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学界多是事先假定达尔文遵循着某种单一的科学方法,相信《物种起源》有单一的论证结构;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学者放弃了寻找《物种起源》中某种单一论证结构的努力,相信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采用了多种论证策略。根据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理论成功标准,自然选择理论是由多个理论构成的,这就决定了《物种起源》中不可能存在单一的论证逻辑。  相似文献   

2.
华莱士时常与达尔文一同出现在科学史叙事中。他独立发现自然选择原理,促成《物种起源》问世,在“达尔文革命”中坚定捍卫达尔文主义,被同行誉为达尔文“真正的骑士”。然而他在思想上并没有唯达尔文马首是瞻,而是发展出一套奇特的“灵学进化论”,努力将钱伯斯一达尔文的自然进化学说与进步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协调起来。他曾成为当时一名出色的公众意见领袖,而后却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芒一道消隐了。  相似文献   

3.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确实引用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人一味责怪达尔文。有的认为,达尔文把马尔萨斯《人口论》纳入了他的自然选择学说,马尔萨斯学说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这便是达尔文的“错误”;有的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达尔文盲目地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并以它为理论指导,解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非达尔文革命”的概念,鲍勒对“达尔文革命”的正统形象提出了质疑。鲍勒认为:达尔文主义不是19世纪进化论的主题,现代“综合理论”的产生相对独立于达尔文所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因此进化论的历史不等于达尔文主义的历史。鲍勒对进化论历史的重建表明,以“发育”模型为基础的进化论在19世纪占据统治地位,“进步”的观念是这种“非达尔文”进化论发展的线索,《物种起源》的出版并没有阻断这个发展过程。由此鲍勒重现了“进步”的观念在19世纪的连续性。对“进步”观念和进化思想之间关系的考察,不仅对于重建进化论发展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理解我们这个现代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认为,动物也有美的感觉。作为达尔文学说的基本理论,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和"美"有关的问题:动物具有和人类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的美感,而且,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的美感是人类美感的萌芽或雏形。达尔文从"健者必美,美者必健"的角度来解释审美选择的内在动因,不仅符合当代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基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研究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讨论美感的起源,而且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诸多审美现象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G.孟德尔在他的实验中证明:在杂交的情况下隐性性状保存在杂种后代中,并没有消失。这一发现对进化论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当詹金给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设置重大障碍时,它支持了达尔文学说。如果达尔文知道孟德尔对于遗传研究(后来被称作遗传学)的科学贡献,那么进化思想发展的历史将是另一种情景。  相似文献   

7.
在赫胥黎向公众宣传达尔文进化论时,他对于自然选择的态度是复杂多变的。他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状况下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策略,常常使人们误以为他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宣传自然选择。但事实上,赫胥黎终其一生都对自然选择持保留态度,怀疑它是否能够真正地产生出新的物种。他就杂交不育问题对自然选择提出了直接质疑,坚持认为它只是假说而非理论。达尔文没有解决杂交不育问题,从而也未能说服赫胥黎将自然选择作为理论接受。  相似文献   

