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演化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创新从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演化为国家行为时,创新越来需要一种体制的支撑。国家创体系就是支撑国家创新的体制,国家创新体系既是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进一步推进这种一体化的杠杆,在逻辑上,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长期演化的产物,它经历了技术主义的创新模式,市场驱动创的模式和技术驱动与市场拉动创新模式等发展阶段。一个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克服市场失灵,防范政府失灵和缓解系统失灵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虚拟技术”在“三个世界”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8):10-11,17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几种对虚拟技术的主要定义,认为: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可以用来认识和把握技术的涵义,虚拟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存在形态,其本身不是虚拟的,它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具有物理实体的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建构虚拟场域的技术中介手段。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虚拟技术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创新活动与计算机产业的进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计算机产业进化的角度对创新活动的内部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类创造和真创造是创新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 ,在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 ,市场需求、市场结构、组织发展的多元化策略以及行业进入也和创新活动密切相关 ,是计算机产业进化模式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技园的网络本质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功的大学科技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是,它具有“关系的”、“结构的”、“无中心的”和“开放的”特性,并成为可扩展性的创新网络。一旦大学科技园发展成为创新网络,就能够通过其网络效应、组织协同和“互利共生”机制.推动企业的孵化和成长,增加创新型企业的收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最好的“栖息地”。在重新审视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政府和市场、技术和资本、企业与网络组织的关系的基础上,把这些关系放在体制构架中来理解,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应坚持政府建设网络通路、网络富集创新要素和资本追逐高新技术的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5.
1引言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为主要内容,它既是一种产品,又是一种过程.作为产品,它是企业内外环境的一种信息,经过采集、加工而增值,并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作为一种过程,它是生产上述信息并使之运用于企业竞争的整个过程.竞争情报网站是竞争情报理念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随着Internet的发展开始发挥重要作用.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它是收集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等方面情报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Internet信息庞杂、数量巨大,因此有必要对Internet上的竞争情报源进行分析研究,掌握获取竞争情报的技巧和方法,使各种竞争情报资讯为己所用,能够及时捕捉和利用网上商机.  相似文献   

6.
虚拟管理是伴随网络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管理理念。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对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组织对智力载体(人)的管理出现了新的趋势——人力资源虚拟管理。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变革为历史背景,阐述了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实质和特点,探讨了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技术构筑的网络文化,带来了社会文化交流方式频度、广度、深度和自由度的全新变化,它既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在创造、效率、平等和个性等方面的进化,也伴随着网络霸权、色情文化、虚假信息、网络依赖的出现而消解着传统的理性文化;趋利避害,方能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技术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发展 ,并日益产生巨大影响。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上述各个领域的传统因素 ,也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各国的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也都受到来自网络文化的很大冲击。因此 ,如何在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 ,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技术发展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施文化创新 ,形成与网络技术相适应的网络文化 ,促进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此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 (STS…  相似文献   

9.
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出现前虚拟自我已经存在,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是其进一步演化。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可分为依赖网络环境的虚拟自我和自主的虚拟自我。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具有二重性,能带来对人们所缺乏事物的心灵补偿,成为新的健康人格诉求途径,促进对自我价值的全面理解;同时也会带来青少年沉迷网络和成年人自我认同危机等社会问题。重塑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的虚拟自我,需要理性自觉和道德自觉,也需要社会教育和舆论导向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从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东北现象“及其与创新价值流动的关系入手,提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主导产业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抢占创新制高点,获得周期流动的创新价值;通过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R&D活动,加快创新速度;通过创新一体化获得向产品高端流动的创新价值;通过产业一体化获得向分工和服务端流动的创新价值等消除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中的“东北现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经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已形成了巨大反差,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已具备条件.本文在分析国内网络业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新思想,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克隆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伦理观念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如何对待、甚至解决这些冲突,是应用伦理学界应该关注的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在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面前,人们应该利用伦理观念对它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不是仅仅以传统伦理观念为借口对技术加以太多的限制.在历史上,在伦理观念与技术之间各种激烈的论争面前,往往是前者做出了最终的让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伦理框架应该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对口支援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过程;其次,对科技对口支援的定义、主体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我国科技对口支援的现行运行机制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提出了科技对口支援的新模式,即基于受援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网络互动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科技融入经济系统的主要方式及其发展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关联程度,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发挥巨大经济功能主要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是指科技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物化、渗透和影响等途径应用于社会生产。方能起到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和潜在的;而后者是指科技直接作为经济社会的企业、产业和经济部门即科技企业、科技产业和科技经济部门,具有直接生产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科技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其经济效益是直接的和显在的。这两种方式具有紧密相联、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其间接方式不断地向直接方式转化,使其直接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和表现的形态越来越多,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发挥其巨大经济功能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解读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对他的技术定义、技术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发展的方式等提出疑问,其目的是要将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论"技术人工物"的三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的中介手段和过程,"技术人工物"是在技术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生成的.它具有三重属性:物理结构性,社会功能性,技术过程性.技术人工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三重属性来源于人类的存在方式,即人以改变自然创建人工自然的方式生存,而每一个具体的"技术人工物"的产生,又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也使大学对企业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依赖。学院科学对企业的经济依赖和角色依赖,将会引发资金效应、利益冲突和大学的企业式管理等后果;将会妨害人们对可靠知识的追求;并将最终威胁科学事业的可信性。对企业资助及其附加条款进行审查、制定利益冲突政策和认清学院科学的使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认知术语学与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科学学、信息技术科学密切相关。术语学家认为,认知术语学的产生得益于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语言学土壤。它从问世之初就沿用了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在新的研究范式下,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研究主要遵循外延主义、人本中心主义、新功能主义和阐释主义等原则。扩张主义主张以跨学科的视角审视术语研究,主张不同学科相互交融,即坚持术语研究要秉持多学科主义的理念。俄罗斯认知术语学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态势,为心理学、逻辑学、科学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语言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范式主张研究术语的认知、交际、民族和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顿首倡的科学人文主义,在西方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在中国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快速演进,其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萨顿的核心思想,既克服了科学主义的缺点,又超越了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狭隘性。具有开放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的中国特色,从而是“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它对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实践,对促进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