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很多时候,食蟹的风尚是与西风、赏菊等秋日意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蟹是"美味"的代名词,很多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方式来欢迎螃蟹一年一度的"回归"。这个秋天,不妨寻着螃蟹的味道,来一场寻味之旅。  相似文献   

2.
正秋风起,蟹脚肥。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在层出不穷的饮食风尚里,吃蟹,也要讲究格调,从烹法到搭配,全然不同的吃法,在各地成为美食风向标,或许满足嘴瘾的同时又能吃出几分趣味。食蟹的季节感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这本身意味着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螃蟹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食物。我们当下把吃螃蟹视为一种与换季的景色和美味相关的景象,然而对古人来  相似文献   

3.
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及当前它所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阳澄湖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同时 ,从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生态失衡及蟹疾病和性早熟等五个方面指出了当前中华绒螯蟹所面临的问题 ,以期对阳澄湖中华绒螯蟹的研究和认识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螃蟹是人们常见到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许多人都吃过螃蟹,但螃蟹食人的情况却是鲜为人知的.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大阪海域近年来就出现了杀人蟹.  相似文献   

5.
汪微 《科学之友》2010,(6):68-69
螃蟹是人们常见到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许多人都吃过螃蟹,但螃蟹食人的情况却是鲜为人知的。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大阪海域近年来就出现了杀人蟹。  相似文献   

6.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深秋,稻黄蟹肥,西北风一吹响,青黑发亮的螃蟹们像听到召唤似的,纷纷沿着大河小港向东海方向悄悄进发,俗称"九月九,蟹逃走"。此时,正是人们夜晚捕捉螃蟹的好时节。小时候,家乡的河港沟渠里,螃蟹特别多。村民爱捕蟹,其捕捉方法有网簖拦蟹、丝网捕蟹等等,但最有趣的是"守灯捉蟹"。村里的阿勇老伯是捕蟹能手,且人厚道,我和邻居常跟着阿勇去捕蟹。月黑星稠的夜晚,阿勇提着丝网、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最爱大闸蟹的当数中国人.作为一种千金难求的"超级美味",大闸蟹近年来尽管身价倍增,消费者却依然趋之若鹜.但有趣的是,同样是大闸蟹,在欧洲许多国家却被视作"可恶的入侵生物"而被恨得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8.
热词     
!针眼螃蟹从2010年开始,在网上就有帖子称,大型批发商使用针管从螃蟹的肚脐处、蟹腿的关节处向海蟹中注入一种海水和化学药水的混合物。如果注入淡水,螃蟹马上就会死;如果是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入海水,本身螃蟹体内是可以容纳部分海水存活的。另外,化学药水主要是提高螃蟹的活动能力,相当于兴奋剂类型的化学药物。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淡水中的成熟螃蟹,每年秋末冬初便集群向江海交汇处进发,去参加一生一度的“婚礼”。婚前的螃蟹身着黄装,统称黄蟹,但在旅行结婚途中,却换上了与大地相映的墨绿色婚服。有趣的是,雌雄蟹虽结伴同行,却无暇谈情说爱,只是到达入海口时,才展开角逐和交往,以完成婚配和生育。一只雌蟹一年产卵50~90万粒。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一座江苏小城低调上榜,它就是泰州,全江苏第二年轻的城市,20多年前才从扬州分离出来成为地级市。同扬州一样,泰州也是承南启北的"苏中门户"。位于长江、淮河、黄海三水交汇之处的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水波潋滟里沉浮着的是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泰州的饮食文化与"世界美食之都"扬州本是同源一脉,不论是淮扬菜还是早茶都不输扬州,特别是"一茶三点一面"的讲究,刷新了人们对江南早茶的认知。这里还有不输阳澄湖的螃蟹与中国最正宗的蟹黄汤包,"中国最大的螃蟹原产地"原来就在泰州。  相似文献   

11.
湖北洪湖市水产科研所的科技人员在多年的蟹苗繁殖生产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记下了河蟹有趣的"婚配"故事。"婚"前准备河蟹人工繁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好雄蟹和雌蟹。俗话说:"地肥能高产,好种出好苗"。金秋十月河蟹大都生长得很丰满了,这时就要开始做"新郎"、"新娘"的选择工作了,选择标准一般说来每只成蟹应在150克以上,250克为最佳。"新郎"、"新娘"选择完毕后,将它们分池饲  相似文献   

12.
正有诗云:"山中鲜果海中鳞,落索瓜茄次第陈。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苏州人对饮食格外讲究,恪守"不时不食",每个季节都有时令的好味道。春天,苏州人的家里总是少不了一道汤白汁浓的腌笃鲜,江南味十足;夏天,一碗清爽的夏令面,一盘鲜亮的响油鳝糊,便是经典的苏州吃法;秋天,满城桂花飘香,怎  相似文献   

