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运输结合部系统管理的内耗与混沌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输单位或部门为完成特定功能进行共同管理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交通运输结合部亦称界壳群部位 ,尤其是多种运输方式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交通枢纽部位已成为管理的重点。运输部门间、企业间的“周边结合部”相互间接口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影响了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 ,加强多个运输子系统构成的界壳的界壳群的管理理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各部门、各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关系越来越多 ,但同时各种并行关系、各种利益冲突时常出现并呈现出多变的合作效果 .这些问题概括成一种交通运输结合部现象 ,本文借助于物理 -事理 -人理系统方法、协同学、综合集成及虚拟企业的方法从系统和管理上进行探讨解决的方法 .从而使得交通运输结合部处的信息集成与运输企业结构重组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成品油应急调运是应对各类灾害应急物资保障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影响成品油应急调运效率的主要因素。按照运输方式将成品油应急调运划分为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四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成品油应急调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石油集团成品油应急调运活动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发现:在成品油应急调运过程中,石油企业提升保障输油管道安全的能力,可以有效增加管道运输速率;石油企业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加强与铁路部门、水路部门的沟通协调,可以有效提升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效率;采用以上三个应急调运策略,可以大幅度提升成品油应急调运能力.此外,通过提升公路运输速率,无法显著增强成品油应急调运能力,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社会系统作为耗散结构系统,必须不断地从自然中获得“负熵流”实现其不断有序化。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熵”的流动形成了两者“共序”及“偏序”的发展状态.人类社会与自然经历了“低度偏序”——“低度共序”——“高度偏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社会走向不可持续的发展历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共序”,真正发挥社会系统耗散结构的特点,在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共同有序中实现良性循环,使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当前高校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必须以系统辩证的思维把握和协调几对关系: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输入与自产生的关系、流动与稳定的关系、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协调性评价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慧峰 《系统工程》2014,(1):133-138
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只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才能获得共同发展。运用协同理论及系统协调分析方法建立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1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度综合评价及协调发展趋势分析,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析法建立系统协调度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其不同的动态行为:稳定、周期、混沌,最后给出系统协调度的模拟与预测步骤,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趋势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之间协调度在不断上升,且二者之间整体协调发展趋势大致朝协调度稳定状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铁路运输高新技术装备社会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铁路运输特点,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对社会的贡献、对行业的贡献、安全以及人文环境六方面研究了铁路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品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建立评价模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我国生产的铁路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品——“蓝箭”动车组、“大白鲨”动车组以及韶山9型电力机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蓝箭”动车组的社会效益明显好于其他另外两个产品。  相似文献   

