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猴头茵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值为5.0,摇瓶装量为60mL/250mL,接种量15%,摇瓶培养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3.5%。酵母膏3.5%。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绣球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于产菌丝体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4.5,接种量8%,摇瓶转速100r/min;摇瓶培养适于产菌丝体的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5%,蛋白胨0.15%。适于产胞外多糖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起始pH5.5,接种量8%,摇瓶转速100r/min;摇瓶培养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5%,蛋白胨0.25%。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摇瓶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摇瓶发酵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摇瓶系统地考查rhG-CSF茵株培养温度、诱导时机、pH值、溶氧、种子茵龄、接种量等工艺条件,选择出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在7.0~7.2;装液量20%;摇床转速180r/min;种子菌龄在A600为1.0~1.5时接种,并在对数生长前期(A600=1.0)时诱导4h。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在摇瓶中使用优化后的M9培养基时,rhG-CSF的表达量占茵体总蛋白的36.5%,光密度达5.85。结论 构建的rhG-CSF工程菌发酵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rhp-CSF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放大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斯达氏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 AS 2.156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了一株高产油脂的优良酵母菌株L.starkeyi M36.通过摇瓶培养,对与菌体产油脂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单因子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脂条件,碳源为葡萄糖110g/L;氯源为硫酸铵0.6g/L;培养温度30℃;接种量15%;初始pH5.0~7.0;培养144h。最后可得生物量24.2g/L;油脂量14.6g/L.菌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如下:豆蔻酸0.5%,软脂酸35.2%,棕榈油酸4.3%,硬脂酸4.4%,油酸53.0%,亚油酸2.6%.与植物油脂相似.  相似文献   

5.
对灰树花液体培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灰树花的液体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0g几、麸皮20g/L、KH2PO41g/L、MgSO40.5g/L、VB1 0.01g/L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值6.0、接种量10%、装液量120ml/500ml、培养时间6d、最高茵丝体干重达16.8g/L。  相似文献   

6.
北冬虫夏草液体深层发酵最适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摇瓶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液体培养的最佳营养条件为:葡萄糖2%,食用糖1%,酵母膏1%,蛋白胨1%,NH4Cl0.2%,MgSO4.7H2O0.05%,KCl10.1%,100立升发酵罐结果,碳,氮源分别为食用糖3%,蛋白胨1.5%。  相似文献   

7.
衣康酸小试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衣康酸产生菌(AspergillusTerreusNRRL1960)在不同条件下的小试发酵进行了探讨。通过反复试验,确立了衣康酸最佳斜面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摇瓶培养72hr后,残糖可降至0.1%A右;产酸率平均为48.6g/L;对糖的转化率平均为54.9%。  相似文献   

8.
以食用菌白木耳为试验菌种,通过斜面、摇瓶培养及深层发酵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培养阶段的基质组成。其结果得出,种子摇瓶培养基(g/100ml):马铃薯20%、葡萄糖2%、蛋白胨0.2%、KH_2PO_40.15%、MnSO_40.01%、CMC-Na1%。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土豆汁1.5%、玉米粉2.0%、麸皮3%、KH_2PO_40.2%、吐温-80为0.1%,其发酵产物菌丝体中所含粗多糖达13.23%,蛋白质含量为32.83%、氨基酸为19.75mg/100g干菌葡萄体,必需氨基酸为7.67mg/100g干菌丝体。  相似文献   