13.
进食大忌     
赵君 《科学之友》2005,(10):75-75
菱角同时吃猪肉,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枪对枪,食后呕吐胃肠伤。羊肉滋补大有用,若遇西瓜定相撞。狗肉滋补须用心,若遇绿豆反伤身。兔肉芹菜也相忌,食后头发似被剃。鹅肉鸡蛋不同窝,一同入胃害处多。黄鳝皮蛋辨分明,不可结伴同桌行。鸡蛋糖精更相克,同食中毒身遭祸。鸡蛋若遇消炎片,同室操戈互发难。柿子红薯若同用,体内结石梆梆硬。柿子螃蟹也相背,食后腹泻人遭罪。柿子白酒更不合,食后心闷受折磨。豆腐蜂蜜若同行,味道虽好耳要聋。洋葱蜂蜜一起用,同食入胃腹胀痛。香蕉相克马铃薯,食后变成花面虎。黄瓜生熟虽可口,见了花生绕道走。萝卜…  相似文献   

14.
正image影像近日,摄影师在非洲拍到了一张奇怪的动物照片——照片上一只类似鸟类的动物竟然有4对足。专家解释说:这只"多足怪鸟"其实是非洲水雉,它主要分布在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等地区,大多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蜗牛、小螃蟹和植物种子为食。照片中这只非洲水雉的奇异外貌源于它独特的育幼方式——当感觉到危险时,幼鸟们会钻进"爸爸"怀里,"爸爸"则会趁势裹住幼鸟,将它们送往安全地。  相似文献   

15.
在沿海的沙滩上生活着一种小蟹,它的一只螯特别大。有点象小提琴,所以国外常称它为"提琴蟹"。而在国内,渔民则把它叫作"招潮蟹",因为它的习性和潮汐涨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它是在落潮期间出来活动的,这时大量的招潮蟹从洞中钻出,在海滩上四处觅食,显得非常机灵。潮水一来,它就  相似文献   

16.
在南美洲委内瑞拉沿海沼泽地区,生活着一种著名的珍禽。因为它全身羽毛红色,所以叫它“红鹦”, 红鹮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是亲属,也是长嘴长脚,以蟹、虾、鱼、贝为食。不过,红鹮最爱啄食小海蟹,而蟹体内含有叶红素,所以它羽毛是红色的。令人惊奇的是,红鹮孵出的幼乌却是灰褐色或棕黑色的,与  相似文献   

17.
做做尝尝     
姜葱炒切蟹原料:切蟹500克(约5只);姜5克,切片;葱10克,切段。制作;先把切蟹用冷水化开,一分为二,拍干粉少许,待用。锅烧油至七成,将切蟹入锅炸成金黄色。底油少许,放姜片、葱段,把炸好的切蟹放入锅内,加料酒、蚝油及汤、盐、味精、胡椒粉各少许,打欠出锅即成。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一种新发现的小螃蟹引起了宠物爱好者们的关注。这种螃蟹因为长有一对疹人发光的黄眼睛,外加略带恐怖的外表,因此被取名为吸血鬼蟹。一直以来,这种甲壳类生物的来源一直是个谜,尽管已经在交易市场存在了十年之久,直到最近,人们才发现它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河谷中。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现了一种蜗牛。这种蜗牛能够像蜥蜴一样切断尾巴躲过捕食者的追捕。尽管人们已经知道螃蟹、蚯蚓等生物也能够切断躯体部位来逃生,但这是首次确认蜗牛也有类似行为。负责这项研究的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细松前说:"在没有蛇类生存的地区,我们没有发现当地的蜗牛具有这种防御行为。人们认为,这是适应行为的特殊例证——由防御蛇类的需求进化而来。"这种蜗牛被称为"萨摩蜗牛",生活在中八相山的石恒岛和西表岛地区。细松前还研  相似文献   

20.
正在植物的"朋友圈"里,猪笼草、捕蝇草等作为食虫植物的代表,数百年来备受关注,持久不衰。那么,世界上的食虫植物多不多?在漫长的历史中,植物是如何演化出食虫(即食肉)"爱好"的?它们又是怎么捕食动物的?在学界,人们对食虫植物有哪些新的研究,又有哪些争论?食虫起源之谜贫瘠环境中为谋生计而逆袭了解食虫植物,"氮"是绕不开的绝对主角。所有的食虫植物,之所以在植物界显得很"彪悍",都是为了争取更多一些氮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