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古代壮族铜鼓调音技术与内地铸钟调音技术进行了比较,中国内地至少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铸钟技术和精确的调音技术。从秦汉之后,铸钟调音技术日益衰微的时候,在南方壮族先民地区铜鼓的铸造和调音技术却日渐发展起来。铜鼓调音的铲痕分布模式与现代声学理论中的圆板振动节线分布模式是完全吻合的,这种调音技术与内地的铸钟调音技术是不同一个源头的。  相似文献   

2.
壮族铜鼓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壮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了独特的铜鼓文化。此文化始于2600多年前的句町时代,融入了壮族的三元宇宙观念和万物分公母的哲学思维,成为壮族祖宗基业的标志及后代命脉所出、精神所在的心灵圣殿,并作为该民族的制胜法宝及族群寻根的信物,一直传承至今。应该讲铜鼓是壮民族族群记忆的载体,故有“读懂铜鼓、就读懂了壮族”之说。  相似文献   

3.
古代铜鼓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制纹饰、社会文化功能随着时代、地域、使用族群的变化而演变,铸造技术亦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变革。该文结合文献资料,从铜鼓的铸造工艺、材质及铅同位素比值角度归纳分析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北流型、遵义型、西盟型、麻江型铜鼓的铸造技术特征,梳理了铜鼓在滥觞期、成熟期、发展期、普及期四个发展阶段中铸造技术的演变情况。综合来看,各类型铜鼓以泥范块范法及失蜡法为铸造方法,在铜鼓体量、壁厚、垫片设置、合金配比、纹饰制作方式、浇注系统设置等上存在技术要素演变,铜鼓社会文化功能也有相对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人类步入青铜时代的产物,云南文山是铜鼓的起源地之一。对当地壮族的铜鼓文化及其铜鼓制作工艺进行仔细研究,并通过实践复制出铜鼓,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服务,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共发现12面铜鼓,包括黑格尔Ⅰ型铜鼓11面,黑格尔Ⅲ型铜鼓1面,大都未经科学发掘.柬埔寨人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开始使用铜鼓,很可能是越人最初将铜鼓带入柬埔寨.高棉文明深受中国及越南北部的铜鼓文化的影响,但未能持久;真腊王国时期,高棉人高度印度化,婆罗门教和佛教对高棉人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国青铜冶炼技术度铸造技术的发展情况来阐述技术的发展对铜鼓铸造的影响,说明了长盛不衰的铜鼓是以先进的冶铸技术为载体,并体现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在南方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铜鼓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与之相邻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铜鼓是这些国家和民族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与融合形成的共同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国青铜冶炼技术及铸造技术的发展情况来阐述技术的发展对铜鼓铸造的影响,说明了长盛不衰的铜鼓是以先进的冶铸技术为载体,并体现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在南方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献中关于铜鼓传说的记栽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铜鼓来历的传说;一类是反映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民间对铜鼓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伏波造鼓、诸葛造鼓和孟公造鼓,这些传说和历史关系密切,反映了西南人民对马援、诸葛亮及孟获三位有功于他们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关于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则反映了古时岭南人民对铜鼓的崇拜。  相似文献   

10.
铜鼓文化是古代中国长江以南到东南亚的广阔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典型文化代表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与壮族铜鼓文化相比,布依族铜鼓文化虽在起源、社会功能和艺术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分布地域、铜鼓类型、铜鼓名称以及铜鼓"十二则"鼓谱等多方面却又表现出了独特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用国际视野对越南东山铜鼓和东山文化重新考察 ,可以看出 ,东山铜鼓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为铜鼓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参与铜鼓分类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战国时期,广西就有骆越人铸造青铜器的石范;著名的铜石岭遗址说明汉代广西有了大规 模炼铜业,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大量铜器,一方面说明广西与中原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另一方 面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铜器,也反映了当时南越国冶铜、铸铜的精湛技术;三国到隋代,广西俚 人、僚人大量铸造硕大的铜鼓,使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并深刻地影响当时社会的发展. 大量史实说明唐代以前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在开采铜矿、冶炼铜、铸造铜器方面都为中 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水汽含量对于诸如文物保护、气象、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明确标准并需要严格控制,因此能够精确和快速的实现环境湿度监测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现在常用的湿度传感器为芬兰VAISALA生产的湿度传感器系列,但是其测湿部分采用聚合物高分子薄膜电容传感器,存在响应时间长,褪湿慢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基于TDLAS技术的湿度传感器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参考气室提供光谱调节反馈,构成了一种高精度水汽含量检测系统,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可以克服传统湿度传感器的不足.该文以米歇尔露点仪为标准,对比测试了TDLAS湿度传感器与传统的VAISALA电容传感器响应时间、测量精度等性能.证明了TDLAS湿度传感器具有更好的测量准确度与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化学成份的铜镜进行化学分析和金相检验,从而发现化学成份对铜镜的成像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广西各地市博物馆馆藏麻江型铜鼓的大量实物观察与测量,分析研究其所存在的铸造痕迹,以此来探究其铸造工艺.在麻江型铜鼓鼓面边缘,普遍存在跨度较长、厚于鼓面边缘的截口,通过分析得出该截口为麻江型铜鼓的浇口.同时研究鼓面存在四道凸弧的麻江型铜鼓,认为凸弧与截口组成了该类麻江型铜鼓的浇铸系统,浇铸方式为鼓面朝上浇铸,而只有截口的铜鼓则有鼓面朝上浇铸或者鼓面朝下浇铸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史文献及地方志和有关资料记载,以及贵州历年出土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冶铸范模和青铜冶炼遗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阐述贵州古代夜郎地区青铜文化及青铜冶铸工艺的产生及发展,以及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美日韩国家竞争情报建设对比分析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竞争情报、国家竞争情报的定义入手。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国家竞争情报建设情况及其特点,提出了我国的国家竞争情报建设应加强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学者们对金文语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金文韵读的探求;二、利用金文语音对上古音研究进行补苴;三、探求金文音系。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组合应用、应用等级规定和礼仪之外的应用等方面揭示汉代钟乐面貌,为探讨礼乐文明在汉代的演进变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古代中西方釉的种类、化学成分和制作工艺的考查及其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回顾,较系统地整理了中西方釉技术的发展脉络,并分析了中西方釉技术及其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