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角膜内皮控制着角膜的水合作用与厚度,从而决定着角膜的透明度,所以无论哪一种角膜保存方法,都必须保证角膜内皮有较高的活性或细胞存活率.几十年来,随着角膜保存方法的发展,角膜内皮活性评估方法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并出现了许多方法,如简单实用的联合染色法等.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和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人眼角膜曲率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测量角膜曲率参数的测量系统.该研究方法是以角膜反射成像原理为基础,将3个同心圆环投射到眼睛角膜,经角膜反射成像在CCD上,求取全局阈值算法进行二值化图像处理,并进行关键区域特征提取二值化图像,先用Sobel边缘提取方法检测出椭圆环的轮廓,然后用数学形态学的边界平滑及骨架提取方法得到关键区域骨架,最后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计算出角膜的曲率参数.实验采用角膜曲率计用计量标准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全自动角膜曲率仪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使用全自动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参数方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 ,制备了 45 4kd的水溶性牛角膜上皮特异性蛋白质 ,免疫家兔得到其抗体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此蛋白质在脊椎动物角膜中表达的普遍性 .结果表明 ,此水溶性蛋白质在小白鼠、豚鼠、家兔、羊等哺乳动物和以鳖为代表的爬行动物角膜上皮细胞中呈阳性反应 ,而在鲤鱼、热带鱼、花背蟾蜍、鸡、北京雨燕等其他脊椎动物角膜中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用纯甘油脱水保存15-120天的人,猴角膜片进行了3例人级猴,5例猴给猴表面角膜镜片术,结果2例人给猴,4例猴给猴的表面角膜镜片术后获得秀明愈合;2例因层间上皮植入而失败,观察时间3-24个月。  相似文献   

5.
用纯甘油脱水保存15~120天的人、猴角膜片进行了3例人给猴,5例猴给猴表面角膜镜片术,结果2例人给猴,4例猴给猴的表面角膜镜片术后获得透明愈合;2例因层间上皮植入而失败,观察时间3~24个月。于术后3、6和24个月对实验动物角膜作了光镜观察、证实表面角膜镜片的上皮及基质内的角膜细胞被受主所替代,其结构与正常角膜相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在早期角膜碱烧伤治疗中与自由基反应的关系,方法:以48只新西兰大白兔耕作角膜碱烧伤模型,烧伤兔被分为新鲜羊膜移植组,保存羊膜移植组及对照组,烧伤后24h分别实施手术,分别于术后14,30d处死实验兔取材房水及角膜组织,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新鲜羊膜移植组,保存羊膜移植组丙二醛含量均代于对照组(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4天新鲜羊膜移植组角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高于保存羊膜组(P<0.05),术后30d新鲜羊膜组角膜及房水丙二醛含量的均低于保存羊膜组(P<0.0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在早期角碱烧伤治疗中能减轻自由反应对眼组织的损伤,其效果优于保存羊膜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角膜形态以及角膜和塑形镜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塑形镜矫正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方法】使用超弹性本构建立角膜配戴塑形镜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不同曲率和厚度)以及角膜和塑形镜的材料参数,分析戴镜后角膜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结果表明:角膜曲率变化4 m-1时,角膜中央区顶点处位移差值变化了15.7μm;角膜厚度变化75μm时,中央区顶点处位移差值变化了12.3μm;角膜材料参数k1值变化3倍时,角膜中央区顶点处位移差值的变化量为39.2μm,C10值变化4倍时位移差值的变化量为55.5μm,而塑形镜材料参数E值变化3倍时,位移差值的变化量仅为0.2μm.【结论】临床上采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时,需要充分考虑角膜形态和角膜本身的力学性能对矫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屈光不正和无晶体眼患者视功能的康复历来是临床工作者们注目的问题。光学眼镜、软性和硬性接触镜以及人工晶体植入为相当一部分患者解除了视力的困扰。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却不能从中受益,例如婴幼儿术后无晶体眼,特殊的成人单侧无晶体眼和高度屈光参差等,屈光性角膜成形术则为部分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屈光性角膜成形术是一类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状态来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此类手术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板层角膜成形术,角膜切开术,角膜切除术,穿透性角膜成形术,热角膜成形术和环形角膜缝线术。不少屈光不正可以通过屈光性角膜成形术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制备了45.4kd的水溶性牛角膜上皮特异性蛋白质,免疫家兔得到其抗体。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此蛋白质在脊椎动物角膜中表达的普遍性。结果表明,此水溶性蛋白质在小白鼠、豚鼠、家兔、羊等哺乳动物和以鳖为代表的爬行动物角膜上皮细胞中呈阳性反应,而在鲤鱼、热带鱼、花背蟾蜍、鸡、北京雨燕等其他脊椎动物角膜中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处理的角膜脱细胞基质组织学生物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的角膜脱细胞基质方法,旨在选择最适合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制备成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和角膜替代物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分别用胰酶-曲拉通法、SDS-戊二醛法、胰酶-冷冻法等方法对角膜进行脱细胞处理,并对脱细胞彻底的基质进行力学特性、透光率的分析.结果:用胰酶-冷冻法获得的兔角膜全层和分层基质脱细胞最彻底,基质的结构未见明显破坏,脱细胞基质在生物力学特性上与正常角膜接近,透光率低于新鲜角膜.结论:用胰酶-冷冻法获得的脱细胞基质与自然角膜接近,可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和角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11.
