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识别基因起始密码子的第一ATG规则,用酵母基因组中的已知基因检验,正确率为99.9%;用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已知以ATG起始的基因进行检验,正确率为92.9%;用枯草杆菌基因组中已知以ATG起始的基因的进行检验,正确率为81.0%,统计了L-Ter(上游最后一个终止密码)到起始密码子之间的距离(记为D值),酵母的平均长度是17个碱基;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以ATG起始的基因的D值分别是36和33个碱基;以非ATG起始的基因的D值分别是39和32个碱基;解释了真核和原核生物D值差别的原因;发现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以ATG起始的基因和以非ATG起始的基因序列的构造差异。认为L-Ter到起始密码子之间的序列可能是mRNA先导充列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2.
将第一ATG规则用于需氧恶性杆菌(A.pernix)和海栖热袍菌(T.maritima)两类细菌基因组中,用已知的ORF(包含已知基因编码区)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以ATG起始的ORF序列,正确率分别为100%,89.9%;并对两种细菌基因组中L-Ter到第一ATG之间的距离作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非ATG起始的ORF中,L-Ter到第一ATG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以ATG起始的4至5倍,很可能是非ATG起始的ORF的一个重要序列特征;分析了两种细菌终止密码子在L-Ter和Ter中的使用频率,发现在Ter中终止密码子使用的偏置程度比在L-Ter中大.  相似文献   

3.
需氧恶性杆菌和海栖热袍菌基因组中第珠ATG规则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第一AGT规则用于需氧恶性杆菌(A.pernix)和海栖热袍菌(T.maritima)两类细菌基因组中,用已知的ORF(包含已知基因编码区)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以ATG起始的ORF序列,正确率分别为100%,89.9%,并对两种细菌基因组中L-Ter第一ATG之间的距离作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非ATG起始的ORF中,L-Ter第一ATG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以ATG起始的4至5倍,很可能是非ATG起始的ORF的一个重要序列特征,分析了两种细菌终止密码在L-Ter和Ter中的使用频率,发现在Ter中终止密码子使用的偏置程度比在L-Ter中大。  相似文献   

4.
将第一ATG规则用于细菌Hpyl,Hpyl99,E.coli,Aero,Tmar和Yeast基因组中,并用给出ORF(包含已知基因编码区)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以ATG起始的ORF序列正确率皆为89%以上,将五种细菌和酵母基因组中给出ORF分成第一种(已确定的编码序列)和第二种(还未确定为编码序列的)ORF,并计算L—Ter到第一ATG的平均距离,分析了五种细菌和酵母终止密码子在L-Ter位置和Ter位置上的使用频率,发现在Ter位置上终止密码子使用的偏置程度比在L-Ter位置上大.  相似文献   

5.
酵母全基因组新的ORF结构的预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提出了一个预测DNA序列中无内含子的开阅读框架(ORF)的理论方法-终止密码预测法;用酵母全基因组中已知的6260个基因进行检验,预测成功率为99.9%;发现酵母基因编码区和已知的DRF的起始密码子总是位于长距离不出现终止密码的位置序列上游紧邻最后一个终止密码子的ATG;在酵母全基因组DNA中发现了新的长度不小于90个氨基酸的ORF结构2244个。  相似文献   

