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在结构上各自独立,在情节上相互联系,是一个音乐统一体。《诗人之恋》的钢琴声部的和声,不协和和弦的广泛使用、下属功能意义的加重、频繁的离调、调式综合和弦的运用,以及半音化的线性的音乐特色,充分体现了舒曼的浪漫主义抒情风采。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5,(4):44-46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艺术歌曲深受德奥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便是诗歌与音乐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舒曼的艺术歌曲,把钢琴声部提升到与声乐声部同等重要的位置。分析和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深入理解作品,对于提高演奏、演唱、教学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舒曼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在艺术歌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而《诗人之恋》是他的经典声乐代表作品,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旋律优美、选词考究著称,他继承了舒伯特的抒情与浪漫,重视诗歌与音乐创作的融合,并特别重视声乐作品与钢琴伴奏的作用,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舒曼与声乐套曲《诗人之恋》、艺术风格、演唱分析、经典录音版本推荐这几个方面对《诗人之恋》这部作品进行艺术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舒曼最著名的声乐套曲之一,《戒指戴在手指上》是整部套曲中的第四首,常作为音乐会的独唱曲目。它的旋律象民歌那样亲切感人,极其细致地描绘了一个陶醉在爱情幸福之中的少女形象,人物形象生动而丰满。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的套曲《诗人之恋》就像一部抒情的叙述诗,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文章分析了套曲所具有的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质朴动人的旋律,生动感人的音乐语言,精致的钢琴伴奏等特征,揭示套曲在世界各国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会忠 《当代地方科技》2012,(10):157-157,159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的音乐通常被人们誉为"诗的音乐,音乐的诗",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就是舒曼。他十分注重用音乐来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善于揭示人类精神世界,善于刻画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在他涉及的众多音乐题材中钢琴套曲尤其体现了他典型的独创性风格,《童年情景》即是其钢琴套曲创作中脍炙人口的一部经典杰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舒曼于1838年2月是一部描写儿时情境的回忆录。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舒曼对恋人克拉拉的思念之情,由此而触发了他音乐创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标题性套曲《狂欢节》以其深刻的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缤纷的音乐形象和紧密精巧的音乐构思折射出舒曼独特的创作魅力,成为钢琴艺术作品中的不朽经典。  相似文献   

8.
从舒曼的艺术生平、钢琴作品、以及对其代表作套曲《狂欢节》的分析与鉴赏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基本特征和不柯贡献,令人信服地表明,舒曼不愧是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  相似文献   

9.
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标题性套曲《狂欢节》以其深刻的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缤纷的音乐形象和紧密精巧的音乐构思折射出舒曼独特的创作魅力,成为钢琴艺术作品中的不朽经典。  相似文献   

10.
为崇高的艺术而创作,这是舒曼一生的写照。《幻想曲集》op.12是舒曼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是舒曼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套曲中的每首曲目既有自己的标题和内容,又有其内在的联系,一气呵成,是钢琴文库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为钢琴写作过大量作品,涵盖钢琴音乐的各个方面。创作于1932年至1933年的《前奏曲二十四首》(OP.34)在内容和形式上,均独树一帜,是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对后世影响巨大,被称之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格言"。而《C大调前奏曲》作为这部套曲的开卷之作,充满着浓厚的"肖斯塔科维奇式"的"先锋派"风格,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大量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作品,如《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从柴科夫斯基仅有的一部钢琴套曲《四季》中选取一例为研究重点,管中窥豹,探析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少儿钢琴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充分发挥那些有助于智力发展的辅助因素,而且是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入手,促进和发展孩子们的智力,培养他们成为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人。少儿钢琴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可着眼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钢琴与兴趣、情感的关系。二是学习钢琴与意志的关系。三是学习钢琴与气质的关系。四是学习钢琴与态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六安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教育得到很大发展。由于六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钢琴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在教学上还存在许多不正规、不严格的现象。时下流行的"钢琴热"和"考级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极易使习琴的孩子和家长们走入误区。分析了六安市家长在儿童钢琴学习中的一些错误认识,以期广大家长对孩子的钢琴学习能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方拱乾是清初流人之一。他主张诗歌要写真性情,寄托要静而专,但诗歌亦要发挥其娱乐的作用。同时认为“诗当用人,勿为人用”,诗歌要有个性。方拱乾论诗推崇杜甫,对杜诗甚为喜爱。在此诗学观的指导下,方拱乾的诗歌为清初诗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是乐曲的组成部分,钢琴伴奏因其特有的随机性和主导性,能够促进演唱者的乐思情绪,在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给演唱者设置特定的意境以及渲染色彩的启示,使演唱者在创造音乐形象时可以借助钢琴伴奏的提示及气氛烘托深化主题、丰富乐思。从而进一步提高演唱者的自身的综合艺术水平及能力。  相似文献   

18.
傅雷之子傅聪作为中国最早在钢琴演奏方面获有国际声誉的钢琴家之一,其钢琴演奏风格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密切。在其父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国诗词对傅聪钢琴演奏艺术的影响更加显著,傅聪将中国诗词的格律、意境、文化观念运用于钢琴演奏之中,成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西方音乐进行人文阐释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和声的运用上,突破了古典时期一些规则的约束,其对和弦的运用就是调内和弦加增六和弦。这个在音乐关键曲式部位经常出现的明亮而带紧张度的和弦对于塑造音乐形象、揭示深刻的音乐思想及其音乐中的矛盾冲突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