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科技》2009,(4):57-57
为提高广大科技企业对自主创新政策的知晓率,帮助企业运用政策工具积极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3月10日下午,浦东新区科委在浦东科学会堂召开了“自主创新政策”宣讲会。来自区内的60多家科技企业代表参加政策宣讲会,其中包括近20家“忙里抽闲”的重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林本初携新区科委各业务处室负责人,详细讲解自主创新政策的内容与申请办法,并与企业代表做面对面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2.
进入“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全省科技工作也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部分地区在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着当地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破解的就是“政策落实难”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国家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后,为早日实现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开启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创新政策”马仁不让地成为了报春的布谷鸟,其中,“企业研发费用可实行150%加计扣除”的政策,更因“宣传之热烈”,格外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2006年1月4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推出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2006年4月21日,在全市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大会上,有关部门先期整体推出了20项配套政策。随着这20项配套政策的出台,“1+n”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体系的框架显现在人们面前。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配套政策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的针对性。“一号文件”发布后,各部门以“抓落实、重创新、讲实效”作为制定配套政策的指导思想。“抓落…  相似文献   

5.
杨庆振 《今日科技》2008,(10):14-14
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杭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用税收杠杆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若干配套政策》,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以及《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有关财务税收政策及相应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咨询政策、准备文件、奔波与各个科技职能部门之间,这几乎是每家科技型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缩影。如何能够真正的为科技型企业分忧?浦东新区科委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为企业“一条龙”地提供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下称“36条”配套政策)公布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在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6月3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张忠伟就结合国家60条政策主线,推进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对“36条”配套政策出台背景作分析,对政策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36条”——显示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决心首先要介绍“36条”配套政策出台的相关背景:今年1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四…  相似文献   

8.
俞崇武 《华东科技》2009,(12):14-15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一门式服务通气会”上得知,随着上海瞄准新一轮经济发展大幕的拉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将成为上海各项事业的核心和重心;政府各部门将先后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进和实施,现有的科技创新政策重点扶持和鼓励的方向也将向“产业化”一段倾斜。  相似文献   

9.
2014今年以来,芜湖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省科技创新“1+6”政策出台之后,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六项措施,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10.
科技“小巨人”是上海举全市之力倾力扶持打造的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工程, 几年下来,颇有收获。然而,一味地去宣传、夸耀这些收获和成果显然没有更多的意义,对我们而言,自主创新、科技创业,科学地发展,其使命才刚刚开始履行,后面还有太多太多的路要走; 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科技“小巨人工程”折射出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政策的需求,以及现行政策在应对企业这些需求时所有的一些不足和缺失,为今后一个阶段的政策调整、制定和执行提供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蓝本。  相似文献   

11.
政策导向     
《苏南科技开发》2006,(6):11-12
近百项创新政策实施细则年内出台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有关负责人不久前透露,针对《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今年年内我国将陆续出台99项实施细则,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悉,这些政策涉及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这次科技创新十大政策的出台,使我国在促进科技创新上登上了新的政策高地,形成了我国比较完备、比较系统的加快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框架。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必将加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及早加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合肥科技》2006,(5):4-4
随着我市《合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台,到2010年,我市将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华东科技》2005,(10):20-23
将上海的“小巨人工程”提出的对某些现行政策的挑战,放大到整个长三角区域,同样,我们会发现,整个长三角区域在对科技性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上存在着一些共性不足: 1.科技发展尚未摆脱“跟踪”和“模仿”的阴影,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和鼓励尚显不足。20世纪末以来,由于客观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距离,长三角的科技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06,(6):12-12
较之以往出台的一些法规政策,这次“36条”的政策显得很实在,对于企业来说不再是“虚无缥缈”,它“摸得着、看得见”,对于企业来说是切实可行的。如今,上海各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36条”配套政策实施细则,这是与国家政策实现系统性对接的重要后续工作。这项细化工作将细之又细,最终具体到“每个窗口的操作流程”。这次出台36条配套政策与科技“18条”成果转化政策条本身不冲突、不矛盾,不能说因为“36条”的出台,“18条”就取消了,不需要执行了。“36条”是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政策,“36条”涵盖了“18条”的大部分内容。“36条”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之一就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中明确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将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义乌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推动“两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梯队。义乌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扣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出台“1+X”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阐述、专章部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浙江省委、省政府突出创新制胜工作导向,启动实施“315”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强化创新要素支持、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企业培育四个方面,谋划科技创新的政策,全力保障“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水平,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2023年浙江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土法介绍了今年浙江出台的科技政策礼包。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新近出台。深圳市对科技企业再发“政策红包”!  相似文献   

20.
继“一号文件”出台3个多月后,2006年4月,深圳又推出了由20个政府部门拟订的20项配套政策,总计340条,约4.6万字,从经济、法律、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诠释“一号文件”。实际上,“1+N”政策体系正是深圳十几年创新经验的总结。“1+N”式创新政策的立足点在于,力求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