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以龙为图腾祈福禳灾。虽然龙诞生于先民对自然的畏惧以及对勇力的神往心理,是一种虚无的象征,但时至今日,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方面。而且,这种富有神奇色彩的动物。还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菲尔·曼宁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因为欧洲也有关于龙的传说。  相似文献   

2.
95濮阳“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学术讨论会在河南濮阳举行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以及与此相关的蚌塑遗址自发现以来,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为深入探讨这批重要的史前考古遗迹的性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及濮阳市人民政...  相似文献   

3.
<正>洛杉矶"中国留学生酷刑绑架案"在当地华人社会引起剧烈反响。华人对该案件的态度也反映出中国家长在权利意识、校园霸凌、法律、教育等问题上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不同。洛杉矶当地时间2015年6月18日,3名中国留学生因校园霸凌被控酷刑折磨罪、绑架罪等6项刑事重罪。涉案学生多达12人,大部分是高中学生,其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刚满21岁。警方已逮捕  相似文献   

4.
大英博物馆设有近百个展厅,囊括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物证就静静地呆在33号展厅,其面积与古埃及、希腊等最大面积的展厅平起平坐;它不以通常的分类方法展出,而是按年代排列,让各国观众在中国古代文化物证中徜徉,纵向推进,横向比较,给好学者以提示,、给好奇者以学养。  相似文献   

5.
木木 《科学大观园》2013,(13):27-27
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辽宁省西部发现了令人震惊的飞行恐龙胃容物化石,这让我们首次确认小盗龙会将鱼类列入食谱,这一发现对了解古生物的行为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小盗龙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前的早白垩世,体长约60厘米的小盗龙身体只有鸽子那么大,并有着锋利的爪子和覆盖羽毛的四肢。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甲午战争之前,中国近代社会心理与近代建筑的相互关系,着重介绍了在西方建筑冲击下中国传统心理的变化,以及变化之下的社会心理对建筑观念的影响。通过论述说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国内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建筑形式,这些新事物又引起民社会心理的近代化,同时与传统的伦理观念、封建迷信发生了激励的冲突,造成近代初期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心理,在初步的冲突之中,近代建筑与社会心理艰难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外知名商学院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每年有3000-4000人向美国各大商学院提出申请,被录的人数仅为400人左右,录取比例为10%。这些华人包括在美国的华人,港、澳、台地区和中国内地的华人,内地可以占到200人左右,也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我国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体现在科技领域,文化对科技产品名称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文章通过运用文献查阅法、调查法先对“鲲龙”名称进行介绍,随后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产品命名现状、特别案例及其命名反思进行分析,以表明我国科技产品中国名称的命名特点及文化对其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术语汉译方法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历时的方法可以勾勒出中国术语翻译的大致框架,描述出各个历史时期译者在翻译术语(对社科术语为例)时采用的方法,分析影响译者的动机、社会、文化等因素,同时评述不同时期产生的有关术语翻译的典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科学观念转型的现实过程是受特定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及其两者的交织与纠缠支配和引领的。社会语境经历了一个"救亡保种的革命性语境-民族崛起的政治性语境-富国强民的经济性语境"的转换过程,为科学观演进提供了社会动因。文化语境主要从"内逻辑"与"外逻辑"两条路径揭示其文化动因。正是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两者的交织与纠缠,各种社会要素和文化要素的激荡与碰撞,发挥了类似发酵的效应,推动了科学观念实现转型,成就了科学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科学文化重新兴起,体现为一系列科学文化事件,科学家评价的变革是其中重要内容。八十年代对科学家的评价打破了习用的理论模式,转变到从科学家的成就和思想本身来分析并得出结论。科学家评价的变革给予了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进步以科学文化的引导,对于此后中国科学文化的演进也有奠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赖晨 《科学大观园》2012,(13):68-69
从1917年到1922年,在苏俄至少有20万在俄华人劳工,组成各种各样的部队(中国志愿军、中国军团、中国营),参加了保卫列宁、保卫苏维埃、保卫十月革命的战争。由于战争年代史料的遗失,现在已经很难完整地再现当时华人参加苏俄红军的全貌了,但从已找到的大量而零碎的史料中,我们仍然可以大概看出中国国际主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侨华人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资源宝库,他们不仅对侨居国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祖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不少华侨、华人科技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重视不够,引进、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信息网络不健全,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等等。因此,为了充分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宝贵资源 ,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出如下对策:(1)加强宣传和教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建立和完善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资源的机制。(3)加强调研,建立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信息网络。(4)优化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资源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清朝的龙旗上海某大学教授不久前发表的一番“废除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的言论,让“龙”这个字眼一夜间成了热门话题。这位教授“废龙”的主要论据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那么,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并且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动物,西方龙为何会落得如此恶名,而中国的龙又是如何演变为吉祥兽的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绵延数千年,至宋代在国家统治、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官僚制度的繁复、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取士的完善、新的士人文化的形成、政治变革的规模、水稻农业的发展、经济中心的南移、城市商业的繁荣等等,所有这些变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实为开新时代之端绪,影响之极,甚至达于近世。无怪乎海外学者称宋代为“中国的文艺复兴”(Chinese Renaissance)。  相似文献   

16.
这篇论文以20世纪上半叶科学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探索,着力探讨近代以来,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影响,论文首先是探讨近代中国社会之科学观的演变,即从科学的器物,知识层面到科学的体制,社会层面再到科学的精神,价值层面,这个过程是科学家与中国社会之互动关系的思想基础,其次论文是从一些典型事件来分析这种互动关系的科学-社会意义和科学-文化意义,即科学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思想推动到体制推动,演绎出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论文最后拟探讨科学对中国社会的深层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家族里多了两个来自中国的"萌货",这两种恐龙生活在早白垩世,介于早期和晚期阿尔瓦雷斯龙类之间。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日前,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和命名了两种新的恐龙:乌拉特半爪龙和彭氏西域爪龙。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家族里多了两个来自中国的"萌货"。它们属于兽脚类恐龙中最为奇异的一个类群——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家族,有着醒目的大爪子、短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9.
在藏族文化中。其中的水文化占有较大比重。水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的神山圣迹之间.水神则活跃在藏族民众的精神世界里。西藏除了有四座神山外,还有三个备受广大藏族同胞崇敬的圣湖:玛旁雍错湖、纳木错秋莫和羊卓雍错。这三个湖是全藏的守护神。西藏的山山有神,湖湖有龙,听藏族老人们说,雪域的每座山、每个湖,甚至每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之初是中国问鼎诺贝尔奖的最佳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最高荣誉奖,代表着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自设立以来,已有数位养籍华人获此殊荣,但中国却尚未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该文指出,中国有优良的科学教育传统,尤其在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因此,21世纪之初将是中国问鼎诺贝尔奖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