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多糖功效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确定2 000多种食用和/或药用食用菌,其中许多已经商品化生产,并已有大量关于食用菌多糖保健功效的研究报道,这些保健功效与食用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其中包括多糖.活性多糖表现出了潜在的对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癌、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学作用,人们在脂肪细胞水平、啮齿动物水平和人类水平探讨了其相关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多糖作用机制还包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其可以作为消化系统中的益生元.文中叙述了多糖在营养、功能性食品,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旨在评估多糖保健功能活性,例如一种多糖和多种混合多糖对肥胖、糖尿病、癌症和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主要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了解食用菌多糖的保健功效特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人类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二种微藻多糖与蛋白质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二种微藻(海水小球藻和紫球藻)中提取粗多糖与粗蛋白质,利用纸片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二种微藻蛋白质与多糖提取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菌和真菌活性.多糖提取物抗菌谱比蛋白质提取物抗菌谱广.海水小球藻多糖提取物对中华根霉与稻瘟病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紫球藻多糖提取物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别.二种微藻蛋白质提取物抗真菌活性比抗细菌活性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热水、螯合剂、1.0、4.0 mol/L NaOH溶剂从三棱中依次提取出三棱热水提多糖(RSB)、三棱螯合剂提多糖(RSC)、三棱稀碱提多糖(RSDA)、三棱浓碱提多糖(RSCA)4种多糖组分,并进一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活性方面对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4种多糖组分均由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木糖以及葡萄糖组成,但比例差异较大,其中葡萄糖为RSB、RSC、RSCA的主要成分,其摩尔分数分别为84.85%、78.89%、86.51%;热重分析结果表明,RSB和RSC比碱提组分RSDA和RSCA的结构更稳定。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RSC、RSDA、RSCA组分相比,RSB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有更强清除作用,最高清除率分别达到81.47%、80.80%、52.57%;免疫活性实验表明,各多糖组分均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且多糖的化学成分与热特性差异对活性有影响。研究结果为三棱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黄精多糖的抑菌和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精多糖的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实验表明:黄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白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二甲苯引起小鼠的耳肿胀,与NS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等方法制备新疆药用植物库鲁木提草的多糖,利用紫外和红外仪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法等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半叶枯斑法分析了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库鲁木提草90%醇沉除蛋白部位多糖(HNP90)的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3.6%和2.98%.红外光谱结果显示,HNP90呈现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库鲁木提草多糖样品HNP90主要含有6种单糖.抗TMV结果显示HNP90的浓度为500 mg/mL时,其对感染TMV的保护、治疗和钝化活性,与对照药利巴韦林接近,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通过对新疆特色药用植物库鲁木提草多糖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进行研究,为库鲁木提草药用植物中多糖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多糖对小白鼠红细胞内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茶叶多糖(TP)对小白鼠红细胞内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了茶叶多糖对小白鼠红细胞内SOD的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P〈0.001)。  相似文献   

7.
8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活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多糖的结构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中药材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PMP)-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主成分投影分析.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为模型测定了8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简单相关分析探究样品中各单糖之间及各单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程度,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单糖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整体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样品在主成分空间分布离散,有较好的代表性;除葡萄糖(Glc)外,各单糖之间、单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较高,单糖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4,4;多糖的单糖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猪苓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猪苓菌核中提取的一种水溶多糖和一种碱提多糖以及它们的化学修饰物进行了抑瘤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种不同溶剂提取所得糯米藤(Gonostegia hirta (BL.) Miq.)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将水提、碱提、酸提3种不同工艺流程所得多糖分别进行总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实验.结果:同一浓度下多糖的还原能力:水提>酸提>碱提;水提和碱提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结论:糯米藤多糖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揭示它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精准营养"理念的兴起促使功能活性物质运载体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果胶类多糖具有不被上消化道降解的特点,可以制备成多种载体,负载的活性物质能够在结肠部位特异性释放,可以有效提高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率.本文对果胶类多糖在功能活性物质递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果胶类多糖的凝胶化,多价阳离子交联的果胶酸盐以及果胶与其他聚合物形成的复合体系.总结了果胶类多糖pH智能响应型运载系统的构建、结构表征和活性物质释放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结肠靶位功能活性物质递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树花与茶叶同根共生,但往往被视为茶树的废弃物,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损失。茶树花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其中茶树花中的多糖成分与茶叶中含有的多糖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明显高于茶鲜叶。茶树花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肝保护、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非常宝贵的新资源食品。茶树花多糖主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出的茶树花粗多糖,一般需要经过脱蛋白、脱色、色谱柱分离等纯化工艺,得到纯净的茶树花多糖。目前,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聚焦茶树花这一新资源食品,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提取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茶树花及其多糖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术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是目前药物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多糖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特殊性已成为当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植物类多糖铁复合物和壳聚糖与钙、铁、铜、稀土元素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上。该文对多糖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工业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多糖是植物中所含活性物质中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本文综述了多糖的提取,结构和药理活性的研究,为植物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者在天麻中发现了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酚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及甾体类等。目前,在已分离的近百种化合物中,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酚类和多糖类,而对其他微量有效成分的研究较为薄弱。深入研究天麻活性成分含量与其共生菌群的相关性,对确保天麻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天麻中分离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天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体内含硒生物大分子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硒主要以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及硒酶等生物大分子形式存在,它们大多是低毒的生物活性物质.了解植物硒的分布规律、生理生化作用、测定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和含硒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中的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灵芝多糖有效成分提取及纯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洪亮 《科技信息》2009,(27):I0031-I0032
灵芝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多糖是灵芝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有效组分之一。20世纪70年代,灵芝多糖的研究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灵芝多糖提取纯化的各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树舌、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组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树舌(Ganoderma apparatus)、茯苓(poria cocos)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单糖的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认为树舌子实体和茯苓菌核经热水提取、脱色和乙醇沉淀分别得到相应多糖(树舌多糖Ga,茯苓多糖Pc)粗品,多糖粗品经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得Ga-1、Ga-2、Ga-3和Pc -1、Pc -2、Pc -3 3个级分,并应用薄板层析技术,确定树舌多糖3个级分均由葡萄糖、树胶醛糖、甘露糖、果糖及一种未知单糖组成,茯苓多糖3个级分均由葡萄糖、甘露糖、核糖及一种未知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19.
将荸荠与黑荸荠烘干磨粉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荸荠及其黑荸荠多糖,二者均由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组成,黑荸荠中D-半乳糖含量增加;通过对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发现荸荠中含有11种氨基酸,黑荸荠中含有13种氨基酸,黑荸荠中氨基酸种类增加;黑荸荠中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多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增高,主要矿物元素P、Fe、Na、Ca含量增加;功能活性物质黄酮、多酚、类黑精含量显著增加。与鲜荸荠相比,黑荸荠中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均增加,因此黑荸荠可作为荸荠的一种新的加工产品来提高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