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序分子膜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序分子膜优良的润滑性能使其在解决摩擦学问题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论述了有关Langmuir-Blodgett(LB)膜、自组装(SA)膜和分子沉积(MD)膜在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介绍了3种有序分子膜各自的特点及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目前对LB膜的研究最广泛,对SA膜和MD膜的研究起步较晚,并对它们性能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有序分子膜在纳米摩擦学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有序分子膜优良的润滑性能使其在解决摩擦学问题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论述了有关Langmuir Blodgett(LB)膜、自组装 (SA)膜和分子沉积 (MD)膜在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介绍了 3种有序分子膜各自的特点及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目前对LB膜的研究最广泛 ,对SA膜和MD膜的研究起步较晚 ,并对它们性能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同时对有序分子膜在纳米摩擦学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LB(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是一项有近70多年历史的技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一直较慢,近10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显示出LB膜技术在纳米材料应用方面的优越性。LB膜分子间具有规整的排列和各向异性,可以实现能量转移及电子转移。通过LB膜技术可以控制分子尺度;设计成膜技术可以组装分子可以组装分子取向,进行有序分子组装,得到大面积单分子层。SA(Self-Assembly)膜技术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构造理想界面的方便手段,由于得到的膜具有传统LB膜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是一类自发形成的、有序致密的、薄膜体系,当今已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金属或非金属的腐蚀防护与表面修饰等方面体现出无限的研究价值.在归纳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腐蚀防护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简括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机能及组装过程,重点论述和总结了SAMs在特殊物体表面的最新应用情况以...  相似文献   

5.
自组装单层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组装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是通过有机分子反应活性头基与固体界面之间自发反应形成的稳定、有序、紧密堆积的超薄膜结构.近年来,通过界面自组装在固体表面形成超薄层有机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非线形化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分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自组装单层膜的制备、特点、类型、机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组装手段,将3种不同链长的N-烷基-2-巯基乙酰胺分子(HSCH2CONH(CH2)nCH3,n=6,11,17)组装于多晶金(Au)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接触角测量值表明,SAMs具有与长链硫醇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相近的润湿性和致密性.循环伏安和阻抗测量表明,SAMs的缺陷随分子链长的增加而降低,界面电荷传输阻力亦随分子链长的增加而增加,界面氧化还原反应随着链长的增加逐渐转化为完全的动力学控制过程.SAMs有效阻隔了溶液离子、电子等的跨膜输运.  相似文献   

7.
自组装技术(SA)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构造化学界面的简便手段,在生物传感器、润滑、金属防腐、催化、刻蚀、分子器件、非线形光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20年来界面化学与材料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的表征是SA研究的重要内容,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是表征SAMs的有效手段.但是,关于在水溶液中制备羧基硫醇SAMs以及EIS测试条件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以KCl为支持电解质,以[Fe(CN)6]3-/4为探针离子,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 7.0)中制备的巯基丙酸SAMs修饰金电极(MPA SAMs/Au)进行了EIS表征,探讨了溶剂以及浸泡时间对MPA SAMs的影响,研究结果对SAMs的制备与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缺陷及修饰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及组装方法,缺陷产生的机理、表征方法,以及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缺陷的修饰方法.自组装单分子膜可分为单层膜和多层膜.单层膜主要指以共价键和离子键为驱动力形成的,多层膜的组装方法主要是分子沉积(MD)技术和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自组装膜的缺陷对其具有的特殊性能有影响,分子的倒伏造成了膜的缺陷,其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基片表面的化学组成与化学性质和成膜分子自身性质起决定作用;优化成膜反应条件,可有效地控制膜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自组装膜(SAMs)由于结合了LB膜的分子有序性和化学吸附的稳定性,再加上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制备相对容易等特点,使其成为传感膜具有独特优势,在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由于金表面无自然氧化膜,稳定性好,而且与二硫化合物或硫醇形成的自组装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以金-硫体系为基础的自组装体系往往成为研究的首选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金表面上制备 L-半胱氨酸(L-Cys)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但是,我们发现,不同自组装溶液对SAMs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利用偏振模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对分别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醋酸盐缓冲溶液(ABS )以及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制备的 L-Cys SAMs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溶液中制备 L-Cys SAMs的最佳酸度条件不同,在ABS中为pH 5.0,在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为pH 6.0,而在PBS中 L-Cys SAM s的表面密度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就所研究的3种溶液而言,在优化条件下,在ABS中制备的 L-Cys SAM s的表面密度最大,因而其表面结构最完美.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备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碳化钒(VC)纳米薄膜, 研究温度对VC薄膜的微观结构、 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并分析其内在关系. 结果表明, 沉积温度升高对VC薄膜的相结构和摩擦系数影响较小, 有利于降低薄膜中的应力和粗糙度, 可提高薄膜的硬度.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含有缩酮保护基团的共聚物聚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1.4-二噁螺环[4,4]壬烷-2-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pDDMA/DNMMA,并用Langmuir技术构建了单层和多层纳米超薄膜,用表面压(π)和静态弹性模量(Es)随平均重复单元面积(A)的变化研究了聚合物在气/液界面上的表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pDDMA/DNMMA能在水面上紧密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取向规整的Langmuir分子膜,其单层膜的厚度为1.6nm;分子的主链平躺在水面上,分子的侧链基团以与水面呈62°夹角向上伸展。与π-A曲线相比,Es—A曲线能更清楚直观地反映单分子层在挤压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Es-π曲线的研究为优化拉膜工艺条件提供了可靠依据。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定的表面压下,可单层、多层均匀的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规整有序层状结构的LB膜。  相似文献   

13.
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在生物膜模拟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迎菊  盛永丽  马玉翔 《山东科学》2004,17(4):14-17,21
Langmuir—Blodgett(LB)膜是一种分子有序排列的超薄膜,这种膜技术是物理、电子学、化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的研究领域,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对LB膜在生物膜、生物矿化的化学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真空蒸发沉积方法在Al2O3衬底上生长CuPc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多种测试手段表征薄膜的结构,研究不同沉积速率、不同膜厚和衬底温度对CuPc薄膜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Pc薄膜的晶粒尺寸随沉积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薄膜越厚,结晶度越高,CuPc薄膜退火温度约为250℃时发生相变,由原来的亚稳态α-CuPc晶型结构转变为稳定的β-CuPc晶型结构.
  相似文献   

16.
17.
简述了LB多层分子膜制备装置的结构组成以及计算机控制方法,叙述了多层CdAA2LB分子膜的制备及其结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8.
立方晶系的氮化硼(C-BN)具有极好的硬度、绝缘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注目。本文介绍在10~(-1)Pa的氮气氛中,用电子束蒸发硼,再进行离子化,制得氮化硼薄膜。经电子显微镜衍射图分析及与块状材料相比,其晶格距离极为一致,本文还分析了薄膜形成过程中基板温度、真空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LB膜诱导下草酸钙晶体生长的SEM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的Langmiur-Blodgett膜(简称LB膜)作为模板诱导草酸钙晶体的生长,进而模拟生物体内尿结石的形成和抑制。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磷脂DPPC的L膜诱导过饱和溶液中生长的草酸钙晶体的密度增加、尺寸增大。但很小(π=1mN/m)时,几科没有草酸钙晶体,随着膜压增大,草酸钙晶体的密度增加、尺寸增大。但当膜压增加到35mN/m时,晶体却特别稀少。结论:作为模板的DPPC的LB膜的膜压不同时,可以诱导生成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密度和尺寸的CaC2O4晶体。LB膜中DPPC分了间的距离与CaC2O4晶体的结构相匹配是CaC2O4晶体定向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