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传统的Ziegler-Natta(Z-N)/茂金属(Cp2ZrCl2)催化剂为主催化剂, 以三乙基铝[(C2H5)3Al]为助催化剂,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超高分子量的烯烃类聚合物.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最佳的催化剂配比条件(A为0.02 g、B为0.03 g、C为0.15 mL). 凝胶渗透色谱测得在该条件下所合成聚合物的Mw为1. 12×107, Mn为2. 96×106, 多分散系数Mw/Mn为3.79. 以旋转粘度计测得该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为27mPa∙s. 实验证明, 通过采Ziegler-Natta(Z-N)/茂金属(Cp2ZrCl2)为主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不仅能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 而且还能增大其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Zn-Fe氰化物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配体合成了Zn-Fe氰化物配合物催化剂, 以叔丁醇为链转移试剂, 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了该催化剂开环聚合的最优条件,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反应条件为t=100 ℃, t=6 h, w(Cat)=15 mg, w(t-BuOH)=15 mg. 分析 结果表明, 反应产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00~13000,分子量分布较窄 (Mw/Mn≤1.30). 并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近些年来茂金属烯烃活性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讨论了它们的合成、结构及其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种类的配体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研究表明:茂类金属化合物制备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在催化烯烃聚合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近些年来非茂金属烯烃活性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讨论了它们的合成、结构及其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杂原子和取代基对催化烯烃聚合活性、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研究表明:非茂类金属化合物制备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在催化烯烃聚合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第4族茂金属配合物的发展对聚合催化剂的改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茂金属催化体系不仅有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可以合成具有靶向特性(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立体化学)的聚合物[1].第4族控制几何构型催化剂(CGC)是单中心聚合催化剂,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乙烯终止及在相邻催化活性中心的再插入链转移反应键入聚合物链合成接枝聚乙烯[2],生成的含少量接枝链的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材料特性.近年来,大量研究[3~7]表明桥型双核茂金属聚合催化剂不仅具有单核茂金属聚合催化剂的优异性质,而且可由桥配体调节聚合特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性Ziegler-Natta(Z-N)催化体系(n-BuO)TiCl3/MgCl2/AlEt3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Al/Ti物质的量比、单体投料比及乙烯压力对聚合行为的影响,并与传统Z-N催化体系TiCl4/MgCl2/AlEt3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GPC,DSC,13C-NMR,SEM对共聚物的结构、形态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Z-N催化体系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时,1-辛烯的共聚能力明显高于传统Z-N催化体系,在共聚物中1-辛烯的插入量达2.26%(摩尔分数),而传统Z-N催化剂1-辛烯的插入量仅为0.34%(摩尔分数);Al/Ti物质的量比及单体投料比对催化剂的活性、1-辛烯的插入量、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根据13C-NMR结果计算了单体的竞聚率:rE=55.00,rO=0.023,其乘积rE· rO=1.27,表明该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7.
对反式聚环戊烯橡胶(TPR)的合成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催化剂制备及TPR合成工艺条件,对合成的TPR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陈化后具有较高的活性及稳定性,甲苯及正己烷作为环戊烯聚合溶剂均有较好的效果。当催化剂WCl6用量(相对于环戊烯的质量)为(2.5~3.5)×10-6 mol/g,分子量调节剂与W物质的量的比为2~3,Al与W的物质的量比为1~3时,单体转化率大于78%,TPR反式结构含量(质量分数)约为85%,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92℃,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万~30万之间,相对分子量分布在1.5~2.5之间,满足通用胶的结构及分子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对茂金属催化合成的一系列乙烯均聚物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Al/Ti比从1 000变到4 000时,分子量分布曲线图变化不大,而从4 000变到7 000时,变化相当大,分布宽度从2.48增至2.81;催化剂D的活性最小,可作为非对称性茂系金属催化剂;该聚合体系分子量的大小受聚合温度的影响很明显,随温度的升高,分子量分布曲线图向左发生很大位移,在聚合温度为70℃时存在两个活性相当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