兔是研究角膜病最常选用的实验动物。研究其正常组织学结构,可为了解其病理状况打下基础。本文报告了正常兔角膜的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兔角膜由上皮层、实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等部分构成。其组织学结构除了前弹力层不明显外,与正常人角膜的结构大致相同。并讨论了兔角膜的上皮微绒毛、实质层的胶原纤维排列、内皮细胞的细胞器等结构特点,认为这些结构特点是与正常兔角膜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利用兔角膜材料研究各种角膜疾病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犬瞬膜突出症,俗称“樱桃眼”,是第三眼睑(瞬膜)从内眼角露出或反转的疾病。临床上多见于眼大且突出的现赏犬。笔者对33例犬瞬膜突出症进行手术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新鲜角膜,在不同浓度抗冻剂中作不同时间的抗冻处理后,采用快连冷冻法进行了低温保存的实验研究,并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实验中采用了茜素红和台盼蓝联合染色法鉴别内皮活性.实验结果认为,为得到较高的细胞存活率,角膜抗冻处理应尽量减小抗冻剂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可采用高浓度、短时间的方式;角膜冷却的关键是提高内皮层的冷却速率,可采用双级冷却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前、术后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时的角膜内皮改变结果。发现在角膜移植术前,正常角膜的中央区和周边区的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基本相同,没有显著差异。在角膜移植术后,术眼的植片和受主角膜的内皮细胞均出现密度减低、细胞面积增大,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在排斥反应期间,植片内皮细胞出现细胞肿胀、边界不清、甚至模糊不能窥见等异常改变,而受主角膜内皮细胞则表现正常。本文认为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密度等与人角膜内皮细胞基本相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角膜内皮有较大损伤,植片内皮细胞在排斥反应中遭受严重损害,提出在角膜移植术时,要注意保护角膜内皮;发现排斥反应时,要及时治疗,防止角膜内皮的过多损伤。  相似文献   

15.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现已成为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角膜移植免疫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了用同一供体皮肤移植引起兔同种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描述了角膜移植术后和皮肤移植术后的经过,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标本,包括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标本的制作方法,重点报告了排斥反应实验组的角膜和对照组透明角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的透明角膜,除了在供、受体组织交界处形成疤痕外,植片和受主角膜表现与正常角膜相同。而在发生排斥反应的角膜,则有大量新生血管侵入,植片有大量的浸润细胞,这些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浆细胞、多形核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植片组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受主角膜除了有新生血管生长和有少量浸润细胞附着以外,没有受损。本文讨论了有关动物模型、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与免疫机理及功能的联系,新生血管在排斥反应中起的作用等问题。我们认为本组实验动物模型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均符合典型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亦有体液免疫参与。血管在免疫排斥反应的传入、传出弧中均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新疆焉耆盆地近四十年来主要的水事活动及其对博斯腾湖湖区的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环境变化作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一些继续改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理论是聚龙教授在八十年代提出的,这一理论引起了国内外重视和应用。本文对高层建筑物,用灰色模型GM(1.1)予测沉降趋势,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黄河河源区近1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80和90年代2期土地覆被数据表明,随着黄河河源区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加大,使黄河河源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尤其是覆盖度高的天然草场.沙地裸地的面积迅速增加,表明黄河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对黄河河源区土地覆被结构与变化过程、空间景观特征研究得出,近10年来,流域土地覆被格局由依赖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其他覆被类型,高覆盖度草地已经明显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9.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是用于自行设计、生产数字集成电路的器件, 自70年代诞生以来, 得到了迅速发展. 介绍了PLD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器件PAL、PLA、GAL、FPGA、EPLD等, PLD尤其是高密度PLD, 具有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和反复可编程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