略面临风险社会的严峻挑战:一是对"重刑主义"刑罚观的挑战,二是对法人犯罪中责任主体与责任分配原则的挑战。因此需要引导公众认同法律规范价值,加强行业监督与监管层级,划定法人责任与雇佣责任的范围,正视风险社会的结构品质,在风险社会的结构性困境中完善归责体系,以期取得法人良性发展与社会安全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5.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复杂的高智商犯罪,对洗钱罪的刑法调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进行了明确立法,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所以我国关于洗钱罪的刑事立法相对简单。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面对贿赂犯罪表现形式日趋多样,跨国贿赂、赃款向境外转移、贪官外逃现象日益严重的严峻局势,国际社会在立法上做出积极而迅速的反应。我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贿赂犯罪问题上也面临相同的威胁,但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却落后于国际反贿赂犯罪立法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在贿赂犯罪的范围、行为对象、刑罚种类等方面完善我国的刑法规范。  相似文献   

17.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复杂的高智商犯罪,对洗钱罪的刑法调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进行了明确立法,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所以我国关于洗钱罪的刑事立法相对简单。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梁文彩 《甘肃科技》2009,25(20):10-12,38
目前,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还不够科学,完善我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已成为刑法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受贿罪,改变目前只设立单一罪名的立法模式,针对受贿犯罪的各种不同构成情况,分别设置多个罪名。"性贿赂"应予犯罪化,将现有刑法贿赂犯罪的贿赂范围修改为"不正当好处",对于性贿赂没有必要单设罪名。  相似文献   

19.
任曦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75-175
近年来,毒品犯罪屡禁不止,使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对毒品犯罪国际国内的立法比较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毒品犯罪刑法规定,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相关规定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刑罚的根本目的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论述了应对未成年人实行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刑罚。尽管新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原则上作了特殊规定,具体操作上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