LPQD列生成线性过程部分和的精确渐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εt;t∈Z+}是一严平稳零均值的LPQD随机变量序列, 并且021<∞, σ2, 0<σ2<∞, {aj; j∈N }是一实数序列, 定义线性过程Xt. 利用弱收敛定理和矩不等式, 对一般的拟权函数和边界函数, 证明了{Mn}和{Sn}的精确渐近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0.1E1≤kTe≤10E1(E1是类钠钨离子的第一电离能E1=7129.5 eV)温度范围内类氖W64+离子基态双电子复合(DR)速率系数.类氖W64+离子基态DR过程需要考虑(2s2p)73ln′l′,(2s2p)74l4l′以及(2s2p)74l5l′双激发自电离组态.对于(2s2p)73ln′l′双激发自电离组态,轨道角量子数l′>8的(2s2p)73ln′l′组态对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2s2p)73ln′l′组态双电子激发自电离态的高里德堡态对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贡献满足n′-3组态-组态外推法.对细致计算得到的类氖W64离子基态DR总速率系数进行了拟合,得到W64+离子基态在0.1E1≤kTe≤10E1温度范围内的总DR速率系数随电子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ZrO2和不同比例TiO2-ZrO2等载体,超声波浸渍负载一定量的Ce-Mn活性组分.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BET)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的氨气低温催化还原NOx的活性.结果表明,TiO2-ZrO2(3:1,摩尔比)载体为介孔材料,颗粒粒径较小且高度分散,比表面积高达151 m2·g-1由于Zr4+取代Ti4+掺杂进入TiO2晶格内,导致其晶格畸变,抑制TiO2晶型转变,获得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加之活性组分以无定形态存在,催化剂表面存在Ce3+/Ce4+氧化还原电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催化还原活性.在550℃下焙烧的催化剂10%Ce(0.4)-Mn/TiO2-ZrO2(3:1)的活性最高,其在140℃、体积空速67000 h-1的条件下,NOx的转化率达到99.28%.140℃时单独通入体积分数为10%的H2O以及同时通入体积分数为10%H2O和2×10-4SO2,催化剂显示出较强的抗H2O和SO2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较温和的溶剂热法合成了砷硫属化合物As9Cl20Cs25Mn2S18,从X-射线衍射得知As9Cl20Cs25Mn2S18属六方晶系,P6(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25 1(4)nm,b=1.7251(4)nm,c=1.953 7(5)nm,γ=120°,Z=2.含有零维孤立结构的砷硫属化合物由Cs阳离子、(AsS45-阴离子、Cl阴离子和[Mn(AsSCl3)3]4-阴离子簇组成,其中[Mn(AsSCl33]4-阴离子簇是由三个四面体(AsSCl32-通过S原子和Cl原子共边连接一个六配位的过渡金属Mn而形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As9Cl20Cs25Mn2S18为半导体.  相似文献   

13.
以氢氟酸(HF)为催化剂,采用直接常压干燥法制备比表面积为450800 m2·g-1的多孔SiO2干凝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热处理温度对干凝胶的影响,并对制得的SiO2干凝胶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SiO2干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以及循环性能,是一种良好的液相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从无铁渣湿法炼锌流程还原补锰液中萃取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P204对Fe2+,Mn2+,Zn2+及In3+的硫酸盐模拟溶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然后对真实溶液无铁渣湿法炼锌流程中高酸浸出液的还原补锰液中的铟进行萃取分离.确定了萃取分离铟的最佳条件为:(ⅰ)有机相组成分为30%P204+70%磺化煤油;(ⅱ)温度20 ℃±;(ⅲ)级数3级;(ⅳ)相比O/A=3∶1;(ⅴ)时间5 min,在最佳条件下,铟的萃取率≥99.4%,P204对In3+,Zn2+,Mn2+ 3种金属的萃取饱和容量分别为54.0 g·L-1,22.0 g·L-1和2.0 g·L-1,全流程铟的直收率达到77.58%,总回收率≥95.0%,比传统提取铟流程回收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以nAl2O3∶nDPA(二正丙胺)∶nP2O5∶nSiO2∶nH2O=10∶10∶10∶0.2∶43制备了SAPO-11分子筛,使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金属Ni改性SAPO-11分子筛.通过XRD,SEM,N2吸附-脱附和NH3-TPD对SAPO-11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理化性质的表征.在400℃,3.5 MPa, 2-甲基萘(2-MN)重时空速(WHSV)为0.5 h-1的条件下,考察了负载Ni不同量的SAPO-11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活性.结果表明,2%Ni/SAPO-11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选择性及2,6-/2,7-DMN比(即2,6-二甲基萘(2,6-DMN)和2,7-二甲基萘(2,7-DMN)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7 h后,分别可以达到46%和2.04.SAPO-1...  相似文献   

16.
