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97年,美国作家马克·杰肯斯参加了征服北极之巅的探险活动,下面是他的记述。探险队由五个人组成:英格玛·奥逊,瑞典旅行家兼导游;拉斯·奥根伊,瑞典评估师:彼德·郝尔佐格,奥地利滑雪教练;黑吉·巴德斯,挪威旅行家;最后还有我——一美国作家。我们的目标是北极圈内的最高峰贡比约恩峰,它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岛格陵兰岛上。这座海拔3700米的山峰曾三次被英国和丹麦的探险队征服,但还不曾有瑞典人、挪威人、奥地利人或美国人登上去。英格玛是我们的召集人,是他首先将一份1935年的探险资料寄给了我。我们准备了食物、…  相似文献   

2.
<正>冰天雪地无法阻止斯堪的纳维亚人享受户外活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半岛西北部为挪威领土,东部则为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原义“黑暗之地”,是挪威北部居民对自己身处的极寒之地的称呼。这里的冬天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严酷得多,其中部分地区一天中黑夜长达20小时,气温低得令人难以忍受。然而,这里的人在漫长的冬天却过着无比轻松有趣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自然信息     
麻风研究的一些进展自1873年挪威学者A.Hansen发现麻风杆菌以来,人们不遗余力地与麻风病斗争,虽然已经找到了某些治疗方法,但仍不能得到控制,近年来在麻风研究中又取得了一些进展。实验动物自1960年第一个麻风杆菌培养系问世后,即让麻风杆菌在小鼠足垫内生长,但它只能用于筛选药物,不能提供足够的材料进行免疫学研究,1972年美国路易  相似文献   

4.
正"还没遇见,我就已经爱上你",乐队"野人花园"的这句经典歌词,想来是许多人对挪威的甜蜜心语。挪威的冬日,格外不冷寂。壮观的挪威峡湾、厚实的极北冰层、矫健的狗拉雪橇、绚烂的北极光……还没遇见挪威,就已在文图中倾心于它。最值得惊喜的是,如果与不期而至的绚烂北极光相遇,这或将是此生最值得回味的瞬间。邂逅北极光北极光是传说中能带来幸运和幸福的光,只有冬季在北极圈内才能看到。它的色彩多种多样,五  相似文献   

5.
大约1000年前,一个名为雷夫·埃里克森的北欧海盗驾船抵达北美海岸,比哥伦布到达这里的时间提前了几百年。即使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埃里克森到过北美洲的任何强有力证据,但近年来,海盗早就到过如此遥远之地,却几乎成了共识。在丹麦格陵兰岛的挖掘工作表明,海盗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百年,他们同欧洲大陆甚至同美洲土著人进行贸易,然后令人无法解释地神秘失踪了。登陆格陵兰公元965年,一个名为阿斯瓦尔德森的人因“杀戳罪”被逐出挪威。后来他改名为雷夫·埃里克森。当埃里克森还是孩子时,冰岛就已经成为北欧海盗的乐土,这些人是…  相似文献   

6.
极地乐园20世纪初,挪威北部的北极圈内住着一对叫杨森的渔夫父子,两人决定乘坐机帆船向北做一个月的驾船旅行。眼看航行到了近一个月的日子,父子俩想起不久就将返回家乡,不由得兴奋起来。但就在这时他们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尽管船的罗盘指针正指向北,可是气温却渐渐地升高。儿子指着罗盘上的指针说:“爹,这个一点没有改变啊!”这回指针突然开始指向南,但是船依旧继续向北行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两人目瞪口呆地环顾四周,只见船的上方没有天空,本该是天空的地方却是碧蓝碧蓝的海水。在挪威流传着一个这样的传说,在极地的某个地方有乐园。…  相似文献   

7.
蒋元方 《自然杂志》1996,18(3):145-150
一、证实与发现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按惯例每年在此日下午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时举行隆重的诺贝尔奖授奖典礼.1995年的这一天,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  相似文献   

8.
挪威地处欧洲大陆的西北边缘,滨临大西洋。陆上东北部地区分别与俄罗斯和芬兰交攘,中部地区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脊,与瑞典共界。南部地区隔海与丹麦相望。国土面积约38.7万平方公里(近一半领土在北极圈内),人中500万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尽管挪威地处高纬度地区(与  相似文献   