6.
将从一株邻单胞菌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基因(tfd C)的起始密码子由GTG突变成ATG,并克隆到农杆菌双元载体pPZPY122中,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获得了转化植株,经过PCR,PCR-Southern和Southern dot blot方法检测证实,ftd C基因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酶活性检测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而未转化的植株则不具有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扩增方法测定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全长16 678 bp,共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基因组的组成、顺序、编码链的选择、tRNA的结构都与绝大多数鸟类相同或相近.红腹锦鸡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分别为:A(30.4%)、T(24.8%)、C(31.2%)、G(13.6%).总的A+T含量为55.2%.除了COⅠ基因起始密码子是GTG,其余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都是ATG.tRNA基因核苷酸长度为65~76 nt,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分别为968和1 604 nt.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cDNA序列确定全长基因的过程中,必须判断第一个ATG密码子是真正的起始密码子还是框内的非起始作用的甲硫氨酸密码子,在总结了这二类密码子上下文共有序列特征,周期性,密码子的碱基偏向性,以及编码的氨基酸的疏水性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出发,将这二类密码子视为由此构成的多维特征空间中的二个模式类,应用费歇线性判别法进行分类器的设计,并对分类器的错误率进行估计,表明在这些特征下,这二类密码子可以区分,以此分类器的判断真正的起始密码子和非起始甲硫氨酸密码子,其准确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9.
采用长PCR和嵌套PCR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并注释了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Dabry de Thiersant,1874)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红尾副鳅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571bp,A+T含量55.6%,基因构成及排列与其他硬骨鱼基本相同,包含37个基因和1个控制区(D-loop区).基因组结构紧密,除控制区外基因间仅存在63bp的间隔,33bp的重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I基因以GTG作为起始密码子,COII、COIII和Cyt b以不完整的T,ND4基因以不完整的TA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大都以典型的ATG作为起始密码子,以TAA或TAG作为终止密码子.22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中,除了tRNASer(AGN)外,其余21个都可以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ASer(AGN)缺失了DHU臂,在相应位置上只形成一个环.预测了rRNA的二级结构,其中12SrRNA包含43个茎环结构,16SrRNA包含6个结构域,53个茎环结构.控制区包含1个终止相关序列TAS1、3个中央保守序列(CSB-F、CSB-D、CSB-E)、2个保守序列区(CSB-2、CSB-3).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终止密码子前后序列碱基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统计了大肠杆菌985个基因终止密码子前31个碱基和终止密码子后33个碱基在各个位点的碱基概率分布.发现终止密码子前3个碱基和终止密码子后3个碱基的概率分布与其它位点的概率分布有很大的差别.以TAA结尾的基因序列和以TAG或TGA结尾的基因序列的碱基分布在终止密码子附近也有明显不同.我们又统计了高表达基因和低表达基因终止密码子前后序列的碱基分布,发现在紧邻终止密码子前后3个碱基范围内,某些碱基分布有明显的差别.还发现碱基G和碱基T的3周期分布贯穿整个编码区,碱基A的3周期分布在编码终止区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大肠杆菌SD序列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依据基因表达水平的理论预测方法从1373个大肠杆菌基因中选出了73个甚高表达基因和100个甚低表达基因,研究了这两类基因编码区起始密码子ATG前-1到-21位点(包含SD序列)的碱基构成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SD序列中的富嘌呤区(约在-7到-12位点)G和T的概率分布曲线中心到ATG的距离(记为LH)与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关系。甚高表达基因LH约为10,甚低表达基因的LH约为8,另外在-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SARS),临床表现为非典型肺炎.由于SARS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SARS-CoV)被认为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SARS冠状病毒(SARS-CoV)属于巢状病毒目(OrderN 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Fam ily Coronaviri-dae),冠状病  相似文献   

13.
人血管生长素基因的化学合成与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亚磷酸胺法化学合成并克隆人血管生长素基因,该基因全长423bp,其中369bp的结构基因全部选用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在结构基因上游设置了适合原核非融合蛋白表达的核糖体结合位点的S-D序列。采用两级退火一步拼接法成功克隆全长基因,该基因适合在多种融合或非融合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压气机最先失速级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某型发动机8级轴流压气机级间压力信号的最大Lyapunov指数,提出将最大Lyapunov指数的零点作为失速的判据,最大Lyapunov指数最先达到零点的那一级就是最先失速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压气机深度失速前0.2s检测到失速起始信号,且最先失速级为第三级。  相似文献   

15.
Editing of a chloroplast mRNA by creation of an initiation codon.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B Hoch  R M Maier  K Appel  G L Igloi  H K?ssel 《Nature》1991,353(6340):178-180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大肠杆菌中青霉素G酰化酶(PAC)的调节基因(pacR)翻译起始密码定点突变株。对突变后PAC的表达调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的pac基因表达后能正常加工成24ku、65ku的α亚基和β亚基;突变后,虽然PAC表达仍需要苯乙酸诱导,但是,可诱导性提高,形成低组成型表达,无葡萄糖有分解代谢物阻遏效应,因而pacR对PAC表达水平存在着影响,pacR基因是葡萄糖以及它的分解代谢物在分子水平上影响PAC表达的另一作用因素。采用突变株进行发酵生产中,PAC产量较亲株提高3倍,而且可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有利于改善PAC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利用Illumina和Pacbio测序技术对扬子鳃蛭(Ozobranchus jantsean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序及注释,并与NCBI数据库中蛭纲(Hirudinea)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全序列的排列方式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比较,以确定其系统学地位.结果显示:获得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4 868 bp,蛋白编码基因存在2种起始密码子,分别为ATG和ATT;终止密码子共有4种,分别为TAA,TAG,TA和T;蛭纲10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基因排序可分为2种类型,其差异表现在tRNAs的互换和长非编码区的长度的不同;扬子鳃蛭所属的吻蛭目(Rhynchobdellida)均为b型,绝大部分无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的排列方式为a型.基于蛭纲物种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的Neighbor-Joining(NJ)树进化分析显示,扬子鳃蛭与其他吻蛭目物种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