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人类的出现在有效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等快速变革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如犯罪、伤害、偏见、隐私泄露、尊严受创等伦理问题。充分应用数字人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前提是要使数字人类将人类当作目的,而非工具,归根结底要对人类做出善的行为,从而有效规避数字人类对人类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知晓数字人类需要被作为“完全道德代理人”而存在,进而将其放置于与人类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罗磊 《科学大观园》2010,(18):80-80
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的,进而使我们能够组织,理解这个世界。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3.
人类传播活动从技术角度看是人类通过媒介运用符号进行的一种文化质证行为。其中,媒介结构着人类的空间及其中的内容,影响着社会信息传递和构造的进程和方向。符号是人类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表达了传播主体的意义内涵,而文化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提供人类对信息的选择和解读原则,决定了人类的行为的规则取舍。这表明,传播本质上是人寓于具体时空的主体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使我们能够组织并理解这个世界。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5.
科研作伪行为及其辨识与防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研作伪行为及其辨识与防范樊洪业自人类把科学成果当作一种社会财富以来,求真与作伪,诚实与欺骗,就并存于科学活动之中。科学界在对各类欺骗事件表示愤慨之后,尚须退而反省,进而研究。一、科研作伪行为:定义与分类我们面对的是科学活动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表述这些...  相似文献   

6.
刘冕 《科学大观园》2009,(24):29-29
早在1974年,动物学家珍·古德尔在坦桑尼亚地区记录到了一次黑猩猩团体间发生的长达四年的冲突争斗,此乃人类首次在种群以外观察到如此明显持久的战争行为。该行为在原始人中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人类的情绪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历史回顾以及现代学者实验研究成果的借鉴,维果茨基创造性地将情绪现象置入由理智、意志等多重因素所组成的综合心理结构中,并坚持使用一元论的因果原则来对这一结构的内在机制进行说明。在这种全新的科学建构活动中,以“言语思维”为主导的人类行为成为了驱动情绪机制的终极原因,由此,在维果茨基范围广泛的心理学实践中便体现出一以贯之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8.
科技行为道德约束的困境与法德并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本身缺乏强制力的缺点决定了原本同人类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服从于道德规则的现代科技行为的道德约束陷入了困境,法律的强制力虽是一条有效的拯救之道,但其有时也会陷入僵局。法德并济才是高科技时代科技行为健康实施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进而使我们能够组织、理解这个世界。该研究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人类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运用从前的知识解决新环境下的问题。这是通过运用概念而实现的。概念是从多种看似不同而实际上互相关联的实体当中提炼出相同的本质而得出的相同本质。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交往行为的新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交往行为-网络交往行为,它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它的特点:是一种新型交往行为,呈现戏刷行为的特点,向规范调节行为转化,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研究它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和大脑的奥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二大奥秘,尤其人类大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自我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在遗传上十分接近,二者在解剖、行为、发育及生理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可怕的不是野生动物,而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如果说SARS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那其罪也不在野生动物,而在于人类自身的‘入侵’行为。”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解焱博士指出,“本来,野生动物生活在与人类相对隔绝的野外,如果人类不去侵犯它们的领地,两者就会相安无事。而事实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肆无忌惮地闯入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计后果地捕杀、贩运、吃食野生动物。因此,我们不应去责难、讨伐野生动物,而应该检讨、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13.
科学能否解释道德?从科学主义视角分析,科学与伦理有关。科学解释道德是科学认识在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一个投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确立人类的道德观念及行为。以达尔文主义和非达尔文主义为背景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科学解释伦理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的遗传进化紧密关联;道德信念可以通过生物学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能够完全单独解释道德,并且提供我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答案。科学是惟一的解释道德行为、论证正确的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来源和依据。科学可以用来解释道德,但必须明了这种解释是有限的,不可决定和代替道德。  相似文献   

14.
基因是否道出了生命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多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6):21-23,F004
遗传学思维强化了人们从个体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然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同样施加影响使基因传给我们的后代。教养和DNA一样决定着人们进化的命运,它们是指引进化路程的双重驱动力。人类有能力选择通过基因或者文化传播两种方式进行复制,这正是我们与动物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深入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日益被数据决定,数据主义日益兴起并且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数据主义强调以数据为本,在人类价值领域、认识领域以及经济和政治领域都有巨大影响,主张对万事万物进行量化分析,这种思路难以揭示事物间的真正关系、数据决策不能确保决策的道德性和准确性、对数据的神化导致人类主体客体化,其实质是背离人文主义立场。因此,从人文主义角度对数据主义进行反思与批判是重新审视人类在智能时代的主体性地位、反思人类的自由和维护人类尊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总是充满稀奇古怪的特征和行为,比如大象的长鼻子、双髻鲨两只远远相隔的眼睛以及沙丘鹤奇特而疯狂的求偶舞蹈等,但这些特征和行为都不及人类的哭泣特别。人类对于哭泣的行为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我们经常哭泣,而且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脸挂泪水的人。20世纪80年代,美  相似文献   

17.
<正>猩猩之间的这种互动方式与人类的开玩笑行为非常相似,都是通过制造惊喜、突发刺激或混淆,来达到休闲娱乐、缓解冲突和增进感情的目的。在我们的认知中,幽默和开玩笑是人类独有的社交行为。然而,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日前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令人惊奇:猩猩也会像人类一样用开玩笑的方式与同伴互动。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情感的复杂性,让我们对猩猩的社会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挑战了我们对幽默行为的传统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未来将进化成什么样?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提前对人类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是一种轻率的行为。因为科学家甚至连人类未来一千年怎样适应环境变化都无法准确预测,更别提上百万年了。但有人不这么认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彼得·沃特在《未来进化》一书中推断,人类至少还能再存在5亿年。根据过去的进化理论和目前人类发展趋势,科学家给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5种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6):60-62
膀胱、肾脏肿瘤是泌尿系极常见的两大肿瘤,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在膀胱肾脏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仍存在诸多难题和困惑有待进一步解决,如肾、膀胱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内在生物学行为规律?膀胱肿瘤高复发率原因?腹腔镜微创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学与中国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环境孕育、塑造人类。人类和环境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冲击愈来愈大,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不断发生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对环境施加不当的作用,污染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