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光电转换检测系统对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的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光敏剂均具有良好的光敏性能,其中竹红菌甲素光敏电极无论是光电流还是光电压均要大于竹红菌乙素光敏电极,说明竹红菌甲素比竹红菌乙素的光敏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2.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其提取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in A)为新型醌衍生物[1],由于它的制剂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及疤痕疙瘩有显著疗效[2],引起有关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试图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解释竹红菌甲素的光疗结理.本文作者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测定竹红菌甲素的晶型和晶格常数,正是光疗机理这类研究的基础工作,所得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竹红菌甲素结构,对称性与它的光学和光谱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竹红菌乙醇提出物及其制剂中竹红菌乙素含量在459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可以直接测定,而提出物及其制剂中的其他成分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干扰。测定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4.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对细胞色素C分子构象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说明HA与细胞色素C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HA和细胞色素C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最终这种作用使细胞色素C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选用沉淀聚合法合成竹红菌甲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MIP)和竹红菌乙素MIP,研究了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竹红菌素发酵液的静态吸附和解吸.利用干法填装竹红菌甲素MIP、竹红菌乙素MIP和制备型固相萃取柱,对竹红菌素提取浓缩液进行了竹红菌甲素和乙素的分离与精制.结果表明:混合吸附的最佳填充柱组合为竹红菌甲素MIP 10.5,g、竹红菌乙素MIP为4.5,g,洗脱次序为先洗脱竹红菌甲素,更换淋洗剂后,再洗脱竹红菌乙素.  相似文献   

6.
在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甲素作为敏剂与溶菌酶发生了相互作用.本文对竹红菌甲素同溶菌酶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与溶菌酶结构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在荧光猝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提法对竹黄菌液体发酵竹红菌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竹红菌甲素得率为评价指标,选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有机溶剂、粉碎与否、提取物干燥温度、浸提温度、有机溶剂的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竹黄菌丝体竹红菌甲素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3.0g的菌丝体采用35℃干燥温度,粉碎后加入无水乙醇的量为40mL,浸提温度为30℃,浸提时间24h,可以获得最佳的竹红菌甲素浸提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竹红菌素的中试提纯工艺及抑菌效果,在中试生产中,通过不同溶剂、提取方法提取竹红菌素,研究盐析法、降温法和超滤法对竹红菌素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气流粉碎法竹红菌素提取量可达21.4 mg/g,超滤法纯化后,竹红菌素的纯度达到90%以上。对竹红菌素的抑菌活性分析发现,其热稳定性良好,并且对大肠埃希氏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竹红菌素具有天然抗菌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易提取纯化,可作为一种抑菌药物应用到医药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竹红菌甲素/二氧化钛纳米粒.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被成功包裹于二氧化钛纳米粒内部.与竹红菌甲素水溶液相比,包裹后的样品紫外吸收峰红移至光疗窗口(600~900 nm),并且在有氧条件下光敏损伤CT - DNA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竹红菌中竹红菌乙素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竹红菌中分离到竹红菌甲素,已有报道,现在从同一真菌中又获得了另一个成分,用化学及光谱分析确定了它的结构为竹红菌乙素(Ⅴ),我们使用竹红菌乙素,采用光化学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取得了和竹红菌甲素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系统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钒氧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竹红菌甲素相比,新型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吸收峰红移且吸收峰强度增加,荧光强度降低,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及光敏损伤CT DNA的能力.采用透射电镜对其粒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在60 nm左右,单分散性质良好.因此,该配合物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竹红菌甲素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竹红菌甲素(HA)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存在于竹红菌甲素与马心肌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之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来比较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虽然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机理都是基于电子转移的静态猝灭,但是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不仅要比竹红菌甲素强,而且反应后牛血红蛋白的微环境和构像的改变也要大于竹红菌甲素.  相似文献   

14.
竹红菌素(Hypocrellins) 是从生长在我国云南和四川等地的箭竹上的一种寄生真菌--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ase)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属于苝醌类光敏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竹红菌甲素光敏化学反应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的研究,光生物活性的抑菌试验、HA光动力学活性对人癌细胞增殖动力学及细胞凋亡的检测,阐明了HA的光敏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上转换荧光实验方法研究了竹红菌甲素的线性光学性质及双光子吸收特性,并从分子内氢键及PZ-л共轭结构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HA的激发态吸收应为双光子吸收,该材料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存在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文中报道了中国地下真菌1个新属,1个新种和2个新纪录种,它们分别是:假胶皮菌属Pseudogelopellis K.Tao et Liu gen.nov.,刺果假胶皮菌P.echinoperidium K.Tao et Liu sp.nov.,凹坑白腹菌Leucogaster foveolatus(Harkn.)Zeller et Dodge以及柔软光黑腹菌Alpova mollis (Lloyd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热带木腐菌一新记录种——线浅孔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浅孔菌(Grammothele lineata)为中国木腐菌一新记录种,分布于中国热带地区,其主要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孔口不规则到撕裂状,骨架菌丝具拟糊精反应,在管口和管壁处具大量菌丝钉,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线浅孔菌与棕榈浅孔菌(Grammothele fuligo)相似,但后者的孔口较小(8~16per mm),担孢子较大(7-9×2.5~3.5μm),生于单子叶植物腐木上。  相似文献   

19.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过程中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褐藻酸降解菌为病原体研究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的小孢体不同时期体内的活性氧-超氧负离子自由基(CO2^-)、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抗坏血酸(ASA)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海带活性氧(O2^-)含量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初期表现为升高,随后表现为下降。并且,随着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浓度的升高,活性氧(O2^-)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推测活性氧(O2^-)是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有效防御手段之一。SOD,CAT,ASA在感染的初期起着积极的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作用;APX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前期没有发挥其抗感染的作用,而是在后期显示出一定的抗感染作用。此结果可为海带病害的机理及幼苗集约化培养过程中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丝状菌液体培养时,常发现除了菌丝状(纸浆状)增殖形态外,还发现成菌球体状。经研究菌球体形成主要取决于菌株的遗传特征,即:凝集型菌还是非凝集型菌。同时还和接种量、搅拌通风、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有关。在高浓度基质发酵中,形成大量细小的菌球体是提高发酵产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