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发展要素、协调程度、发展机制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当前理论界一致唱衰“珠三角”、看好“长三角”的观点作了反驳,指出“珠三角”的前景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南到北的经济增长。珠三角地区抓住了80年代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在深圳特区的引领下获得了大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经济增长的“第一极”;长三角地区抓住了90年代后期国家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在上海大力开发浦东新区的驱动下,获得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极”;那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发展的支点到底在哪里?环渤海究竟走一条什么样的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以2012年江苏省公布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为基础,分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比较当前这两个区域内部现代化水平的层次结构.研究结论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类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关键因素为经济转型、民生保障和环境改善,两区域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必须重视环境改善因素.但两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在于关键因素的具体指标排序差异明显.当前两区域内部的现代化特征均为三层次结构,但长三角是以上海为第一层次的单核结构,而珠三角是以深圳、珠海和广州为第一层次的三核结构.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窘境备受关注。有观点表示,现在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已经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出现大量纺织鞋服企业半停产、停产、甚至倒闭现象。如何才能令中小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之后,我国政府指定的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区域农村地区面积大,农民人数较多,承担着国家粮食保障的重任。当前,正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构建合理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庆科技》2009,(1):14-15
“中部崛起,东向发展”的战略,给中部六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充分发挥安庆长江大桥的投资效益和过江通道的功能,改善安徽省西南地区交通条件,开发皖赣两省旅游资源,促进省际间合作交流,有力推动沿线地区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开始施工建设,2008年11月1日顺利贯通。安庆作为中部地区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交汇城市,是内地通往“珠三角”、“长三角”的主要通道。“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是安庆独特的区位优势。安景高速的顺利贯通,将进一步确立安庆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长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长三角地区要携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报告,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排名靠前,其总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全国的28%,超过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总和。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较完善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移师中国制造业最发达、市场经济与产业链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广东珠三角腹地(顺德)举行,实现了中国两大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交流、融合与互动。本届博览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城市群的角度出发,构建旅游总量、质量、效益、成长力和发展总实力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我国东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5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07年连续6年的数据,运用均方差方法测算指标得分,比较分析3大区域的旅游竞争状况、指标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整体上环渤海的旅游竞争实力最强,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弱,但就其具体指标特征看,3大区域的优劣势存在差异.环渤海在旅游总量、质量、成长力方面占优势,但效益最低;长三角在旅游总量、质量方面虽然次于环渤海,但效益最高,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珠三角在旅游效益方面有一定优势,成长力较稳定,但旅游总量、质量与环渤海和长三角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0.
从旅游城市群的角度出发,构建旅游总量、质量、效益、成长力和发展总实力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我国东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5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07年连续6年的数据,运用均方差方法测算指标得分,比较分析三大区域的旅游竞争状况、指标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整体上环渤海的旅游竞争实力最强,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弱,但就其具体指标特征看,三大区域的优劣势存在差异.环渤海在旅游总量、质量、成长力方面占优势,但效益最低;长三角在旅游总量、质量方面虽然次于环渤海,但效益最高,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珠三角在旅游效益方面有一定优势,成长力较稳定,但旅游总量、质量与环渤海和长三角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01,22(2):1-7
“十五”期间是本市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跨入新世纪,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加显著。编制杭州市21世纪的第一个科技计划──“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对于新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早日实现“强市名城”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展背景 “九五”期间,杭州市合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行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组织实施了“钱江科技潮”综合工程,启动建设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  相似文献   

12.
随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以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在全国倾力打造的12个服务外包“金字招牌”中,长三角城市以特有的产业优势占据5席:上海、南京、杭州3大“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苏州“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无锡“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 记者在走访了长三角多个城市之后,发现人才、资金、环境构成了长三角各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杭州科技》2003,(6):19-19
尽管面临未来“大珠三角”的竞争压力,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经济发展出现你追我赶的势头。从杭州市统计局今年1-3季度各城市统计信息比较看,长三角15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强劲,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在全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长三角GDP占全国五分之一。1-3季度,长三角15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5亿元,占全国的20.3%。15个城市中,GDP增速最高的是苏州市,达到17.6%,其次是嘉兴市,增16.8%,最低的是上海11.8%,杭州市为14.3%,在十五城市中列第9位。数据分析:进入三季度后,各…  相似文献   

14.
新型研发机构逐步上升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利用文本挖掘、共词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全面剖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的注意力焦点和政策工具,为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政策类型以“通知”和“意见”为主,体现了政府的弹性管理机制,但执行力度较弱;政策注意力与新型研发机构的使命、功能内涵密切相关,鼓励政产学研高度融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工具运用存在结构性失衡,注重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托达罗(Todaro)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内在机制,探讨了影响中国目前人口流动的现实原因。从而解释了当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并依据相似逻辑认为沿海地区将来可能出现“资本荒”现象,并提出解决此类要素“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堪称我国北部的黄金地带,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心腹之地。然而,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呈现出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相比之下,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地位、科技地位正在悄悄滑落。近年来,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学术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北京、天津这两个超大型城市,已经开始互抛“媚眼”。两市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在不同领域开展了许多合作,特别是近期召开的“京津科技合作座谈会”为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沉井“带水下沉法”施工技术已被市政公用等工程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广州市沥滘污水主干管工程和泉州市宝洲路污水管线改造工程的沉井施工,主要对沉井“纠偏”、沉井“不沉”、沉井“超沉”、沉井四周的“防坍塌”和水下混凝土封底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日前发布的《2005年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经济运行发展概况》显示,长三角地区依然是我国经济的“最亮点”。根据报告,2005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33859亿元,而同期珠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的GDP总量分别为18116.74亿元和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基础政权单位也是与公众联系最紧密的政府职能单位,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对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长三角区域“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和壮大,正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就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的电子政务建设作一比较,揭示中国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周德田  马惠 《河南科学》2014,(10):2149-2156
环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崛起,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能源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和浙江省、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2000—2011年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要低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目前,环渤海地区四省两市一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排名依次为: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环渤海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