9.
伦敦的胚胎学家已经找到了一种完善的方法来确定单细胞内单基因的缺陷。这个由伦敦医学研究院哺乳动物研究室的凯西·赫尔汀和马里林·蒙克获得的成果为实验室阶段人类胚胎遗传疾病的诊断铺平了道路。赫尔汀和蒙克使用了一种称为多聚酶连锁反应(PCR)的新技术来复制单个的指导合成β-主血红蛋白的基因。这种蛋白是血液中担负着氧的输送的血红蛋白的基本组分。患β-地中海贫血症的人,这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因而就合成出一种有缺陷的蛋白质或者根本不合成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最有效的戒烟方法,美国依阿华大学的弗兰克·斯密特和他的研究生最近完成了一项覆盖7.2万名吸烟者的600项研究的综合统计分析。这些研究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戒烟方法。斯密特去除了那些小概率事件和统计本底数据,获得了每种戒烟方法效果的统计结果。所有这些戒烟方法的平均成功率是19%,也就是说用这些方法戒烟的人平均每5人中有1人获得成功。有些患有心脏病的人由于戒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招募更多的国际人才 ,挪威的科研机构曾经试图把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印象由阴冷黑暗的严冬 ,转变成对它的旖旎风光和一流滑雪场的向往。但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并不完全成功。一般情况下 ,出国发展的挪威科学家仍要比来到挪威发展的外国科学家多。然而 ,去年秋季选举产生的本届挪威政府正打算用一种全新的手段来打破这一僵局。“我认为用峡湾和山脉等地理资源来吸引人才的做法不妥当 ,”挪威教育与科研大臣克里斯丁·克莱蒙特 (KristinClemet) (见下图 )说 ,“相反 ,我们首先应该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 ,而后再让他们品味其他东西。…  相似文献   

12.
茹益 《科学之友》2007,(10A):30-30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内安葬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否真为本人,迄今众说纷纭。近日,法国史学家在一幅拿破仑肖像画上找到线索,再次提出这个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质疑拿破仑墓内遗体并非本人。  相似文献   

13.
余家驹 《世界科学》2010,(12):33-34
<正>在一个昏暗、多层停车库的狭窄空间内找到最后一个泊位是件让人烦恼的事,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BMW)公司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利用室内定位系统(IPS)将引导司机到达泊位,然后帮助司机泊车,其过程是利用汽车自身的智能防滚惯性传感器和映射应用程序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猩猩返家记     
何京 《科学之友》2004,(5):52-53
一只生于1979年12月26日的挪威动物园的黑猩猩,被取名为尤理,因为挪威称圣诞节为“尤尔”。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一位德国女摄影师在挪威斯瓦尔巴地区(北冰洋中的一群岛屿)拍到一头腿部受伤、憔悴瘦弱的母北极熊。她推测,这头母熊在捕猎海象时受伤,此后就难以找到食物。她认为,这头母熊也象征着全球变暖、海冰减少对北极熊造成的困境。习惯与小熊一起呆在浮冰上的母熊受害尤甚,它们想要找到吃的越来越难。她在该地区较少见到健康的母熊和小熊,反而多次见到瘦得可怕的熊,而且全是母熊。但有生物学家提醒说,不要轻易把这头北极熊的状况怪罪于气候改变,因为它更可能是一头老熊、病熊,它挨饿并不是因为缺乏猎物或海冰。  相似文献   

16.
音乐迷希特勒,每当发动战争,都使用他的军乐队来迷惑人,最后使用军事手段一举侵占一个主权国家。1940年4月9日,德国军队入侵挪威,希特勒就使用了这个“特殊武器”。挪威是个小国,但它的陆海军十分英勇顽强,始终抵抗着德军的进犯,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到山区。当法西斯德国乘胜进入首都奥斯陆时,由1500人组成的一支音乐队,吹吹打打,一会演奏着民歌,一会演奏着流行歌曲,用美妙的音乐声掩盖着战争的气氛,好像在举行盛大的音乐会。市民们忘掉战争,忘掉法西斯的侵略,纷纷上街看热闹,有不少人还跟着乐曲跳起舞来。可是当人们被优美的音乐迷醉时,…  相似文献   

17.
不能太热,不能太冷;不能太大,不能太小,找到一个适于生命的行星,听上去很困难,但科学家认为可能有一简单的方法——卡普泰恩·基克(Calhah士)等人找到了一颗行星。在行星上引力是否总是正常?温度总是合适?空气总是可供呼吸?它们多半会居住着类人的生物?这也许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就是说,类地行星(那上面繁衍着我们已知的生命)真的充满着银河系?几年前,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在今后的几年内,我们将会找到答案。随着一系列的空间探测活动,科学家已作好准备去探测所谓的可居住带,这是一颗恒星的周围区域,在那里,很有…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这一发现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认路能力非常强,有的人却是典型的"路盲"。无论认路能力差异有多大,但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回家的路。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又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于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到底是什么在指引我们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6,(8):17-20
至少在一个地方,考古学家找到了史前大洪水爆发的确凿证据。如果说在黑海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还不足以让人信服史前地球曾经爆发过大洪水,那么,考古学家在美国的斯卡兰布却找到了史前大洪水爆发的确凿证据:大约15000年前的一天,一个名叫密苏拉的冰川湖突然决堤,湖水倾泻而出,短短48小时内席卷整个地区并创造了一系列我们今天还能看得到的奇异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20.
1994年,为了推动中国的北极考察,我带领浙江电视台一个摄制组;进入北极地区拍摄专题片《世纪的传递──北极探秘》。我们从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挪威一直拍到芬兰,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进入俄罗斯。当我们进入挪威时,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挪威大使馆只给了我们五天的签证,而我们在挪威首先要拜访目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然后还要去斯瓦尔巴德群岛,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然而,当我们飞到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时候,岛上的总督告诉我说 “你们不必着急,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签字国,你们想在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当时我一听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