9.
产纤维素酶粗糙脉孢菌1602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优化设计,确定纤维素高产菌株Neurospora crassa 1602摇瓶发酵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值为5、5,培养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150rpm,培养96h;3%玉米芯粉、0.5%麸皮酸水解液(0.6mol/L)能够促进产酶,最适宜的有机氮源为黄豆粉;最适宜的无机氮源为NH4HSO4.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其纤维酶的活力CMCase为10.34IU/ml.FPase为0.71IU/ml.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根霉2^#(Rhizopus sp.2)产生生淀粉分解酶的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组合试验,摸索出了一个最佳的产酶条件,该条件为:木薯渣5%、花生麸0.75%、尿素0.1%、K2HPO40.1%、MgSO40.075%、pH值5.0、32℃摇瓶培养96h。使用该条件可使得发酵酶液的酶活达到7.75U/mL。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外磁条件对双孢蘑菇176菌株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磁性条件处理双孢蘑菇(Agricus bisporus)176菌丝体,经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用单一磁处理水条件培养能使双孢蘑菇176的核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10.1%和14.7%。用磁场处理,0.1T的磁场强度对双孢蘑菇负效应最明显,均使其菌丝体的核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总蛋白质含量降低得最多,酯酶同工酶(EST)表现产量性状的主要酶带酶活性降低,部分弱酶带消失,无论是培养在MPDA上或是PDA上的菌丝体结果相似。但是双重磁性条件处理(磁处理水加上磁场处理)比单一磁场处理的生物负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2.
将双孢蘑菇 176、2 796、82 11菌株分别培养在用普通水配制的马铃薯培养基 (PDA)和用磁化水配制的马铃薯培养基 (MPDA)上 .结果表明 ,在MPDA上培养的 3个菌株其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 39.31%、16 .16 %和 2 5.2 6 % .176菌株通过MPDA培养后的核酸含量、总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在PDA上培养的分别提高了 4 1.18%、2 1.92 %和 35.0 4 % ;2 796菌株分别提高了 2 6 .88%、33.91%和 4 1.50 % ;82 11菌株也分别提高了 33.33%、35.6 9%和 51.39% .通过酯酶同工酶 (EST)电泳分析表明 ,用MPDA培养对双孢蘑菇 3个菌株菌丝体的EST影响是不同的 .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前沿领域,特别是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方面的应用,重点展示生物信息技术在信息交流手段、基因克隆与定位、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空间结构预测和蛋白质功能研究方面的具体运用方法,拓展了生物技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4.
植物病原物核酸类型较多,提取植物病原物核酸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用一种方法提取多种植物病原核酸的报导较少.文章介绍了一种广泛适用于植物病原核酸的提取方法——CTAB法,CTAB法提取植物病原物核酸可解决多种植物病原物复合侵染植物时核酸提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共振瑞利散射(RRS)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及测定。该方法中,探针的应用与发展对于核酸的测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综述近十几年来应用于该方法中的探针发展情况及其在测定核酸中的应用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目前主要核酸水解酶的种类、来源、蛋白质特性和生产方法;介绍了目前酶解法生产核苷酸的几种主要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工业化应用前景;简单综述了水解液中四种核苷酸的分离提取方法;探讨了酶解法生产核苷酸的未来研究方向.结论为酶解法的关键是必须通过广泛采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摘要:海洋酵母作为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实验以从红树林沉积物中分离的海洋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Y-19菌株作实验材料,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5%、7.5%及10%的细胞悬液,用蜗牛酶法、双酶法(甘露聚糖酶和-葡聚糖酶)及热碱法等3种方法分组进行破壁处理12 h,每3 h检测1次酵母细胞数量及多糖、蛋白质、氨基氮和核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计算得率,确定合适的方法制备酵母提取物;对经有害无机氮胁迫处理2周的凡纳滨对虾,分别以配合饲料、菌液拌料和酵母提取物拌料投喂3周,比较对虾的存活率及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热碱法处理的破壁率和核酸提取量最高,但其他营养物含量稳定性差;而双酶法处理的蛋白质、氨基氮和多糖的得率最高且营养保留效果较好,以该法最佳条件即5% 酵母悬液处理12 h制备酵母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胁迫过的对虾经3周的饲养恢复,其增重和存活率表现为酵母提取物拌料饲喂的对虾最高(77.674.62%, 2.790.11g),菌液拌料饲喂的次之(62.009.90%, 2.440.16 g),未拌料的最低(53.6712.91%, 2.190.02 g),对虾存活率上三组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酵母提取物的与未拌料对照组的终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对虾健康养殖中具有较好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核酸研究日益活跃,核酸修饰电极的提出,使电化学方法显示出其简单、快速、灵敏、无污染等优点。文章主要介绍了核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和特点,并对多种固定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分析了三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种胚萌发初期碳水化合物及核酸蛋白质合成动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这几种物质在两种小麦中都表现出随种胚的萌发而增加的趋势。其区别在于,三粒小麦的每胚总蛋白含量从第3天开始明显高于普通小麦,而可溶性糖在萌发过程中一直低于普通小麦,淀粉含量在1~4天时高于普通小麦,第5天低于普通小麦。根据实验结果,对核酸含量的变化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核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动态变化同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形态建成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几种助沉剂和核酸纯化方法富集病毒RNA,建立甲型H1N1流感超敏感诊断方法。收集31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人提取的病毒RNA,稀释至1000分之一倍后分别应用酵母tRNA、糖原、AcrylCarrier助沉剂和磁珠、硅胶颗粒和离心柱的9种组合进行病毒RNA的富集,富集后分别进行Realtime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几种助沉剂和核酸纯化方法的组合时,发现磁珠+AcrylCarrier助沉剂方法是最佳的核酸富集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病毒核酸的检出效率。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超敏感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