8.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重要概念。达尔文之后,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形成了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适应主义和反适应主义。适应主义者认为,自然选择是万能的,生物的进化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获得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反适应者主义者则认为,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生物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化。鉴于适应主义的广泛影响及其在理解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澄清适应主义的含义及其形式,阐明适应主义与反适应主义在生物学和哲学两个层面的争论,并指出适应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及多元主义视角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意义重大,其影响广泛且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动摇了"神创"世界的观念,在有机界确立起了发展的观念;达尔文进化论为人类的发展观念提供了科学支撑,坚定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信念,纠正了进步发展观念的主观主义倾向;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进化论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简单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强者为王等观念,即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机械地照搬到人类社会领域,用其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学说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意义重大,其影响广泛且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动摇了"神创"世界的观念,在有机界确立起了发展的观念;达尔文进化论为人类的发展观念提供了科学支撑,坚定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信念,纠正了进步发展观念的主观主义倾向;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进化论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简单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强者为王等观念,即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机械地照搬到人类社会领域,用其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学说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华莱士与达尔文共同发现了自然选择原理并引发达尔文革命已经成为我国公众理解进化论历史的常识之一,这种理解带有辉格史色彩,在皮特.鲍勒的非达尔文革命视角下可以也值得得到重新的审视。华莱士与其他有可能成为共同发现者的生物学家一样,其思路与达尔文存在本质差异,达尔文对华莱士事件的反应主要也是出于一种学术之外的考虑。19世纪进化论的主线是斯宾塞主义而不是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独树一帜的,并且是早熟的,澄清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国外非达尔文产业的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12.
传播达尔文进化论的斗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C. Darwin,1809-1882)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以坚强的毅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专心致志的研究,写出了不朽的名著《物种起源》。他在该书明确提出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理论,解释了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他的著作曾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宗教界和哲学界,但也受到了强烈的攻击。一百多年来,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伟大意义。达尔文在他的著作发表后,由于工作和健康的原因,直接参加论战较少。因此,以英国的赫胥黎(T. Huxley,1825-1895)、德国的海克尔(E. Haeckel,1834-1910)等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学家,在逆境中勇于驳斥各种错误论点,为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曾为“神创论”和“上帝造人”等唯心主义谬论长期统治着,并且千百年来成为剥削阶级借以维护他们反动统治的一种思想根据。1809年法国的进化论者拉马克依据一切生物都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简单演变为复杂的进化原理,首先在他的《动物哲学》一书中提出人类起源于某种类人猿,这就给宗教神学一次猛烈的冲击;1859年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他长  相似文献   

14.
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正如霍登(W. Horton)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在地质学的各个时期内,乌锡尔大主教(A. Ussher)的年代学根本地被吞没了。假如有人再相信世界是在纪元前四千零四年由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出来,那就被耻笑为不懂得达尔文学说的含义了。达尔文学说在世界各国激起宗教势力的反对,是不足为奇的。如同西方一样,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也曾激起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强烈反对。然而过去人们在谈到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情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在一次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一百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遗传学家H·穆勒曾针对经过一百年的岁月达尔文理论还难以被人理解的现状发出感叹:“这一百年有没有达尔文都一样”。从某些方面说,对于“五四”运动,如果我们今天发出类似的感叹其实也不为过。我并不是要否定“五四”运动曾经发挥过的救亡作用以及在唤醒民众对民族处境审视方面的意义,我所要追问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启蒙运动的领袖们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是否真的实现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无需进行繁冗的理论论证,现实已经…  相似文献   

17.
达尔文功利主义自然选择学说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尔文的进化论范式中有五大理论,自然选择学说只是其中之一.达尔文的贡献在于用功利主义解释生物进化.其关于生物本能是利己性的,自然选择的路径、动力、方向和标准也是利己性的观点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可以被证伪的.本文提出:生物是具有利他和利己的双重本能,自然选择的动力、方向和标准是在利他和利己之间获得平衡、稳定和和谐.自然法则的工作机制是维护整体的平衡、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了题目为《一系列不幸事件》的文章:如果每次收到那种兴奋地宣布"达尔文错在哪里"以及进化到底是什么的电子邮件时,我都能得到一块钱就好了。我猜,物理学家同样穷于应付有关如何做一台永动机,或者相对论背后隐秘真相的各种意外发现等问题。因此,我对《生命新史》的问世并不特别激动。这本书的副标题声称"地球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全新发现",书中则断言"我们眼下理解地球生  相似文献   

19.
<正>有幸在达尔文曾经就读的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上了一门有关达尔文的课,这让我有机会走进这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的独特世界。出乎意料的是,达尔文年轻时在基督学院修读神学,后来他却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进化论。我们在课上讨论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读达尔文孙女写的回忆录,参观了达尔文在伦敦郊外的故居,拜谒了达尔文后代在剑桥的墓地。达尔文的故居位于伦敦东南郊外的唐恩村,是一座白色石砌  相似文献   

20.
生物是进化的。但生物究竟是如何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否是足以解释生物界一切进化现象的普遍真理?人类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是否只能局限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为我们建立的理论框架之内?围绕着这些问题,六十年代后期出现了非达尔文主义向达尔文主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