8.
以实现服务供应链系统参与主体价值共创行为协调为出发点,构建包含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点.研究发现,当三方均选择“合作”策略且获得的净收益比选择“欺骗”策略获得净收益大时,价值共创行为逐渐向“完全协调”状态演化.研究还发现,提高参与主体“欺骗”策略的惩罚力度和调整各参与主体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或协调成本分担系数至平均系数水平,能分别使价值共创行为从“完全不协调”和“不完全协调”状态向“完全协调”状态不断演化,实现多重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9.
孙琦  周磊山  乐逸祥  吴晓东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5):3595-3598,3608
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和协调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输领域研究的热点。该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确定到解系统各部分的合理配置关系。在对既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车站系统能力协调方法的不足,定义了系统能力,提出了到解系统动态能力协调分析方法,并建立了仿真系统。通过考察连续单位时间系统能力的负荷程度,得出了反映系统动态能力协调水平的量化协调度,以该协调度判别系统是否处于不协调状态。通过多次仿真运行,统计仿真时间内到解系统各作业单元配置方案下不协调状态的次数,并据以详细分析各方案的优劣,找出其中最合理的方案,为车站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其中,中西文化的既冲突又协调的关系,正是文化这一大系统下的两个“负阴抱阳,独立不改”的重要子系统。它们在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背景的华裔卓越科学家身上体现得尤其鲜明和具体。本文首次以杨振宁为范例,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门具体的实证研究,指出:在对待中西文化的关系上,杨振宁深受中国文化重整体、致中和的影响。具体地说,对待中国文化,他在吸收中批判;对待西方文化,他在批判中吸收。基于中西元素既冲突又协调的具体的实证分析,本文生动有力地诠释了杨振宁“从不只一层意义上说,我是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共同的产物”这一结论,或者说是中国文化气质与西方科学精神二者的美妙结合成就了杨振宁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星座协同自主任务规划是卫星自主化管理与控制技术中的重要一环。首先,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星座协同迭代优化策略, 星座内各星作为独立智能体通过“接收”“更新”“发布”的三阶段协作行为共同参与对整体任务方案的协调寻优。其次, 在该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协同进化算法, 通过分布于不同卫星的多个亚种群在信息交互中并行进化以持续优化各星方案组合。最后, 在S698PM嵌入式开发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与贪婪算法、集中式遗传算法以及CPLEX的对比测试, 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恶劣通信环境下与大规模问题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测算2011—2018年产学研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第一,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空间分异显著。第二,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关关系,但空间相关性较低,空间关联有待加强,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之间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与“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特征。第三,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核密度曲线经历了“向左——向右”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反映出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城市交通、物流、生态综合发展的复杂系统研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等城市化问题;这类问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类问题不存在一般意义的最优解,更不存在唯一的最优解。因此,基于复杂系统的思想,讨论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如何利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系统等新方法和理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并行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技术。寻求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等城市化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研究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VMI协调机制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姬小利  王宁生 《系统工程》2004,22(11):24-28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作为一种基于供应链集成管理思想的新型库存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双边际效应”和“长鞭效应”。协调机制设计是VMI研究的新热点。分别分析不合作、集中控制及纯VMI(不包含协调机制设计)三种供应链结构下的库存补充数量最优解及各方的收益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VMI供应链下的数量折扣契约协调机制设计;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重新设计了当销售价格为不对称信息时的VMI数量折扣契约设计问题。通过实例仿真,说明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各方收益变化情况及其对整个系统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区域港口集疏运系统资源整合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了反映集疏运资源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调控系统的关键参数并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集疏运资源整合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措施。研究发现,区域港口集疏运系统首先应选择正确的资源要素制定对应的资源整合措施,其次应把握适当的资源整合程度。对曹妃甸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应首先选择铁路运输子系统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建设地方铁路整合设施资源以完善区域铁路运输网络,通过成立区域铁路运输协调部门整合组织资源以解决跨局运输问题,以此改善系统的运力结构,促进系统的稳定运行;若首先对码头装卸子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度不当会加剧当前运力结构失调对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区域港口集疏运系统资源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中把握关键要素与环节。  相似文献   

16.
关于系统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森教授对系统科学及其基础科学——系统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系统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本文仅就系统学方面的几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系统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苏联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是复杂系统。苏联学者在专著《系统学基础》中以及等在专著《系统学问题》中首次用到“系统学”一词时,都在该词后面加上括号,内注“复杂系统理论”。院士认为,系统学是关于复杂系统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在东北地区的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建立了德惠、柳河、大安、海伦和昌图等5个研究示范基地。对5个基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系统协调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图6,表3,参10。  相似文献   

18.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剑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6):721-728,735
人类对资源的使用量急剧扩张,已经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以低能耗、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低碳时代供应链管理值得重点关注的几个重要方向:“碳排放”成本在供应链上的分布与科学度量;低碳供应链的生产与运输模式选择与优化;不同回收和再制造模式下,低碳供应链的运作优化;考虑顾客选择行为的低碳供应链的运作优化,引入碳交易市场的供应链运作优化;低碳供应链的能源供给与生产运作的协调与优化;以及低碳供应链上不同利益主体间运作的协调与优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和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执行为讨论基础,以“不断探索和改善”为指导原则,提出具有不可分和不可知特性的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和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施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城乡一体化五个方面构建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ESTDA),测度和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关系和演进特征。研究表明:从时序看,中国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空间联系不断增强;从空间看,中国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空间演进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或空间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