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古代东西部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古代东西部技术转移的路径及其特征,分析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产生文化摩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消除文化摩擦的主要对策,为有效地实施技术转移,促进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切,地方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还对生态环境建设存在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时还会阻碍生态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实施与实现.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由于甘肃河西文化的滞后性和封闭性,使西部开发中林草业发展与其传统文化产生了摩擦,超越传统文化,克服陈旧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营造先进的文化环境,为林草业发展培育强劲的文化内动力,是消除林草业发展与传统文化摩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作者认为,根据“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基本原理,在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实施文化变革和技术民族化,这是在技术转移中解决文化摩擦问题的实践途径,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有利保障,作者结合中日两国技术转移的历程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网络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期发表的文章是在许多来稿中选择出来的,希望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本刊将关注"网络技术与文化关系"、"网络技术与文化摩擦"、"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观"等问题,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转移是将某种技术应用于与其起源不同的实践领域的过程。技术在转移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西南地区而言,传统文化对技术转移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考察西南地区实施技术转移的形式,分析影响技术转移的因素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摩擦,以便为有效地开发西南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展现为三个层次:技术器物的转移、技术制度的转移与技术观念的转移。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内在具备在时间上永远向前,空间上永远扩张的本质特征。由此导致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消除摩擦的策略在于弥合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裂痕,重建技术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重建人的发展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具体措施主要有三点:1.转移及引进绿色技术;2.转移及引进人性化技术;3.走技术的民族性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7.
企业网络化协作的优势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期发表的文章是在许多来稿中选择出来的 ,希望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本刊将关注“网络技术与文化关系”、“网络技术与文化摩擦”、“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观”等问题 ,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8.
黑客、黑客行为与黑客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期发表的文章是在许多来稿中选择出来的 ,希望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本刊将关注“网络技术与文化关系”、“网络技术与文化摩擦”、“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观”等问题 ,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9.
发展电子商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期发表的文章是在许多来稿中选择出来的 ,希望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本刊将关注“网络技术与文化关系”、“网络技术与文化摩擦”、“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观”等问题 ,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10.
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期发表的文章是在许多来稿中选择出来的 ,希望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本刊将关注“网络技术与文化关系”、“网络技术与文化摩擦”、“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发达国家的网络技术观”等问题 ,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对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医学方面影响颇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因而词语是承载文化最直接的工具。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职能、形象、称谓和典故往往被直接用来命名医学术语或者从中衍生出词根和词缀来构成医学术语。通过古希腊罗马神话探索医学英语术语词源的由来,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深层意义,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setting是西方文物保护界使用较频繁的专业术语,但由于东西方文化以及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异,其中文名一直以来难以准确认定。因此,有必要从英文语境以及概念凝练过程研究setting,析理其内在底蕴和含义,以探讨中文语境下的贴切译词。setting通常多与人类的主观活动相关,不仅限于表达“环境”之义,以复合名词“背景环境”作为术语setting的中文译词,可以较大程度地还原setting的多层次含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近现代化的直接肇因在于西学东渐过程中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严复作为清末民初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在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并形成了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的科学观内容,鲜明地表现出力量、知识与智慧三重维度。严复科学观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本土化实践起到了清扫观念障碍,奠定思想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方思想史上的知识理性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梳理西方思想史上知识理性发展的脉络,揭示其起源和发展的轨迹。尤其表明,知识理性如何走上西方思想文化上独尊的地位,这种地位又如何被省思和挑战,以及知识理性如何走向同人文精神相融合。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知识的转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的全面转型。科玄论战标志着国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观照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省与检讨,其旨在建构新的知识座架,并企图完成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然而由于游离了文化生成的历史语境,从而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的双重误读,并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只要社会转型没有结束,对科玄论战解读就不会结束。今天中国人又一次走到了社会转型的分岔口,重新审视科玄论战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演变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形态和标准.西方学者习惯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历史上科学存在与否的标准,并以此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科学.笔者认为,这种非历史性地以现成标准反注历史上某一区域和民族"文本"的做法并不合理.事实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形态和特征的科学.尽管古代西方科学中公理化方法和实验初具雏型,但亦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即便是在近代西方社会,牛顿力学在严格的定量实验基础上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但在其他领域并无如此鲜明特点,医学尤其如此.但人们并不因此否认古代西方科学和近代西方牛顿力学之外科学的存在.评判某一区域或民族存在科学与否,应深入考察该地区或民族把握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方式及其表现形态.古代中西医相异的发展源流与模式典型地说明了科学有无的衡量标准不是惟一的,而是历史的、多元的.本文拟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深入发掘科技史料,探索衡量古代科学的基本标准及不同地区或民族科学的特殊标准,兼论中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国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文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发展中的"序参量".国民素质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民素质,传播普及科学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作者对古今文化的内涵外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和传承中的得失,以及如何吸取东西方文化的营养,正确理解和使用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有分析、有独到见解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对抗与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8):83-85,F000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既存在着中国文化“重伦理,轻科技”价值取向,“畏天命”、“顺天命”和“自然无为”的自然观,以及科学技术应用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瓦解力,这样几个方面的对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中国文化重整体性直觉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思想模式,科学技术为中国文化提供新的“生长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原动力、支撑力与韧力等相互促进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徐光启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一生数学成就卓著.他在<几何原本>的翻译和西方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倡导等方面,虽劳神费思,最终却收效甚微.可以说,明清之际近代数学的东渐既是一种技术意义下的"工具",也是与我国固有传统文化极不相同的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一向以"他者"的眼光主导传统意义上非西方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原本是以他者来认识他者,然而在观照他者的同时,"自我"也映现其中。就传统科学文化而言,他者的眼光不仅重新审视了西方的科学理性,加速了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解构,而且促成了科学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那种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类"地方性知识",一项"实践性"活动的观点,对传统科学文化的哲学反思,应当说是有启迪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