以含结合水的钯二亚胺 [(ArN=C(An)—C(An)=NAr)Pd(CH2)3C(O)OMe] (BAr’4)·H2O为催化剂,以水为分散介质,进行了1-辛烯均聚合及1-辛烯与丙烯酸甲酯(MA)的共聚合反应,通过GPC、DSC、1H-NMR、光散射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熔点、分子结构以及聚合物粒子的粒径。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水相聚合体系中可以催化1-辛烯的均聚合及1-辛烯与MA的共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重均分子量均可达3.3×104以上,且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在1.4~2.1之间);共聚物为半结晶性聚合物,Tg为-34.8℃,Tm为32.3℃,聚合所得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支化度均较高;共聚合可得到较为稳定的乳液体系,光散射测得乳胶粒子的粒径约为266nm。  相似文献   

17.
以分散聚合中的低聚物机理以及自由基聚合相关理论为基础得到了偏氟乙烯分散聚合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在卧式反应釜中研究了反应温度50℃下偏氟乙烯分散聚合过程中引发剂质量浓度(P1)、单体质量浓度(pM)、乳化剂质量浓度(PS)对反应速率(RP)和单位体积乳胶粒数(NP)的影响,其中NP=1.01×1019PS1.92Ps1.00.10PM.03.11以及RP=1.76×10-8Φ1/3PS0.36PI0.60PM3.83。根据VDF分散聚合模型可进一步对RP关系式进行分解,并与模型式对比后可以发现RP与NP呈0.1 9级关系,接近于模型中的1/6级。此外,由模型式中的K。0定义以及相关参数值可以得到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在水相和反应区的分配系数(α)为1.50×10-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团簇NiCo2S4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单、三重态下的12种优化构型,并对其极化率和反应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型2(1)的平均极化率最小,即在外场作用下,结构最稳定;构型3(1)则最大,即结构最不稳定.此外,平均极化率和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均受自旋多重度和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在强吸电子环境中,构型3(3)、4(3)和6(1)的反应活性较强,构型2(3)和4(1)的较弱;在强给电子环境中,构型2(3)、3(1)和5(1)的反应活性较强,构型1(1)和4(3)的较弱;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构型3(3)和6(1)的反应活性较强,构型1(1)和4(1)  相似文献   

1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水平下,对团簇NiPS3的初始构型进行优化计算,获得9种优化构型。从红外光谱、偶极矩、拉曼光谱和极化率这4个方面对团簇NiPS3的光谱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簇NiPS3的所有优化构型均为C1对称,二重平面非对称构型1(2)最为稳定;二重立体戴帽三角锥构型5(2)和四重立体戴帽三角锥构型3(4)的红外活性和拉曼活性均相近;二重立体三角双锥构型2(2)、四重立体三角双锥构型1(4)的红外特征振动最高峰以及二重平面非对称构型4(2)、四重立体戴帽三角锥构型3(4)的拉曼特征振动最高峰均发生了红移现象;团簇NiPS3的红外活性受其几何形态的影响,拉曼活性受其极化率张量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萘酞菁镍化合物的合成、 非线性及光限幅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DBU)为催化剂采用液相法合成了四叔丁基-2,3-萘酞菁镍(TBNPcNi). 应用调Q倍频(ns/ps)Nd ∶[KG-*3]YAG脉冲激光系统, 在532 nm波长下, 研究了化合物的非线性和光限幅特性. 在高斯单位制(esu)下测得化合物的非线性折射率n2和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分别为2.07×10-11和7.57×10-12, 分子极化率γ′为2.96×10-29, 显著高于金属酞菁分子. 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当线性透过率为72%时, 限幅阈值为1 722 mJ/cm2, 箝位值为700 mJ/cm2, 有效激发态与基态吸收截面比为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